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供电所营销管理专业标杆典型经验材料

供电所营销管理专业标杆典型经验材料

供电所营销管理专业标杆典型经验材料供电所营销管理专业标杆典型经验材料一、乡镇供电所基本情况县镇供电所位于位置,城乡结合部,供电区域下辖个行政村,面积,辖区人口人,计万用电客户。

所内现有员工人,设有营业班、抄表班、运行维护班三个班组,辖区内现有配电变压器台,容量万千伏安,400V/220V伏供电线路千米,XX年累计完成供电量万千瓦时,售电量万千瓦时。

负责全辖区内400伏及以下设备日常用电管理及维护工作。

供电所在上级公司的正确领导、全体员工共同努力下,年被评为供电所"。

二、专业管理的目标描述供电所在加强营销管理基础上,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为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保障。

专业管理的理念、策略供电所对所内所有工作都进行了量化考核,对工作指标、工作质量、工作流程都进行了系统化管理。

使供电所的营销管理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实现了工作目标责任制。

强化了员工的竞争意识、安全意识和服务意识,使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得到提升,用专业化的管理班子带动全体员工,积极进取,在工作中不断创出佳绩。

供电所根据各班组不同的工作特点,制定了不同的规章制度,让班组人员从思想上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加强了自身工作的自律、自觉性,同时,进一步规范供电所营销基础工作,推进营销管理向集约化和精细化方向发展。

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质量。

整体提高供电所的综合效益。

专业管理的范围和目标1、供电所专业管理范围主要负责对10KV线路的维护检修、辖区内的用户用电进行服务、各变台管理、各台区的线路维护检修、财产管理保护、对辖区内的农村用电进行改造、管理、电费收缴等。

2.供电所专业管理目标包括:安全目标、服务目标、综合管理目标安全目标:防止无传票办理业务或使用与系统不一致的传票办理业务;防止挪用、截留、贪污、电费或业务费行为出现;防止任何形式的窃电或帮助他人窃电的行为发生;防止电力生产过程中的重大事故,控制轻伤事故发生;防止交通事故发生。

生产目标:加大降损分析研究力度,制定科学合理的降损措施,确保线损降到最低。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安全、准时、保质保量完成辖区内的业扩报装、电力维护、电费收缴、用电宣传等任务,同时完成各项班组建设以及各项创建工作。

服务目标:严格按照国家电公司员工"三个十条"要求为客户服务;严格按照国家供电法律法规及政策的准则进行服务;严格按照所里规定提升服务质量,禁止出现服务质量的投诉。

综合管理目标:提高班组的学习意识,将班组建设成为一个创新型班组。

鼓励班组成员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技能竞赛活动。

充分挖掘班组成员的创造力,为电的节能降耗探第 3 页共12 页索出新路,实现自我价值。

创建"和谐、安全、创新"的班组文化。

努力成为供电所中的标杆班组。

专业管理的指标体系及目标值线损管理工作是衡量供电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利用科技手段,通过内部的强化管理,综合考虑影响线损起伏不稳的客观条件,分析和排查存在的各种因素,找出关键点,逐步消除,是决定线损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的关键所在。

加强线损原因的分析研究,针对不同原因引起的线损进行线路改造或更换落后设施,通过多年的研究改造,使线损率远远低于公司下达的指标。

在全县供电所中达到领先地位,在全县37个供电所里我们所在降损上始终保持在前3名以内。

供电所近几年的线损目标值如下表供电公司供电所线损目标值序号计划完成时间10kV线损400V线损目标值考核班组目标值考核班组1 XX年运维班营抄班2 XX年运维班营抄班3 XX年运维班营抄班三、专业管理的主要做法供电所通过多年的标准化供电所建设,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线损管理方法,降低电力线损的措施主要有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

1、管理措施主要是加强用电监察管理。

加强反窃电及宣传活动,提高用户的法律意识。

2、技术措施大体又分为运行性措施和建设性措施。

①运行性措施合理调整电力的运行电压水平,电力运行电压一般可在额定电压附近允许的范围内变化,亦即运行电压可以高于或低于额定电压,当系统电压升高时,电力的固定损耗增大,变动损耗减小。

而当系统运行电降低时,电力的固定损耗减小,变动损耗增大。

对于10KV及以下的配电络,变压器的空载损耗约占总损耗的40%~80%,甚至更高,因为小容量变压器空载电流较大,同时它的负荷又较低。

所以这类电适当降低运行电压可以降低线损。

对于35KV~220KV的电,变动损耗约占总损耗的80%左右,而固定损耗较小,只占20%左右,所以这类电适当提高运行电压,可以降低线损。

合理投入变压器的运行台数,当变电所装有两台同型号同容量的变压器时,对不同的负荷适当改变变压器的运行台数,可以降低变压器的有功损耗。

如△第 5 页共12 页P=η.△P0+.2由此式可知变压器的固定损耗与投入运行的变压器台数成正比,变动损耗与投入运行变压器的台数成反比,当变压器轻载运行时,固定损耗将大于变动损耗,此时若减少一台变压器运行,变能降低变压器的总功率损耗。

因此,合理的投切变压器运行台数可以降低络电能损失,从而降低线损。

合理调整负荷。

在运行时,合理调整负荷,提高负荷率也可以降低线损。

②建设性措施提高负荷的功率因数,可以减少无功功率在电中的流动,从而降低了电中的电能损耗。

为此,在各大中型用户及终端变电站都应装设无功补偿装置。

再者就是按经济密度来选择导线的截面等方法来降低线损。

供电所在管理上把降低线损作为提高效益的主要手段,通过全体外线人员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专业管理工作和流程图电所线损管理工作流程图工作流程图说明供电所按照流程图对线损进行分析,对照年初制定的线损目标值从管理、技术两方面着手实施降损措施;在过程控制上,我们采取了分析研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通过这个过程不断的对线路进行优化处理,使线损管理的指标值实现最优化。

