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析化学概论.ppt

分析化学概论.ppt


上一页
下一页
18
本章目录
E1 = x1 – xT = 2.1750 – 2.1751 = – 0.0001 (克) E2 = x2 – xT = 0.2175 – 0.2176 = – 0.0001 (克)
上述例子绝对误差脱离了重量关系,而相对 误差可以用来比较不同情况下测定结果的准确 度,更具有实际意义。
金属离子 EDTA
上一页
下一页
7
本章目录
(3)沉淀滴定法: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 法(自看) 。 KSP Ag+ + Cl- = AgCl↓
(4)氧化还原滴定法:以电子转移反应为基础 的滴定方法。依据 φ 的大小、电子得失。 氧化剂1 + 还原剂2 = 氧化剂2 + 还原剂1 I2 + 2Na2S2O3 = Na2S4O6 + 2NaI
测定数据与真实值并不一致,这种在数值 上的差别就是误差。
分析过程中的误差是客观存在的。 误差可控制得越来越小,但不能使误差降 低为零。 误差:测定值与真实值之差。
上一页
下一页
15
本章目录
例 FeSO4·7H2O,测Fe2+理论值: Fe
Fe2+ %= —————×100% FeSO4·7H2O
=20.15%
100~300g,后装入磨砂广口瓶,贴上标签备用。
11
上一页
下一页
本章目录
三、试样预处理 ①、首先是要选择一定的公用标准方法。 ②、然后在分析天平上称取一定的量,放入适
当的容器内进行预处理,以便使待测成分 进入溶液,并转变为可测定的状态。预处 理的方法,随试样性质及分析目的而不同。 依试样的溶解性质可分为:
上一页
下一页
12
本章目录
湿法:在烧杯内用水、某种试剂溶液浸提试 样中的有效成分,或用酸,混合酸(如 王水、硝酸、高氯酸、氢氟酸等)消解 处理以测定分析成分的总量。
干法:在坩埚内与熔剂(NaOH、Na2CO3) 进行熔融,然后再进行湿法处理。
注意:试样要完全溶解处理完;不得引入含有 相同待测元素的杂质。
准确度的表示—— 绝对误差: 绝对误差:测量值(x)与真值(xT)之差,用 E表示:
上一页
下一页
17
本章目录
E = x – xT
E = x– xT
误差越小,准确度就越高,所以误差的大 小是衡量准确度高低的尺度,表示测量结果的 准确性。
例:用分析天平称取两物体的重量分别为 2.1750克和0.2175克,假定二者的真实重量各 为2.1751克和0.2176克,则两者的绝对误差分 别为:
上一页
下一页
5
本章目录
化学分析的方法:
1、重量分析:根据反应产物(沉淀)的重量来 确定被测组分在试样中 的含量。 (自看)
例: Ba2+ + SO42- = BaSO4↓ 2、滴定分析:将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用滴 定管滴加到一定量的被测物溶液中去,直到反应 恰好完全为止。根据其用量确定被测物的含量。
第六章 分析化学概论
6.1 分析化学概述 6.2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6.3 有效数字及计算规则 6.4 滴定分析法
上一页
下一页
1
章本总章目录
分析化学研究物质的分离、鉴定和测定原 理及方法。
6.1 分析化学概述 6.1.1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6.1.2 分析化学的分类
研究的对象:无机分析(元素、化合物、离子基团) 有机分析(官能团、结构分析)
S:取样点的数目
到底采集多少试样才具有代表性,经验公式:
(一般要几公斤)
Q ≥ Kd2
Q—试样的最小重量(Kg);
K—缩分常数;
d—试样的最大粒度(直径,mm)。
上一页
下一页
10
本章目录
四分法缩分样品: 土壤、化肥缩分至约 500克; 植物种子约100~200克。
二、试样调制

风干、粉碎、过筛(110~200目) 、混匀,缩分至
上一页
下一页
13
本章目录
四、反应条件的控制 在分析测定之前,有的需要使待测成分转
变为某种价态,需进行氧化——还原处理;有 的要把干扰成分分离或掩蔽;有的要调节pH 值;有的要控制温度等,这些都是为了使测定 得以定量进行。
五、测定 依重量、滴定或比色分析等方法进行。
六、计算
上一页
下一页
14
本章目录
6.2 定量分析中的误差
19.98%, 对 用分析手段测Fe2+:结果 20.85%, 对
说明其与真值有差距,即误差。
上一页
下一页
16
本章目录
6.2.1 误差的表示方法
6.2.1.1 准确度的表示: 准确度表示测量值(x)与真值(xT)之间
符合的程度。 即表示测量结果的准确性。体现一个(一
组)数据的准确性,以真值为参考。
上一页
下一页
8
本章目录
6.1.3 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
定量分析的一般步骤:采样、调制样品、称 量、试样预处理、测定、数据处理及计算等过 程。但随分析对象的不同而各有差异。
一、采样: 采集的样品必须能代表全部分析对象的组成,
必须具有代表性与均匀性。
上一页
下一页
9
本章目录
固体的采样: S
N
2
N:被测物的数量,如包、件、箱、桶
分析结果的准确度用相对误差(RE)表示:
相对误差是绝对误差占真值 xT 的百分率,即 RE = E/xT ×100% =(x – xT)/xT×100%
上一页
下一页
19
这种方法专指容量分析,注重体积的测定。
上一页
下一页
6
本章目录
滴定反应类型:
(1)中和滴定法:以质子传递反应为基础的滴定
方法。Ka、Kb、KW
H+ + OH- = H2O
例: NaOH + HCl = NaCl + H2O
(2)配合滴定法:以配合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Kf
Mn+ + Y4- = MYn-4
仪器分析:根据被测物质的物理或物理化学性质 (比重、折光率、沸点、凝固点、熔点 、旋 光度、颜色等)与组分的关系的测定方法。 物理分析
物理化学分析
上一页
下一页
4
本章目录
吸光光谱分析:吸收光量与物质含量成正比。 发射光谱分析:发射光子强度与吸收光量与物
质含量成正比。 气、液相色谱分析: 电化学类分析:电位滴定等
上一页
下一页
2
本章目录
按照含量:主成分、微量成分和痕量成分分析 按任务分类: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化学
定性分析的任务:鉴定物质所含的组分(元素、
离子基团、化合物)
定量分析的任务: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
化学的发展逐步由定性
定量
上一页
下一页
3
本章目录
定量分析按测定原理分为: 化学分析: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