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初三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涂到答题卡上,每小题3分,共45分)1. 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误差是未遵守操作规则产生的B.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减小误差C. 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D. 只要选用精密测量仪器,认真测量,就可避免误差2. 以下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 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4kmB. 物理课本长度约为25dmC. 中学生课桌高度约为80cmD. 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mm3. 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A. 3.5m=3.5×100cm=350cmB. 3.5m=3.5m×100=350cmC. 3.5m=3.5m×100cm=350cmD. 3.5m=3.5×100=350cm4.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A. 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B. 已经磨损了零刻度线的刻度尺就不能再使用了C. 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的尺面D. 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5. 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刚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刚“坐好,别动!”。
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A. 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B. 路旁的树木C. 迎面走来的行人D. 从旁边超越的汽车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速度大小不改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B. 运动方向不改变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C. 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同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D. 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与时间无关,也和路程无关7. 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
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错误..的是A. 前10s 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B. 乙车到达600m 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达此处所用时间C. 乙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D. 甲、乙两车在40s 内的平均速度相同8. 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通过的路程s 和时间t 的关系图像是9. 甲、乙两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当它们的运动路程之比是2:3时,所用的时间之比是3:2,则甲、乙的速度之比是A. 9:4B. 1:1C. 2:3D. 4:910. 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快些从一只木梳上划过,再让它从同一只木梳上慢一点划过,则两次所发出的声音A. 响度不同B. 音调不同C. 音色不同D. 前三者都不同11. 《中国好声音》是一档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也是深受观众欢迎和喜爱的唱歌类娱乐节目。
在节目中常常听到导师们说:“某某某,你的声音有很强的辨识度,我很喜欢。
”这里所说的“辨识度”主要是指选手唱歌时声音的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12. 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 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 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D. 超声波能传递能量甲乙 C s t sts ts t A B D13.人们凭听觉能发现飞行的蜜蜂,而不能发现飞行的蝴蝶,这是因为()A. 蝴蝶飞的快,人们来不及发现它B. 蝴蝶翅膀震动的振幅太小,发出的声音的响度很小C. 蝴蝶翅膀震动的振幅太小,发出的声音的响度很小D. 蝴蝶翅膀震动的频率太低,不能引起人们的听觉14.对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一切振动的物体都能发声B. 只有固体的振动才能发声C. 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声D. 振动停止后,发声体仍能发声15.用细绳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实验的目的是()A. 研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B. 研究声音产生的原因C. 研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D. 研究声音传播是否需要介质二、理解与应用(16-18题每空1分,19-20题每空2分,共计14分)16. 如图所示,物体的长度应记作________cm。
17. 请为下列测量记录补写出合适的物理量单位:中学生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_______;16题图正常行驶中电动自行车的速度约为25______。
18. 用一把刻度尺测量铁棒长度,正确记录的数据为21.15cm,则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
19. 物理学是一门非常有趣的科学,它研究力、声、光、热、电等现象及其蕴涵的规律,同学们也已亲身经历过一些物理小实验,请简要描述一个你在学习声现象时,曾做过的实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个实验所对应说明的物理知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其中有很多的实验方法,你知道的实验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一种方法即可)。
20. 某同学欲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他的实验步骤如下:A. 将细铜丝拉直,用刻度尺测出细铜丝的长度L1;B. 用刻度尺测出铅笔杆上铜丝绕圈总长度L2;C. 用铜丝的长度除以铜丝的圈数,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D. 将细铜丝紧密缠绕在铅笔杆上;E. 数出缠绕在铅笔杆上细铜丝的圈数n。
F. 用铜丝圈的总长度L2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错误的步骤是。
三、实验与探究(每空2分,共26分)21. 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当小车到达A 、B 、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如图(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______ 进行速度计算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______ (填“大”或“小”),以 ______ 测量时间的误差.(填“减小”或“增大”)(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 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 段的平均速度vAC 偏 ______ .(填“大”或“小”)(4)若s 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______ m/s ,小车通过全过程的速度大小变化情况是 ______ .(填“变大”“不变”“变小”)22.在学习二胡演奏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的声音音调高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和同学们找到了表2所列4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编号 ______、______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编号 _____、______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3)在验证猜想三时,小明发现粗心的同学没有把表2中的数据填全,表中①的位置所缺数据是 ______ .(4)小明在这个探究实验中,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______编号 规格 材料 长度(cm ) 横截面积(mm 2) A 尼龙 55 1 B 尼龙 55 0.5 C 尼龙 80 1 D 镍合金 ①0.5四、分析与计算(第23题7分,第24题8分,共15分)23. 扫地机器人作为智能家用电器的一种,正逐渐进入我们的生活,如下图所示,这是一款集自动清扫技术和人工智能设计于一体的地面清扫机器人。
小海在室内运动场上试用中发现,该机器人在1min内沿直线匀速清扫的距离为18m,请问此机器人在清扫地面时运动的速度为多少m/s?24.超声波还常被人们用于测量海洋的深度,若人们从海面处向某处海底垂直发射出超声波,经过8s收到了反射回来的波,请你根据所学物理知识求出这处海水的深度是多少m?(已知超声波在此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450m/s)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检测初三物理试题答题纸说明:本试卷满分为100分一、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涂到答题卡上,每小题3分,共45分)二、理解与应用(16-18题每空1分,19-20题每空2分,共计14分)16. ____________;1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 ____________;1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与探究(每空2分,共26分)21.(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2.(1)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四、分析与计算(第23题7分,第24题8分,共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