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第十课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第一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目前我国已经实现总体小康, 正在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而奋斗。

“十二五”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据此回答1~2题:
1. 对我国现阶段的小康水平认识正确的是( )
A. 只是在经济上实现全面建成小康
B. 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C. 已经实现全面小康,只是水平仍比较低
D. 是少数人的小康,多数人还处于贫困状态
解析:B 现阶段的小康水平是总体小康。

A C、D说法错误。

2. 总体小康和全面小康之间的联系表现在( )
A. 全面小康是实现总体小康的基础
B. 总体小康是实现全面小康的过渡期
C. 总体小康偏重生存资料消费
D. 全面小康偏重精神消费
解析:B 只有建立在总体小康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全面小康,因此B正
确,A错误;C、D不是二者的联系。

3. 到2020年, 我国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这一目标的出发
点和落脚点是( )
A. 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B.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 提高国家的整体经济实力
D. 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解析:A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4.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我国经济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实现国内生
产总值到2020年比2019 年翻一番。

实现这一目标( )
①将为实现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提供经济保障②将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③将为消除社会差别和收入差距提供物质保证④将为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解析:A 本题考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①②④观点都是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意义的正确分析。

③错在“消除”。

5. 建设美丽中国, 提升生态文明程度, 是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的社会
发展目标。

下列措施中有利于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是( )
①坚持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②限制工业发展,推动第三产业发展
③推动区域发展的协调性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并且重视社会效益
A. 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A 对工业应该调整和优化,而不是限制,排除②。

区域协调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没有很大联系,排除③。

①④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故正确。

6.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最根本的是( )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B. 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
C. 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
D. 提高就业和再就业水平
解析: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具有决定性意义,A 正确。

7. 我国“争取到2020 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 , 由“黑色增长”转向“绿色发展”。

政府通过低碳经济发展政策, 引导经济结构改变和调整。

这同时也告诉我们( )
A. 全面小康社会衡量经济发展不能以低碳为指标
B. 要逐步降低能源生产部门的产量
C. 我国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优化产业结构,建设生态文明
D. 要加大对能耗治理的财政支出
解析:C由“黑色增长”向“绿色发展”转变,有利于降低能耗,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故C正确。

全面小康要注重低碳,排除A。

降低能耗并不等于降低能源产量,排除B。

题干旨在强调降低能源消耗,故D与题旨不符, 应排除。

8. 漫画《补》告诉我们,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 )
A. 重点推动环保产业发展
B. 把握发展的协调性和全面性
C. 加强物质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
解析:B 漫画凸显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的全面建设故选B,排除A C D都强调了物质文明建设,没有凸显漫画中的生态文明建设,故排除。

二、非选择题
9. 我国某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一览表
注:联合国对消费水平的规定标准:恩格尔系数在59%以上为绝对贫困;50%〜59%为温饱水平;40%〜49%为小康水平;20%〜40%为富裕水平;20%以下为极度富裕。

(1) 该市目前消费水平达到了什么程度?请根据计算说明。

(2) 如何理解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必要性?
解析:第(1)问考查某市消费水平,第(2)问应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来分析。

1 700
答案:(1)该市的恩格尔系数为:「-X 100%=42.5%对照“注”可知,该市的消费水平已经达到小康水平(总体小康)。

(2)①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利于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体现社
第4页
会主义本质, 有利于扩大内需, 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