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概述
指数
二、贸易差额
l 贸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是指一个国家 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出口总额与进口 总额之间的差额。
l 贸易顺差(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 l 贸易逆差(un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 l 贸易平衡
三、贸易条件
l 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指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 品价格的比率,又称交换比价。
l 贸易条件指数(TOT)=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 数×100
l 贸易条件指数(TOT)>100,贸易条件改善 l 贸易条件指数(TOT)< 100,贸易条件恶化 l 贸易条件指数(TOT)=100,贸易条件不变
类社会进步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第二节 国际贸易的分类及特征
一、按商品移动的方向划分 (1)出口贸易 (2)进口贸易 (3)过境贸易
二、按商品的形态划分
l (1)有形贸易
l (2)无形贸易 l 表1.1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商品大类
大类编号
类别名称
大类编号
类别名称
0
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
5
未列名化学品及有关产品
三、国际贸易的历史演变
(二)当代国际贸易的发展 1.国际贸易步入新一轮高速增长期。 2.发达国家继续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发展中国家在国 际贸易中的地位有所加强。 3.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高级化,新商品不断大量涌现,服务贸易 和技术贸易发展方兴未艾。 4.贸易投资一体化趋势明显,跨国公司对全球贸易的主导作用日 益增强。 5.各种类型国家间的区域贸易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和经济贸易集 团内部各成员之间的贸易发展也十分迅速。 6.贸易自由化和保护主义的斗争愈演愈烈,各种贸易壁垒花样迭 出。
四、贸易商品结构
1.贸易商品结构(composition of trade)表示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 一年)各类商品贸易额在总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 2.国际贸易商品结构(composi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一定 时期各类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重。 3.对外贸易商品结构(composition of foreign trade)是指一国在一 定时期内,各类商品在对外贸易中所占的比重 。
一、贸易额和贸易量
2.贸易量 贸易量(quantum of trade)就是剔除了价格变动影响之后的贸 易额,它是用进出口商品的计量单位(如数量、重量等)表示的 反映贸易规模的指标。
l 价格指数=报告期价格/基期价格×100 l 贸易量=贸易额/价格指数 l 国际贸易量=国际贸易额/出口价格指数 l 对外贸易量=进口贸易额/进口价格指数+出口贸易额/出口价格
国积极开展国际贸易的原因有哪些?
一、国际贸易的概念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不同 国家(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 是不同国家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 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二、国际贸易的产生
两个基本条件: 1.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有可供各国之间交换
机电产品 6.1 17.9 29.5 36.2 39.5 42.3 44.6 48.2 51.9 54.5 56.0
高新技术产品
6.8 11.0 12.7 14.9 17.5 20.8 25.2 27.9 28.6
四、贸易商品结构
图1.1 中国各类货物出口额
五、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和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四、贸易商品结构
年份 1985 1990 1995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表1.2 我国出口商品结构
初级产品 50.5 25.6 14.4 11.2 10.2 10.2 9.94 85.6 88.8 89.8 89.9 90.1 90.3 92.1 93.2 93.6
总值为250美元,韩国为260美元。到了1992年,情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韩国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6790美元,而加纳仅为450美元,这反映出两国
完全不同的经济增长率。1968年到1988年间,加纳的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增
长率仅为1.5%,而1980年到1992年间仅为0.1%。相反,1968年到1992年
中国香港
东盟 韩国 中国台湾 俄罗斯 澳大利亚 加拿大
2005年 欧盟 美国 日本
中国香港
东盟 韩国 中国台湾 俄罗斯 澳大利亚 加拿大
2006年 欧盟 美国 日本
中国香港
东盟 韩国 中国台湾 俄罗斯 澳大利亚 印度
2007年 欧盟 美国
中国香港 日本
东盟 韩国 俄罗斯 印度 中国台湾 加拿大
2008年 欧盟 美国
中国香港 日本
东盟 韩国 俄罗斯 印度 中国台湾 加拿大
六、对外贸易依存度
l 对外贸易依存度=进出口总额/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 ×100%
l
(年份)
