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艺术设计简史第9章

现代艺术设计简史第9章


蓬皮杜文化中心
“高科技”风格家具设计/玛利奥· 博塔
在产品设计上,或者工业设计上的后现代主义主要是从建筑 设计上衍生出来的。他们通过产品,特别是家具和家庭用品, 表现与建筑上的后现代主义相似的倾向。 一、历史主义和装饰主义立场 现代主义基本原则之一是反装饰,而后现代主义恢复了装饰 性,并且高度强调装饰性,特别是从历史中汲取装饰营养,加 以运用,与现代主义的冷漠、严峻、理性化形成鲜明的对照。 二、对于历史动机的折中主义立场 后现代主义并不是单纯地恢复历史风格,后现代主义对历史 的风格采用抽出、混合、拼接的方法,并且这种折中处理基本 是建立在现代主义设计的构造基础之上的。
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深入 了解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的缘起以 及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产品设计、 平面设计、服装设计的特征,进一 步提升对多元化设计风格的认识。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艺术设计及其缘起
“后现代主义”是1950年代以来欧美各国(主要是美国) 继现代主义之后出现的前卫美术思潮的总称。它是对现代主义 的一种超越,其概念最早在建筑领域出现,而后扩展到文学艺 术的其他领域。理论界一般认为:它是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 60年代初的文化思潮,在哲学、宗教、建筑、文学中均有充分 的反映。 后现代主义时期可被视为天性的回归,反思、反省,自然优 势,人与世界共存,多元、多中心时代。从哲学角度讲,后现 代主义是一种文化思潮,是对现代文化哲学和精神价值取向进 行批判和解构的一种哲学思维方式和态度,同时也是对现代主 义质疑、反思和批判的一种新的认知方式。它的矛头指向传统 哲学中的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经验主义,是彻底反传统、反 权威的。
开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之先河的是建筑设计。20世纪60年 代,美国建筑师文丘里发表了称为后现代主义思潮宣言的《建 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并设计了“栗子山住宅”,标志 着后现代主义开始形成。美国的波特兰大厦则可被立为后现代 主义的里程碑。后现代主义由建筑开始是人对自身人性脆弱的 再认识以及对人与自然关系,生存与文明的再探讨。
把工业技术风格变成一种高商业流行风格, “高科技” 风格给予工业结构、工业构造、机构部件以美学价值,这是 “高科技”风格的核心内容。 比较突出的“高科技”风格建筑项目有英国建筑家里查· 罗杰斯在法国巴黎设计的蓬皮杜文化中心和在伦敦的洛依德 保险公司大厦。这两座建筑都采用充分暴露工业结构的方法 ,把工业建筑、工业构造作为基本的设计语汇。
意大利设计师阿尔多· 罗西设计的厨房柜
微电子风格并不是一个统一的设计风格,它是因为技术发展 到电子时代,造成大量新的采用新一代的大规模集成电路晶片的 电子产品涌现而导致的新的设计范畴,重点在于如何把设计功能 、人体工程学、材料科学、显示技术和微型化技术统一,在新产 品上集中体现出来,达到良好的功能和形式效果。 因为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产品的尺寸越来越小,越来越薄, 设计上必然顺应这种发展,越来越简单明快。世界电子产品生产 大型企业大部分采用这种新的理性主义、新功能主义和新减少主 义设计模式。
文丘里 栗子山住宅
索特萨斯设计的 Valentine打字机
后现代主义设计反对社会中一切规范性和秩序性,反对 建立任何模式,要求摆脱技术化和商品化对人的异化,追求 更大的自由和解放。
后现代主义出现的这么多年间,它始终伴随着人类社会 的进步而共同发展。它呈现给世人的是一派新气象,从一开 始后现代主义就想突破审美规范,打破艺术与生活的界限; 主张多元,承认多中心并关注少数民族及边远地区的艺术形 式,从传统艺术、现代艺术的形态范畴转向了方法论,表达 多种思维方式。
菲利普· 约翰逊曾经是现代建筑忠实的追随者,在20世纪 60年代后期批判现代建筑的探索中,是继文丘里之后的又一个 反对功能主义,提倡建筑应维护“艺术、直觉与美的真谛”的 设计师。 他和伯奇设计的美国电报电话公司纽约总部大厦可说是后 现代主义建筑中规模最大、最负盛名的代表作。此建筑彻底改 变了以往人们所熟悉的玻璃幕墙摩天楼的形象。约翰逊有意继 承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纽约老式摩天楼的样式。这一运 用古典建筑元素的作品使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折中主义得到完 美的表现。
同时它又是矛盾的集合体,多种价值互相纠葛,后现代 艺术家甚至常常自我否定或相互否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后现 代主义还是具有时代精神的,它出现时间不长却展现出了蓬 勃生机。
第二节 后现代主义的建筑设计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主义建筑成为世界许多地区占 主导地位的建筑潮流。但现代艺术大流行中产生了“物性膨胀, 人性消失”的无差别境界。尤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大规模生 产建设与持续的设计,对新技术的热情将建筑推向了技术至上的 道路,使建筑成了技术的纪念物。现代工业化的冲击,使人们对 科学和理性一味推崇,导致了文化传统的破坏,造成了对人性、 自然与个性的忽视。 20世纪60年代后期出现了一系列以批判现代建筑派的理论和 实践为基础形成的新的建筑思潮和设计理念,建筑界将其形容为 乐于吸收各种历史建筑元素,并运用讽刺手法的折中风格,故此 ,它后来也被称作后现代古典主义,或称作后现代形式主义。到 20世纪70年代,建筑界中反对和背离现代主义的倾向更加强烈。 对于这种倾向,曾经有过不同的称呼,如“反现代主义”、“现 代主义之后”和“后现代主义”,其中以后者用得较广。
由反越战标志 衍生出的海报
沃尔夫冈 温加特作品对现代主义体系 进行了解构,反对图形的绝对秩序。
20世纪70年代 出现于意大利的 “孟菲斯”集团, 对全世界的后现代 主义平面设计产生 了巨大影响,设计 风格艳俗、色彩绚 丽、非功能化。
美国旧金山派是与孟菲斯风格同时出现和存在的后现代主义 。所谓旧金山派,指在美国旧金山地区形成的以后现代主义平面 设计风格为内容的设计组织。其成员主要是旧金山设计学院的教 师和一些个人建立的小型工作室、小型设计事务所。 他们的设计,打破了原来国际主义风格的刻板、沉闷的原则 ,凸现了乐观主义色彩、热情洋溢的幽默感,以及对于形式和空 间的无拘无束的运用。他们采用了自由绘画的手法,加上欢乐的 色彩、自由和轻松的版面编排,形成了独特的、具有感染力的新 风格。
文丘里设计的建筑在许多方面都显得模棱两可,似对称又 不对称,形式似传统又并不传统,以强调建筑的不定性来对抗 现代建筑的确定性和绝对的功能原则,并包容了现代建筑所排 斥的传统建筑要素。
费城老年人公寓/文丘里
1982年落成的美 国波特兰市政大楼, 是美国第一座后现代 主义的大型官方建筑。 格雷夫斯所设计的这 幢建筑一直被称作 “隐喻的建筑”。
微电子风格的产品设计
第四节 后现代主义的平面设计
20世纪后半叶,西方平面设计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期。平 面设计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发展趋于两个主要方面:一个 是更加个人化、自由化、非国际主义风格化;另一个是日益 新兴的设计媒体的结合,特别是电脑设计的广泛运用。
1980年代形成的“后现代主义设计”除了在建筑与工业设计领 域,在平面设计领域,设计家们也进行着相似的探索。他们不但将 古典的纹样、符号引入到设计中,也把现代通俗文化中各种流行偶 像、地区民族的传统图形,甚至是群众游行时的标语形象都搬上了 画面,使平面设计的表现语言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性和多元化。
后现代主义对精神文化的热衷,使建筑贴上了各种各样的 符号标签来承担其传达的意义,以至最终走上了形式主义。这 些弊端使流行中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建筑语言走向混乱, 并为商业主义与实用主义所利用。随意曲解的意义表达,文不 对题的形象演绎,贫乏枯燥的语言词汇,有失整体的语言修饰 以及胡编乱造的词法、句法等,最终导致演变成粗陋与庸俗的 建筑风格。

