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1:葡萄糖 蔗糖(1)教学目的:1.了解糖类的组成与分类。
2.通过葡萄糖结构和性质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结构构决定性质——这一有机化学学习的重要原理。
3.了解葡萄糖的应用和制法。
教学重点:葡萄糖的结构与性质。
一.糖类物质概述1.糖类物质的来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日光能的产物。
6CO 2 +6H 2O C 6H 12O 6 + 6O 2nC6H 12O 6(C 6H 10O 5)n + nH 2O2.组成元素:糖类物质都是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
3.分子式通式:分析:C 6H 12O 6、(C 6H 10O 5)n 、C 12H 22O 11中H 、O 原子个数比得: C m (H 2O)n注意: (1)m 和n 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例:C 6H 12O 6、(C 6H 10O 5)n 、C 12H 22O 11等(2)该通式不能反映糖类物质的结构特点。
(3)该通式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有些糖类物质并不符合该通式;有些物质符合该通式又不是糖类物质。
例:鼠李糖:C 6H 12O 5;脱氧核糖:CH 2OH(CHOH)2CH 2CHO ;甲醛:CH 2O :乙酸:C 2H 4O 2。
4.定义:从结构上看,糖类一般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能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
5.分类:二.葡萄糖、果糖 (一)葡萄糖 1.组成结构:分子式:C 6H 12O 6;结构式:结构简式:CH 2OH(CHOH)4CHO ,多羟基醛;官能团:多个-OH 、-CHO 。
2.物理性质:白色晶体,溶于水,有甜味。
3.化学性质:(1)加成反应:CH 2OH(CHOH)4CHO + H 2 CH 2OH(CHOH)4CH 2OH(已六醇)(2)氧化反应:CH 2OH(CHOH)4CHO+6O 2 6CO 2 + 6H 2O (1molC 6H 12O 6完全氧化,放热约2804KJ )CH 2OH(CHOH)4CHO+2[Ag(NH 3)2]OHCH 2OH(CHOH)4COONH 4+2Ag↓+3NH 3+ H 2OCH 2OH(CHOH)4CHO + 2Cu(OH)2+NaOH 2OH(CHOH)4COONa+Cu 2O ↓+H 2O(3)与酸发生酯化反应: (4)与活泼金属反应产生氢气:(5)发酵制乙酸: C 6H 12O 6 2CH 3CH 2OH + 2CO 2↑(二)果糖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 80叶绿素 糖类单 糖:不能再水解的较简单的糖类。
低聚糖:水解后能生成几个分子单糖的糖类。
多 糖:由很多个单糖分子按照一定的方式,通过分子间的脱水反应结合而成的糖类。
催化剂 酒化酶加 热 加 热体内 或燃烧§1:葡萄糖蔗糖(2)教学目的:1.使学生掌握蔗糖的分子组成,性质和用途,并对麦芽糖有一定的了解。
2.使学生掌握蔗糖和麦芽糖的鉴别方法。
教学重点:二糖的水解,蔗糖和麦芽糖在性质上的区别。
[复习]: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1.CH2OH(CHOH)4CHO+2[Ag(NH3)2]OH—2.CH2OH(CHOH)4CHO + 2Cu(OH)2+NaOH—评讲:复习糖的分类,指出二糖中最重要的是蔗糖和麦芽糖。
三.蔗糖麦芽糖§2:淀粉 纤维素(1)一.多糖的定义1.定义:多糖是由很多个单糖分子按照一定方式,通过分子间脱去水分子,结合而成的糖类。
如: nC 6H 12O 6(C 6H 10O 5)n + nH 2O(单糖是小分子化合物,多糖则是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高分子化合物)多糖是单糖的缩聚产物[设问]:多糖在性质上和单糖、二糖是否相同呢?若不同,它们又具有一些什么样的性质呢? 2.多糖的特性 从多糖定义可以看出,多糖是由很多个单糖结合而成的,这种量的变化,必然引起质的变化,使得多糖与单糖、二糖的性质并不同。
如溶解性、甜味、还原性等。
多糖一般不溶于水,没有甜味,无还原性。
二.淀粉 纤维素[知识拓展]:科学视野,教材P 84~P 85一定条件§3:油脂一.油脂的存在:二.油脂的组成和结构1.组成:由多种高级脂肪酸(如C 17H 35COOH ,C 15H 31COOH ,C 17H 33COOH )跟甘油生成的甘油酯的混合物。
2.结构:官能团: -COO - 天然油脂一般还含有碳碳双键.注意:(1)R 1,R 2,R 3,可以为饱和烃基,也可能为不饱和烃基;可以都是饱和烃基,也可部分是,还可都是不饱和烃基。
(2)R 1,R 2,R 3可以相同(单甘油酯),也可以不同(混甘油酯)。
(3)天然油脂大多为混甘油酯。
(4)烃基饱和程度越大,其油脂的熔沸点越高。
三.油脂的性质1.物性:举例:肉汤中油浮于水面上,用汽油可洗去衣服上的油渍等。
油脂比水轻( 在0.9~0.95之间),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2.化学性质 (1)油脂的氢化(油脂的硬化)应用:把多种植物油转化为硬化油 (2)油脂的水解: ①酸催化水解应用:生产高级酯肪酸和甘油 ②碱催化水解应用:工业上可用此反应制肥皂皂化反应: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也叫皂化反应. 四. 肥皂的去污原理与合成洗涤剂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 76油脂(属于酯类)油:常温下呈液态——植物油脂 脂肪:常温下呈固态——动物油脂C 17H 33COOCH 2 C 17H 33COOCH C 17H 33COOCH 2+ 3H 2 C 17H 35COOCH 2 C 17H 35COOCH C 17H 35COOCH 2 催化剂 加热, 油酸甘油酯 硬脂酸甘油酯C 17H 35COOCH 2C 17H 35COOCH C 17H 35COOCH 2 CH 2OH CHOH 2OH+ 3H 2O3C 17H 35COOH + 浓H 2SO 4 △ C 17H 35COOCH 2 C 17H 35COOCH C 17H 35 2+ 3NaOH3C 17H 35COONa + CH 2OH CHOH 2OH R 1-COOCH 2 R 2-COOCHR 3-COOCH 2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础物质,而蛋白质又是由氨基酸构成。