图1.2 1995年~2007年中国对外贸易依存度
l 1.国际贸易地理方向(direc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即该国的出口商品流向和进口商品来自哪些国家或地 区。
l 2.对外贸易地理方向(direction of foreign trade)是 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进口商品原产国和出口商品消费 国的分布情况。
五、国际贸易地理方向和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第一章 国际贸易概述
学习目标 : 国际贸易的发展历程; 当代国际贸易所呈现的发展趋势; 国际贸易在一国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国际贸易的概念及分类; 考察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需要从哪些指标 入手。
第一节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l 案例导入 :
l
1970年,加纳与韩国的生活水平大致相同。当年加纳的人均国内生产
四、国际贸易的作用
1.国际贸易有利于平衡一国市场的供求关系 2.国际贸易是各个国家经济相互影响、传递的重
要渠道。 3.国际贸易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4.国际贸易是维护和改善国际环境的重要手段。 5.国际贸易是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形式。
本节导入案例解析
l 引起世界各国开展国际贸易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l 首先,各国的生产要素禀赋状况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l 其次,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生产要素缺乏流动性。 l 再次,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科学技术存在差距。 l 最后,开展国际贸易的必要性还表现在它对世界经济发展乃至人
(2)间接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或 其他中间环节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
(3)转口贸易是指商品进口不是以消费为目的,在未经加 工的情况下再向别国出口的贸易活动。
五、按国际收支清偿工具划分
l (1)自由结汇方式贸易 l (2)易货贸易
六、按贸易国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划分
l (1)水平贸易 l (2)垂直贸易 l 另外,根据交易手段不同,国际贸易可分为单证贸易
(trade with documents)和无纸贸易(trade without documents)。 l 根据参加贸易国家的多少,国际贸易还可分为双边贸 易(bilateral trade)、三角贸易(triangular trade) 和多边贸易(multilateral trade)。
第三节 与国际贸易有关的概念
动物
1
饮料及烟草
6
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
2
燃料以外的非食用粗原
7
料
机械及运输设备
3
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
8
关原料
杂项制品
4
动植物油脂
9
没有分类的其他商品
三、按境界标准划分
l (1)总贸易 l (2)专门贸易 l 思考:总贸易=专门贸易?
四、按生产国和消费国在贸易中的关系划分
(1)直接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不通过第三国 进行买卖商品的行为。
一、贸易额和贸易量
1.贸易额又称贸易值(value of trade),是用货币表示或反映贸易规 模的指标。
(1)对外贸易额(value of foreign trade)是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 (如一年)的出口贸易额与进口贸易额之和。
(2)国际贸易额(value of international trade)是世界各国出口贸 易额的总和。
间,韩国的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高达9%。
l
从上面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20世纪70年代经济处于同
样不发达水平的加纳和韩国由于对待国际贸易的态度和政策不同,而在20
多年后经济发展命运大相径庭,国际贸易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那么,什么
是国际贸易?国际贸易是如何产生和演变的?国际贸易的作用如何?世界各
的剩余产品; 2.社会分工的扩大和社会经济实体即国家的存在。
三、国际贸易的历史演变
(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国际贸易的发展 1.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的国际贸易 特点:国际贸易中心几度转移 ,国际贸易比奴隶社会 和封建社会有了很大发展 。 2.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国际贸易 特点:国际贸易量增长迅速,商品种类越来越多,商 品结构不断变化;英国成为国际贸易中心 ;国际贸易 方式有了进步 。 3.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国际贸易 特点:国际贸易增长速度较自由竞争时期相对减缓: 英国的垄断地位开始动摇并呈现下降趋势 ;一些主要 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开始输出资本。
l 表1.3 2002年~2008年中国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国家或地区)
名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2002年 日本 美国 欧盟
中国香港
东盟 中国台湾
韩国 俄罗斯 澳大利亚 加拿大
2003年 日本 美国 欧盟
中国香港
东盟 韩国 中国台湾 俄罗斯 澳大利亚 加拿大
2004年 欧盟 美国 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