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医院感染暴发预防与控制(全)
医院感染暴发预防与控制(全)
2
主要内容:
一、 术语和定义 二、《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重点内容解读 三: 佛冈人医医院感染暴发相关制度: 1、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预案 2、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制度及流程
3
一、术语和定义
医院感染: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 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 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 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 院感染。 医院感染暴发: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 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 病例的现象。
8
我们需要掌握什么?
9
二、《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 重点内容解读 4 管理要求:
4.1 建立医院感染暴发报告责任制: 明确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
制定并落实医院感染监测、医院感染暴发报告、 调查和处置过程中的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和处置 工作预案; 明确相关部门在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工作 中的职责。
15
感 染 部 位 和 可 能 的 病 原 体
16
17
证实暴发存在与以前可比的数量进行对比; * 排除假暴发
* 假感染的真聚集:误诊...... * 真感染的假聚集:病例定义、方法改变、监测人群......
18
核实诊断
目的:
•
• 确认诊断正确 排除诊断错误和实验错误
11
4.4 医疗机构发现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时,应遵循
“边调查、边控制、及时应对、妥善处置”的基本 原则,按照分析感染源、感染途径,及时采取有效 的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积极实施医 疗救治,并及时开展或协助相关部门开展现场流行 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标本采集、病 原学检测等工作。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要求,按时 限逐级上报。报告包括初次报告和订正报告,订正 报告应在暴发终止后一周内完成。 4.5 医疗机构在医院感染暴发调查与控制过程中, 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临床医务人员、微生物实 验室人员及医院管理人员等应及时进行信息的交流、 更新与反馈。 12
10
4.2 医疗机构应根据WS/T312的要求,建 立有效的医院感染监测工作制度和落实措 施,及时发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医院感 染聚集性病例和医院感染暴发。 4.3 建立医院感染管理部门牵头、多部门 协作的医院感染暴发管理工作机制;成立 医院感染应急处置专家组,指导医院感染 暴发调查及处置工作。医疗机构应确保实 施医院感染暴发调查处置的人员、设施和 经费。
32
技术专家组:
• 组 长:主管业务副院长 • 副组长:医务部主任、院感科科长、护理 部主任 • 成 员:医务科主任、感染科主任……
• 职 责:负责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级别确定, 制定防控措施;负责对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卫生应急处置进行技术指导;负责对感染 病例实施医疗救治,对下一步预防控制措 施提出建议等。负责监督和管理应急处置 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工作。
33
疫情报告管理组:院感科 各部门在医院暴发应急处置中的具体分工: 院感科…… 医务科…… 护理部…… 微生物室…… 药管科、设备科、总务科……
34
医院感染暴发的预防措施
认真开展医院感染的监测,及早发现医院感染流行暴发的 趋势,及时采取控制措施; 加强临床抗菌药物应用的管理,尤其是某些特殊抗菌药物 的应用; 加强医院消毒灭菌的监督监测; 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 加强医源性传播因素的监测和管理,认真做好消毒灭菌与 隔离等工作; 严格探视制度和陪护制度; 加强重点部门、重点环节、高危人群与主要感染部位的医 院感染管理; 及时总结和反馈临床上分离的病原体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 感性; 加强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知识的宣传教育。
23
7 总结与报告
7.1 根据《医院感染暴发报告与处置管理规范》 进行总结与报告,具体要求参见附录D。 7.2 各医疗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调 查报告的内容。
24
附录D:医院感染暴发调查的总结与报告
D.1 报告题目:应简明扼要地表述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发生要素。 D.2 背景材料:医院概况、过去流行史及本次流行概貌等。 D.3 调查方法:格式为采取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或/和分析性流行 病学方法。 D.4 临床资料:症状和体征、诊断及疾病的自然史等。 D.5 实验室资料:病原因子的分离与鉴定、血清学诊断或分子生 物学证据。 D.6 流行病学资料:疾病发生方式及三间分布、流行曲线及暴露 日期的推算、传播来源、途径、侵入门户及影响因素等证据。 D.7 环境卫生学调查资料:对可疑感染源、传播媒介等采样结果 分析并评估。 D.8 调查结果及结论:医院感染暴发原因的假设与验证分析、控 制措施的实施及效果评价,讨论主要结果的总结、应吸取的经 验教训及预防类似事件的建议等。 D.9 参考文献及附录、重要数据表格或有关证明材料等。 D.10 调查人员及其单位,调查日期。
• 组 长:院长 • 副组长:主管业务副院长 • 成 员: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全体成员