一.氨基酸 1.定义:(1)定义:羧酸分子里烃基上的氢原子被氨基取代后的生成物叫氨基酸。
(2)官能团: -COOH(羧基、酸性);-NH 2(氨基、碱性) (3)几种重要的氨基酸(α-氨基酸)(4)存在:天然蛋白质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水解,经多肽最后得到多种α-氨基酸。
2.物理性质:天然氨基酸为无色晶体,熔点较高(一般在200℃~300℃),一般可溶于水,不溶于乙醚。
3.化学性质: 从结构分析:(1)氨基酸具有酸、碱两性 ①与酸反应:②与碱反应:(2)成肽反应二.多肽肽:一分子氨基酸中的羧基跟另一氨基酸分子中的氨基之间脱去水分子,经缩合反应而生成的产物叫做肽。
肽键:肽中的酰氨基结构-CONH -叫做肽键。
多肽:由多个氨基酸分子脱去水分子而形成的含有多个肽键的化合物叫多肽。
氨基酸形成肽和蛋白质时形成肽键,而肽和蛋白质水解时断裂的是肽键。
肽键中的碳氧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
CH 2-COOH+HCl →CH 2-COOH CH 2-COOH + NaOH →CH 2-COONa + H 2O CH 2-COONa + NaOH → CH 2-COONa + NaCl + H 2O 2 3Cl NH 3Cl NH 3Cl 3Cl NH 2CH 2-COOH + NaOH → CH 2-COONa + H 2O CH 2-COONa+HCl →CH 2-COONa CH 2-COONa+HCl →CH 2-COOH + NaClNH 2 NH 2 23Cl 3Cl 3Cl CH 2-COOH+H 2N -CH 2-COOH →CH 2-CO -NH -CH 2-COOH + H 2O 2 2 酰氨键(肽键) CH 2-COOHCH 3-CH -COOH —CH 2-CH -COOH NH 2NH 2 NH 2 甘氨酸(氨基乙酸) 丙氨酸(α-氨基丙酸) 苯丙氨酸(α-氨基苯丙酸) HOOC -CH -CH 2-CH 2-COOH 谷氨酸(α-氨基戊二酸) NH 2三.蛋白质1.蛋白质的定义(1)存在:动物的肌肉、皮肤、发、毛、蹄、角等主要成分都江堰市是蛋白质;许多植物的种子中也含蛋白质;一切重要的生命现象和生理机能,都与蛋白质有关。
(2)定义:蛋白质是由α-氨基酸通过肽键构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3)组成元素:除C、H、O外,都含有N和少量S。
2.结构:蛋白质的结构非常复杂。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P88。
一级结构:各种氨基酸的连接方式和排列顺序。
二级结构:多肽链卷曲盘旋和折叠的空间结构。
三级结构:蛋白质分子在二级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盘曲折叠形成的三维结构。
四级结构:蛋白质分子中,亚基的立体排布、亚基间相互作用与布局。
官能团:-COOH(酸性),-NH2(碱性),-CONH-(水解)3.性质:(1)具有酸碱两性:(2)水解:蛋白质在酸、碱或酶的催化作用下可水解,经多肽最终得到多种α-氨基酸。
(3)盐析:浓的无机盐溶液,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叫做盐析。
[特别提醒]:①少量的盐能促进蛋白质的溶解。
②盐析是一个可逆过程,利用此性质可采用多次盐析的方法分离,提纯蛋白质。
(4)变性:在某些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的影响下,蛋白质的下载化性质和生理功能发生改变的现象叫蛋白质的变性。
物理因素:加热、加压、搅拌、振荡、紫外线、超生波等。
化学因素:强酸、强碱、重金属盐、三氯乙酸、乙醇、丙酮等。
变性是不可逆的。
(5)颜色反应:有些蛋白质跟浓硝酸作用时显黄色。
利用此性质可检验蛋白质的存在。
(6)蛋白质在灼烧时,产生具有烧焦羽毛的气味。
利用此性质,可鉴别毛织物和棉织物。
四.酶:引导学生看书P91~P92。
五.核酸:§1: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简介(1) 一.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有关概念一块高分子材料是由许多聚合度相同或不同的高分子聚集而成的混合物。
二.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三.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性质线型高分子软化 熔化 固体四.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反应高分子化合物线型结构体型结构不带支链的线型高分子带支链的线型高分子加热加热冷却催化剂单体链节 聚合度 高聚物n加聚反应nCH 2==CH 2 —CH 2—CH 2—§2:合成材料(1)近年出现的黏合剂、涂料等也属合成材料。
二.合成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涤纶):三.合成橡胶三大合成材料塑料 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纤维物质 天然纤维:棉花、羊毛、木材和草类纤维。
化学纤维 人造纤维:用木材、草类的纤维经化学加工制成的黏胶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