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肉制品加工行业分析报告

肉制品加工行业分析报告

肉制品加工行业分析报告目录1.肉制品加工业概述 (1)1.1行业基本概念 (1)1.2行业产品分类 (1)1.3行业特点 (1)1.4行业产业链分析 (2)2.肉制品加工行业发展历程 (3)2.1国际肉制品加工行业概况 (3)2.1.1国际肉类制品的生产状况 (3)2.1.2国际肉制品消费状况 (4)2.1.3国际肉制品贸易状况 (5)2.2我国肉制品加工行业的发展历程 (6)2.2.1发展历程 (6)2.2.2我国肉制品加工业概况 (7)3.行业发展环境 (9)3.1我国肉制品加工行业发展环境 (9)3.1.1行业法律法规 (9)3.1.2“十五”期间肉类食品行业发展指导思想 (10)3.1.3国家农产品加工体系 (10)3.2加入WTO对中国肉制品加工行业的影响 (13)3.2.1生肉来源方面 (13)3.2.2生产贸易方面 (13)3.2.3竞争环境方面 (14)3.2.4外商进入我国肉类市场采取的方式 (15)4.我国肉制品加工业生产分析 (16)4.1我国肉制品生产 (16)4.1.1肉类产品生产结构 (16)4.1.2我国肉类产品生产特征 (16)4.1.3肉制品生产的区域分布 (18)4.2影响肉制品加工业生产的主要因素 (18)4.2.1生肉供给水平 (18)4.2.2安全卫生管理 (19)4.2.3行业技术进步 (19)4.3我国肉制品加工业的生产运行分析 (20)4.3.1生产集中度分析 (20)4.3.2肉制品生产总量特征 (21)4.3.3行业投入产出分析 (21)5.我国肉制品加工业的消费需求分析 (23)5.1我国肉制品加工产品的消费特点 (23)5.2肉制品加工产品消费结构分析 (24)5.3肉制品加工产品的品牌竞争 (26)5.4影响我国肉制品加工产品消费的主要因素 (27)6.肉制品加工业主要产品分析 (30)6.1产品结构分析 (30)6.2产品价格分析 (33)6.3主要产品品牌优势 (35)6.4肉制品加工业的进出口贸易 (37)7.重点企业分析 (44)7.1重点企业概况 (44)7.2企业分组分析 (45)7.3重点企业分析 (49)7.4上市公司分析 (53)7.5行业的资本运营 (56)8.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59)8.1我国肉制品加工行业发展目标 (59)7.2肉制品加工产品的发展趋势 (60)9.行业投资机会与行业风险分析 (63)9.1行业投资机会 (63)9.2行业风险分析 (64)结论 (66)附表表1-1 肉制品基本分类 (1)表2-1 世界主要畜禽屠宰数 (3)表2-2 世界禽畜肉产品总计产量 (3)表2-3 世界肉制品贸易主要国家情况 (5)表2-4 我国肉制品加工业发展历程表 (6)表3-1 肉制品产业重要法律法规一览表 (9)表4-1 2001年我国主要省区肉制品产量 (18)表4-2 我国肉制品生产集中度的省区比较(2001) (20)表5-1 1993-2001年上海市西式中式畜肉制品产量(吨) (25)表5-2 上海市1993年与2001年各类肉制品产量变化情况(吨) (26)表5-3 我国肉制品需求价格弹性 (28)表6-1 1993-2001年上海市肉类协会畜禽肉制品加工生产汇总表 (31)表6-2 各地区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2001年) (33)表6-3 我国2001年肉制品进出口数据 (37)表6-4 我国肉类产品进出口比较数据(亿美元) (38)表7-1 肉制品加工业2002年经济效益 (45)表7-2 不同类型经济企业2002年经济效益 (45)表7-3 中国肉制品加工业2002年按地区分布的经济效益 (47)表7-5 我国肉制品加工行业2001年销售收入最多的10家企业 (49)表7-6 肉制品加工业相关上市公司概况 (53)表7-8 双汇发展、ST春都主要财务指标 (53)附图图1-1 肉制品加工行业产业链 (2)图4-1 我国肉制品生产结构 (16)图4-2 我国人均肉制品占有量 (17)图4-3 2001年我国肉制品生产区域分布 (18)图4-4 我国肉类总产量增长(1995-2001) (21)图5-1 我国肉制品加工产品销售额增长(1998-2002) (23)图5-2 我国肉类产品人均占有量增长 (23)图5-3 我国居民1999年肉制品消费结构 (24)图5-4 我国居民2001年肉制品消费结构 (25)1.肉制品加工业概述1.1行业基本概念肉制品,指各种畜、禽肉类制品。

主要有腌腊、酱卤、烧烤、油炸、干制、香肠、火腿等传统中式制品及西式制品。

肉制品加工是以畜、禽肉为主要原料,经分割、腌制、绞碎等工艺,或加入辅料进行红酱、卤熏、烧烤、腌、蒸煮等肉制品的加工过程。

肉制品加工业包括各种畜、禽肉类的冷冻制品,腌、熏制品,干制品,熟制品等的生产。

1.2行业产品分类表1-1 肉制品基本分类1.3行业特点1、生产原料易于取得,对原料品质、贮藏、运输的要求条件不高,可开展生产地域广泛。

2、各国技术水平差异不大,但产品加工工艺及产品品种随社会文化及自然条件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可分为东方传统产品和西式产品两大系列。