三、娱乐性以及处理装饰细节上的含糊性 娱乐特点是后现代主义非常典型的特征,大部分后现代主义 的设计作品都具有戏谑、调侃的色彩,反映了经过几十年严肃、 冷漠的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垄断以后,人们企图利用新的装 饰细节达到设计上的宽松和舒展。 现代主义、国际主义设计强调明确、高度的理性化,毫不含 糊,长期以来成为设计的基本原则,人们在对于这种设计形式上 过于理性化的倾向感到厌倦之后,自然希望设计上有更多的非理 性分,含糊性是一个自然的结果。
第三节 后现代主义的产品设计
在产品设计上,或者说在工业设计上,后现代主义的影响没 有在建筑设计上的广泛,但是由于对现代主义的改良和改革动机 ,也产生了相当一批设计家,他们不遵循现代主义、国际主义的 设计原则,而是自己开拓新的设计风格方向。 从思想观念上看,他们基本还是形式主义者,并没有希望彻 底改变现代主义的功能主义,努力从形式上希望达到突破,创造 新的产品形式。从形式上看,我们可以把现代主义以后在产品设 计,或者工业设计上的流派大致分成几个类别,即“高科技”风 格、“改良高科技” (Trans High Tech)风格、意大利的阿基 米亚和孟菲斯集团(Aichimia Memphis)、后现代主义风格、减 少主义风格、建筑风格、微建筑风格(Micro-Architecture)、微 电子风格(Micro-electronics)等。
20世纪70年代后,当后现代主义从建筑观念中移植到其他 文化艺术领域时,同样也激起了层层涟漪。这时后现代主义以 艺术的大众性反对艺术的精英性,以粗俗、生活化反对精雅的 艺术趣味;主张艺术各门类、艺术与生活之间界限的消失,艺 术品不仅作用于视觉,而且应该作用于听觉、触觉,甚至嗅觉 的美学主张,以及艺术的目的是创造“整体情景”等,从而促 使了“环境艺术派”、“大地艺术派”、“偶发派”和“表演 派”的出现。
高科技”中的“高”指的是“高品位”,以把设计的对象 从平民大众中抽出来,成为上层人的特定所有,区别于强调 民主化的现代主义。这个风格的特点是运用精细的技术结构 ,非常讲究现代工业材料和工业加工技术的运用,达到具有 工业化象征性的特点,也就是把现代主义设计中的技术成分 提炼出来加以夸张处理,以形成一种符号的效果。
麦克· 格雷夫斯设计
“建筑风格”是后现代主义在产品设计上的一个分支。这个 风格主要集中在由建筑师设计的家具上,大量采用后现代主义建 筑的风格,甚至完全搬用建筑的形式来设计家具,产生出像建筑 的家具来。 由于这个风格的基本方式是把建筑设计风格用于产品设计, 特别是家具设计上,因此理论界有人把它单独从后现代主义中分 开出来,成为“建筑风格”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