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流文学
四、代表作家、作品
1、[法]马塞尔 普鲁 、 法 马塞尔 马塞尔普鲁 斯特
《追忆逝水年华》 追忆逝水年华》
*“小玛德兰点心” 小玛德兰点心” 小玛德兰点心
等待着点心渣的那一勺茶碰到我的上颚, 等待着点心渣的那一勺茶碰到我的上颚, 顿时使我浑身一震, 顿时使我浑身一震,我注意到我身上发生 了非同小可的变化。 了非同小可的变化。一种舒坦的快感传遍 全身,我感到超尘脱俗, 全身,我感到超尘脱俗,却不知出自何 然而, 因……然而,回忆却突然出现了:那点心 然而 回忆却突然出现了: 的滋味就是我在贡布雷时某一个星期天早 晨吃过的‘小玛德兰’的滋味, 晨吃过的‘小玛德兰’的滋味,我到莱奥 妮姨妈的房间里去请安,她把一块‘ 妮姨妈的房间里去请安,她把一块‘小玛 德兰’ 德兰’放到不知是茶叶泡的还是椴花泡的 茶中去浸过之后给我吃。见到那种点心, 茶中去浸过之后给我吃。见到那种点心, 我还想不起这件事,当我尝到味道, 我还想不起这件事,当我尝到味道,往事 才浮上心头。 才浮上心头。
最早的尝试是1887 最早的尝试是 年法国象征主义诗人 杜亚丹的小说《 杜亚丹的小说《月桂 树被砍掉》 树被砍掉》 意识流流派的开创作 品,是1913年法国 年法国 作家普鲁斯特发表的 追忆逝水年华》 《追忆逝水年华》第 一卷。 一卷。
意识流小说在英美盛行起来, 意识流小说在英美盛行起来,并波及全 欧以至拉美、日本诸国, 欧以至拉美、日本诸国,尤以英美的作 家作品最多,影响最大。 家作品最多,影响最大。 世纪20年代进入全盛时期 在20世纪 年代进入全盛时期,40年代 世纪 年代进入全盛时期, 年代 后作为一个文学流派不复存在, 后作为一个文学流派不复存在,但常用 的表现手法被其他现实主义流派, 的表现手法被其他现实主义流派,特别 是现代流派广泛采用。 是现代流派广泛采用。
(三) 《尤利西斯》
1、情节 、 1904.6.16早晨 点到 早晨8点到 早晨 第二天凌晨2点 分 第二天凌晨 点45分 将近19个小时中 个小时中3个 将近19个小时中3个 都柏林人的生活。 都柏林人的生活。
2、神话原型结构
人物:布卢姆-奥德修斯;斯蒂芬- 人物:布卢姆-奥德修斯;斯蒂芬-帖 雷马科;玛莉恩- 雷马科;玛莉恩-潘奈洛佩 情节线索: 帖雷马科》 情节线索:《帖雷马科》、《尤利西斯 的漂泊》 回乡》 的漂泊》、《回乡》 细节
(1)富有个性的内 ) 心独白 (2)辐射式的意识 ) 流 (3)直接引语、短 )直接引语、 句,语言、文体多变 语言、
一刻钟以后在这个早得很的时刻中国人 刚起身梳理他们的发辫了很快修女们又 该打起早祷的钟声来了她们倒不会有人 打扰她们的睡眠除了一两个晚间还做祷 告的古怪牧师以外隔壁那个闹钟鸡一叫 起来就会大闹起来试试看我还睡不睡得 着一二三四五他们创造出来的像星星一 样的花朵龙巴街上的糊墙纸要好看得多 他给我的裙子也是那个样儿的
第六讲
意识流文学
一、含义及发展概况
是一种现代心理描写技巧。 是一种现代心理描写技巧。抛弃传统小 说结构,以时间、意识作为小说中心, 说结构,以时间、意识作为小说中心, 将飘忽不定、 将飘忽不定、流动不已的心理活动作为 基本内容, 基本内容,刻意表现个人精神生活和内 心隐秘的意识活动。 心隐秘的意识活动。
二、理论基础
威廉詹姆斯认为人的意识活动 威廉 詹姆斯认为人的意识活动 是 “思 想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之流” 想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之流” 柏格森明确提出了“空间时间” 柏格森明确提出了“空间时间”和“心 理时间” 理时间”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着重强调潜意识
三、基本特征
表现人的内心世界,特别是潜意识活动。 表现人的内心世界,特别是潜意识活动。 主要表现手法是内心独白、 主要表现手法是内心独白、自由联想和 象征。 象征。 故事性、情节淡化,多角度、 故事性、情节淡化,多角度、多层次结 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无意的记忆” 无意的记忆” 无意的记忆 具体性 感官性 有序性
2、[英]弗吉尼亚 伍 、 英 弗吉尼亚 弗吉尼亚伍 尔夫 到灯塔去》 《到灯塔去》
“内在真实论” 内在真实论” 内在真实论
《一间自己的房间》 一间自己的房间》
3、[爱尔兰 乔伊斯 、 爱尔兰 爱尔兰]乔伊斯
五、乔伊斯与《尤利西斯》
3、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
3个人物都是现代生 个人物都是现代生 活中的精神漂泊者 布卢姆: 布卢姆:现实层次 斯蒂芬: 斯蒂芬:哲学层次 玛莉恩: 玛莉恩:本能层次
4、20世纪的奥德修斯——布卢姆
反英雄的雏形——非英雄 非英雄 反英雄的雏形 无关价值的评判, 无关价值的评判,只是对现实的承认
5、意识流技巧
(一)文学地位 现代主义文学奠基人 之一
(一)生平与创作(1882-1941) 生平与创作
短篇小说集《都柏林 短篇小说集《 人》。 长篇小说《 长篇小说《青年艺术 家的肖像》 家的肖像》、 《尤 利西斯》 利西斯》、《芬尼根 们守灵》 们守灵》 剧本《流亡者》 剧本《流亡者》
(二)思想
民族——离异感 离异感 民族 社会——危机感 社会 危机感 宗教——空虚感 宗教 空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