1、实行规范化管理,保证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供电所根据县公司下达的目标,以"创一流同业对标"为目的,认真贯彻落实省县两级电能损耗管理规定。

加强基础工作的管理,结合农改造的契机,对电结构进行优化,实现电经济运行,大大降低电损耗,依靠技术进步,加强线损指标管理、用电管理、计量管理,保证了线路运行的安全可靠,电能的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线损率也明显下降,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科学制定指标,指标分线到台。

科学合理的制定降损指标计划,对供电所降损工作起到至关重要的保证作用。

根据县公司下达的考核指标,结合本所的实际情况,降损计划由本所线损管理小组讨论确立,结合实际分解到各个台区,坚持年与季和月指标相结合,预定指标与实际指标相结合,实际线损和理论线损相结合的原则,做到指标制定尽量科学合理化,有效地提高了我所降损工作的可操作性。

打破以往一刀切的指标,保证了降损更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通过分析总结出了线损产生的主要原因:第7 页共12 页线损波动较大,管理能力不强架基础结构薄弱,自动化水平还不高。

无功补偿容量不足。

针对线损的原因我们采取了有效降损节能的技术措施(1)降低电力的线损。

分流负荷,降低线路的电流密度,利用变电站剩余出线间隔,对负荷大、损耗高的线路进行分流改造,通过增加线路出线的方式降低线路负荷,从而降低线损。

(2)调整负荷中心,优化电结构。

针对10kv配电中存在的电源布点少,供电半径过长的问题,采取兴建新站和改造旧站的方法来缩短供电半径,低压配电中则采取小容量、密布点、短半径的方式来达到节电的目的。

(3)改造不合理的线路布局,消除近电远供,迂回倒送现象,减少迂回线路,缩短线路长度。

对运行时间长、线径细、损耗高的线路更换大截面的导线。

(4)更新高损主变,使用节能型主变。

主变应按经济运行曲线运行,配有两台主变的要根据负荷情况投运一台或两台主变,并适时并、解裂运行。

(5)有载调压的主变,要适时调整电压,使电压经常保持在合格的范围内。

合理选型和调整配变容量,提高配变平均负荷率是配电络降损工作的重点内容。

(6)减少变压器轻载、空载和过载的机率。

合理选择配电变压器的容量和安装位置,调整公用变压器三相负荷,尽量采用三相平衡送电,对于三相四线制低压供电线路,变压器出口处不平衡度应不大于10%.业扩报装宜统一受理,重点处理好负荷分布,调整负荷过重或过轻的线路,合理配置公用变容量。

进一步加大降损后评估工作的力度。

(7)加快配电系统自动化建设,提高城科技含量配自动化不仅能有效地减少停电,提高供电服务质量,更重要的是可以减少线路冗余容量,减少线路的投资。

(8)采用无功功率补偿设备提高功率因数3、改进表计管理,实施过程监督。

目前全部安装使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安装建档户,投运户,投运比例达100%。

安装配变集中器台,安装采集终端台。

采集终端平均在线率100%,抄表平均成功率100%。

针对新的智能电表运行,供电所定期组织人员对智能表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将投运后的智能表故障现象分类汇总,及时上报故障情况。

明确了采集建设区域巡抄工作要求,在巡抄的同时也要对电能表进行巡视。

同时,用电检查、反窃电等班组对客户开展不定期的计量装置运行巡视,保证对辖区所第9 页共12 页有运行电能表的巡视。

4、建立完整的数据系统,对异常数据复核。

从抄表现场检查、抄表示数录入审核、电费核算检查、异常报办、现场复抄、定期核查等层层把关,保证抄表质量,杜绝出现电费差错。

在采集系统应用和阶梯电价执行后,抄表人员利用采集系统发布抄表数据时,逐户对抄回示数进行审核,对零电量、电表示数异常及电量较大波动等情况查明原因,采取远程重新召测或现场核抄等方式校核发行数据,确认无误后用于结算电费。

5、及时进行统计分析,控制线损指标。

统计分析工作是线损管理的重要环节。

供电所利用定期召开的线损分析会,对台区线损情况进行及时、准确、科学地统计分析,从中找出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使线损管理工作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经常性开展用电检查和现场复核,以便及时发现由抄表、计量、用电性质变化和窃电等引起线损波动的问题。

针对线损异常的线路、配变、电量突升突降用户进行检查,及时掌握情况,解决线损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步的拟定线损指标和指标考核提供参考。

6、加强用电管理,打击违法窃电行为。

为了净化用电环境,供电所联合当地派出所开展常态化反窃电检查,特别是对娱乐场所、偏远地区养殖户和农村季节性生产用电进行反窃电检查,今年组织开展反窃电累计检查次。

参加人员人,查获窃电户户补缴电量千瓦时,追补电费元。

有力的震慑了窃电行为,营造了良好的以法用电的氛围。

确保流程正常运行的人力资源保证成立了以所长为组长,包括经济核算员、营销员及班长组成的降损节能领导小组,负责全所降损节能管理的工作。

设立线损管理专职人员,由经济核算员负责组织牵头本所线损具体管理和协调工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