• 职 责:负责研究并制定发生医院感染暴发事 件时的控制预案:发生医院感染流行或暴发趋 势时,负责对本院的医院感染暴发成立与否做 出最终判断;负责统筹协调组织相关科室、部 门开展医院感染暴发的调查与控制工作,并按 要求报告有关卫生行政部门。
30
目的:为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暴发的 发生发展,指导和规范医院感染暴发 的应急处置工作,保证医疗安全。
处置工作原则:处置过程实行调查 与控制措施同步进行,以人为本,减 少危害;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快速 反应,共同协作;积极采取措施,防 止医院感染暴发的扩散。
31
组织体系及职责
领导小组:
4
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
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 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 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 途径的感染病例现象。 医院感染聚集: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 者中,短时间内发生医院感染病例增多, 并超过历年散发发病率水平的现象。
5
医院感染假暴发: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 患者中,疑似医院感染暴发通过调查排除 真暴发的现象。医院感染假暴发是由于人 为因素(如由于标本污染、实验室错误、 监测方法改变等因素)导致的同类感染或 非感染病例短时间内增多的现象。
医院感染暴发预防与控制
佛冈县人民医院院感科 全银凤 2017年8月30日
1
规范、指南:
卫生部:《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 规范》 卫医政发〔2009〕73号 卫生厅:《广东省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 置管理工作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 T524-2016《医院感染暴发控制指南 》
原则: 边调查、边控制、快速反应、适当处置
流行病学调查
暴发调查
同时进行
环境卫生学调查 实验室检查 控制传染源
暴发处置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13
5 暴发的流行病学调查
5.1 初步了解现场基本信息,包括发病地点、发病人数、发 病人群特征、起始及持续时间、可疑感染源、可疑感染病 原体、可疑传播方式或途径、事件严重程度等,做好调查 人员及物资准备。 5.2 分析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的发病特点,计算怀疑医院感 染暴发阶段的感染发病率,与同期及前期比较,确认医院 感染暴发的存在。 5.2.1 与怀疑医院感染暴发前相比发病率升高明显并且具有 统计学意义,或医院感染聚集性病例存在流行病学关联, 则确认医院感染暴发并开展进一步调查。疾病的流行程度 未达到医院感染暴发水平,但疾病危害大、可能造成严重 影响、具有潜在传播危险时,仍需开展进一步调查。 5.2.2 应排除因实验室检测方法或医院感染监测系统监测方 法等的改变而造成的医院感染假暴发。 5.2.3 根据事件的危害程度采取相应的经验性预防控制措施, 如消毒、隔离、手卫生等。
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指发生甲类
传染病或依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 传染病的医院感染。
6
引起医院感染暴发的因素很多 稍有不慎即招致严重后果
医院感染 暴发
与医疗安全密切相关 ,事关病人和医务人 员身心健康和医院生死存亡的大事!!!
7
医院感染事件回顾
深圳妇儿医院 安徽宿州眼球事件 西安交大一附院 天津市蓟县妇幼保健院 汕头市潮阳谷饶卫生院 SARS 浙江、山东血液感染事件 (2017年1、2月)
25
小结:暴发调查与处置
流行病学调查
暴发调查
同时进行
环境卫生学调查 实验室检查 控制传染源
暴发处置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26
小结
* 目的:
* * 规范:发现、界定、处置暴发的步骤、流程; 降害:最大限度地降低危害,保障医疗安全。
* 原则:边调查、边控制、快速反应、适当
处置
* * 快:敏锐的院感暴发的嗅觉; 准:准确运用(分子)流行病学等方法查找可能 的传染源、传播途径和危险因素; 狠:确认暴发原因,立即有的放矢地采取措施。
27
*
三、佛冈人医医院感染暴发相关制度:
(一)医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预案 (二)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制度及流程
28
佛冈县人民医院医院感染 暴发应急处置预案
2018年8月14日重新修订
(注明:医院各科室各部门按新修订的医 院感染暴发应急处置预案执行!)
29
内容包含:
一、目的、范围、定义 二、标准:
(一)处置工作原则 (二)组织体系及职责 (三)疫情监测与报告 (四)应急处置 (五)医院感染暴发的预防措施 (六)责任追究 (七)预案制定、启动与终止
14
5.3 结合病例的临床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核实病例诊 断,开展预调查明确致病因子类型(细菌、病毒或其它因 素)。 5.4 确定调查范围和病例定义开展病例搜索,进行个案调查。 5.4.1 确定调查范围和病例定义,内容包括时间、地点、人 群分布特征,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或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病例定义可进行修正,病例搜索时,可侧重灵敏性;确定 病因时,可侧重特异性。 5.4.2 通过查阅病历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各种信息化监 测资料以及临床访谈、报告等进行病例搜索。 5.4.3 开展病例个案调查,包括病例的发病经过、诊治过程 等详细信息,个案调查内容一般包括基本信息、临床资料、 流行病学资料,个案调查表可参照附录A。 5.5 对病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群特征进行分析。 5.6 综合分析临床、实验室及流行病学特征和类似医院感染 发病的相关知识与经验,可采取分析流行病学(如病例对 照研究、队列研究)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查找感染 源及感染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