3、产品生产、贮藏、和运输易受自然条件与流行疾病影响,产品保质期不长,需冷藏链支持。

4、产品消费受社会经济与文化环境影响较大,且每一特定品种所拥有的消费市场相对有限,需要在品种上不断推陈出新。

5、产品同质性较强,市场竞争以品牌竞争和价格竞争为主。

市场对知名品牌接受程度远较其他品牌高。

6、行业资金、技术壁垒不高,生产要素易于取得,进出市场较易。

1.4行业产业链分析肉制品加工业属于国民经济的第二产业范畴,是轻工业中食品工业的子行业——食品加工业的一部分。

图1-1 肉制品加工行业产业链2.肉制品加工行业发展历程2.1国际肉制品加工行业概况2.1.1国际肉类制品的生产状况到2001年底,中国年加工肉制品6340多万吨,已经成为世界上加工肉制品第一大生产国。

以生肉来源计算,中国已在世界肉类市场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表2-1 世界主要畜禽屠宰数表2-2 世界禽畜肉产品总计产量资料来源:根据FAOSTAT数据库统计数据整理2.1.2国际肉制品消费状况世界每年人均肉类消费量差别很大,最多的是美国、欧盟15国、阿根廷、乌拉圭、巴西、加拿大和俄罗斯,从60千克至126千克不等。

年人均消费量最低的是印度,仅5千克。

非洲和亚洲其它国家的年人均肉类消费量为10至20千克。

从2001年世界粮农组织FAO公布的世界肉类生产、消费统计数据来看,不难看出世界肉类的发展十分缓慢,个别品种还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2001年,世界肉类总产量为22888.1万吨。

其中:牛肉为5678.6万吨,与2000年相比,增长0.5%;羊肉为1129.6万吨,增长-10%;猪肉为9196.4万吨,增长2.6%;禽肉为6883.5万吨,增长1.9%。

据世界食品政策研究院预测,从90年代初到2020年,发展中国家平均每年的肉食消费增长率为2.8%,发达国家则为0.6%。

到2020年,发展中国家的肉食品消费量将比他们在1993年增长一亿吨,而发达国家在此阶段只增长1800万吨。

到2020年,在大多数地区肉食消费的增长率与肉食消费量的增长是同步的,发展中国家肉食产量的增长将是发达国家的4倍。

到2020年,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的肉食品产量将占世界肉食产量的60%。

世界肉类市场在过去的30多年里发生了巨大变化:以胴体肉交易为主的肉类贸易已在很大程度上被更多的肉类制品贸易所代替,新的肉类市场及供应国家出现,生产能力上的巨大差别导致了不同肉类之间的竞争加剧。

从大的供应业务上看,肉类工业已成为消费需求的驱动力。

所有这些变化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及在消费需求上的相关变化,消费方式的变化对安全、优质的食品提出了要求,人们开始注重畜产品的生产方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1.3国际肉制品贸易状况世界肉类制品主要贸易品种为猪、鸡、牛、羊等。

每年国际猪肉贸易量为330万吨,只占总产量的3.7%。

欧盟、美国和加拿大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猪肉出口国。

日本、韩国、俄罗斯和中国香港是最大的猪肉进口者。

世界鸡肉最大的进口国或地区是俄罗斯、日本、中东地区、中国香港和墨西哥。

世界牛肉贸易量占牛肉产量的11%。

美国和澳大利亚每年的牛肉出口量最多,达100多万吨。

其它主要牛肉出口国是欧盟、新西兰、加拿大、巴西、阿根廷和乌拉圭,美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牛肉进口国。

另外,日本、俄罗斯、欧盟和加拿大每年也口大量牛肉。

新西兰、澳大利亚和乌拉圭几乎垄断了世界羊肉出口市场。

欧盟和美国是世界上主要的羊肉进口国,目前,欧盟每年给新西兰的羊肉出口配额是22万吨。

2001年世界肉制品贸易主要国家情况如下表:2.2我国肉制品加工行业的发展历程2.2.1发展历程2.2.2我国肉制品加工业概况据统计,目前我国拥有肉类屠宰加工企业3728个,拥有固定资产近500亿元,从业人员近500万人,其中固定资产在1000万元以上的有290家,出口注册厂200多家,获出口经营权的39家。

在3728家企业中有200多个企业设备引自德国、丹麦、荷兰等发达国家。

据调查,仅农村企业,工业产值超过20亿元的已有6家。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国际交往的频繁,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改革和发展了我国的肉类制品加工体系。

目前,全国已有肉类加工企业1690多个,以现代化肉类加工企业屠宰加工为主体。

总加工能力为:屠宰猪69万头/班、牛2万头/班、羊20万只/班、家禽100万羽/班、加工分割肉900吨/班、肉制品1000吨/班。

肉制品仅名、特、优产品就有九大类500多种。

全国肉制品的年总产量约在50万吨左右。

同时,在大力发展我国畜、禽业的基础上引进了国外的瘦肉型猪、肉用牛、火鸡等的先进的饲养方法。

引进开发了大豆分离蛋白、烟熏液、卡那胶、各种混合粉、食用色素、花主蛋白等多种添加剂,用于肉类制品加工中。

肉类屠宰加工业产出的肉类已满足国内人民生活需要,还出口到日本、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西式肉制品仅火腿肠年产量就有60多万吨,产值60亿元人民币,占全国肉制品产量的1/3,现有火腿肠生产线500余条,日产100吨以上的企业有双汇、金锣、春都、江泉和郑荣等五家,最高日产达650吨。

目前,正常生产火腿肠的企业30多家,其中河南和山东两省生产的火腿占全国总产量的92%左右;河南产量为33万吨,占总产量的57%左右。

火腿肠是一种高温熟肉制品,具有营养、安全、卫生、鲜嫩、方便、价廉的特点,是深受消费者欢迎的肉类制品中的拳头产品,亦是产销量最大的肉类产品,目前火腿肠有猪肉、牛肉、鸡肉、鱼肉、鸭肉等品种,还有无淀粉火腿肠、保健火腿肠、营养火腿肠等近40多个品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