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述评
本期关注
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述评*
陈和祥 董海青 赵春宝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摘 要: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是指在“工学结合”理念的指导下,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而建立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可操作的教学运行方式及体系。构建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是当前现代 学徒制试点工作力图突破的重要内容。国外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具有结构完整、操作合理、灵活 有效的特点,国内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仍然处于探索实践的阶段。通过建立“校企联合教研机 构”交流协作平台,更新学科体系束缚的教学理念,加强课程、教材、实训场所、师资力量等教学条 件的建设,形成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学运行过程,并完善教学考核评价与 督查机制,从而构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模式,促进现代学徒制的实施。
德国现代学徒制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明晰的规范 体系,使得企业培训与学校教学有章可循。英国现代 学徒制强调职业能力,对培训过程不加规范,注重的是 培训结果,而非培训过程。澳大利亚学徒制拥有灵活 多样的实施体系,在国家培训包的能力要求下,职业 学校(培训机构)的教学方式可以多种多样,评价方式
当代职业教育/2017 年第 2 期
15
本期关注
也不拘一格。从表 3 可以看出,有着深厚职业教育传 统的德国比较注重现代学徒制的过程管理和质量控 制;而职业教育传统相对薄弱的英国、澳大利亚主要 采取结果控制[14]的方式,给予现代学徒制实施充分的 灵活性。
表 3 国外典型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比较
国家
德国
英国
澳大利亚
职业培训条例 学徒制框架 指导文件 框架教学计划
国家培训包 国家资格框架 国家质量培训框架
每周企业培训 每周企业培训 4 天、职 每周企业培训 4 天、
教学过程 3 天 、职 业 学 业学校学习 1 天
职业学校学习 1 天
校学习 2 天
企业参与度高 企业参与度低 教学条件 培训场所多样 培训方式灵活
企业参与度低 培训方式灵活
师资水平高 教师资质没有严格规范 职业学校需要认证
对 于“ 现 代 学 徒 制 ”的 概 念 ,关 晶 [2]、王 志 伟 [3]、赵 伟[4]、芮小兰[5]、赵志群[6]虽然没有达成一致,但都认为
* 基 金 项 目 :本 文 系 江 苏 高 校 哲 学 社 会 科 学 研 究 项 目《新 建 构 主 义 视 角 下 现 代 学 徒 制 教 学 模 式 的 探 索 与 实 践》(编 号 : 2016SJB880055)的研究成果。
一、现代学徒制简述 学徒制是一种古老的技术传承教育手段。直至 18 世纪工业革命后建立机械化生产体系,学校作为新 生产技术工人的教育机构逐渐取代了这种传统学徒 制。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学校职业教育与企业 工作实际的脱节,促使了人们对学徒制的重新认识。 目前,大多数西方发达国家都建立了或正在探索
常为每周 4 天在企业,1 天在职业学校(培训机构)。学
徒取得《学徒制框架》中规定的资格认证后,完成相应
层次的学徒制。
澳大利亚现代学徒制是一种以“国家培训包”、“国
家资格框架”和“国家质量培训框架”为基础的政府主
导学徒制体系[12]。学徒制中心是澳大利亚学徒制最基
层的服务机构,他们帮助学徒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并
核心单元数量 (个) 5 9 3 3 2
自选单元数量 (个) 0 5 7 7 7
总单元数量 (个) 5 14 10 10 9
表 2 零售服务 2 级证书核心单元内容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单元名称 执行销售点的工作流程 与顾客交流沟通 整理和清洁工作区域 在工作场所交流 操作零售技术设备 在零售环境中有效地工作 执行库存控制程序 执行工作安全规范 减少盗窃事件的警惕意识
选择“国家质量培训框架”认可的职业学校(培训机
构)。职业学校使用全国通用的“国家培训包”,主要包
括职业教育培训的依据、职业技能的认证标准、职业教
育课程开发的指导性材料。在教学与培训过程中,通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常是每周 4 天在企业,1 天在职业学校(培训机构),也
可以按更长的周期交替。学徒完成一个能力单元的学
习且通过考核,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学分,当学徒获得某
作者简介:陈和祥(1981-),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环境材料、职业教育;董海青(1977-),南京信息职业技术 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微电子技术、职业教育;赵春宝(1973-),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纳米材料,职业教育。
收稿日期:2017-01-13
14
当代职业教育/2017 年第 2 期
建立适合新时期的现代学徒制体系。德国现代学徒制 开展普遍,制度规范,企业参与度高,500 人以上的大 企业学徒制参与率高达 91%[1]。英国现代学徒制体系 呈现出“阶梯化、分层次”的明显特点,在不同层次的学 徒制以及学徒制与高等教育之间,建立起“直通车”。 澳大利亚现代学徒制培训模式灵活、激励政策优惠,政 府为企业与学徒提供“一站式”服务。近年来,国内政 府、行业、学校都在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的实践探索。 如江西新余市设立“现代学徒制”工作办公室,推动学 校与企业联合教研,搭建深度合作平台;中国物流与采 购联合会、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顶通物 流有限公司、上海现代流通学校和英国 Real 学徒培训 公司多方参与,共同完成课程设计、教材开发和质量控 制等工作;广东清远职业技术学院根据校企合作伙伴 的特点和招生生源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招生方式和培 养形式,并在学分互换与转换、岗位培训包开发、网络 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搭建等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堂、工作室、代理记账公司等方式来组织和实施教学 活动。
2.现代学徒制下的教学条件 教学条件是职业学校开展教学工作、培育高素质 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保障。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促进校企双方密切合作,有利于职业学校及时跟上产 业发展和岗位变化,更新教学内容,有利于职业学校引 入企业先进生产设备、技术人员,改善实训环境、提升 师资水平。赵文龙等[22]根据企业岗位工作资格标准和 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联合企业技术骨干,共 同构建了以“公共课程+核心专业课程+培训项目”为 主要特征的课程体系。李海英[23]以财务会计专业为例 探索了综合服务平台对现代学徒制教学过程的信息化 支撑,学校教师运用“校园网络教学平台”与在企业中 培训的学徒进行交流并开展专业知识辅导。武汉城市 职业学院[24]、大连汽车职业技术学院[25]、福建职业技术 教育中心等[26]职业学校积极争取政府财政和企业资 助,建设高度企业化的校内实训环境,并实现课程内容 与企业工作任务无缝对接。江西省新余市[27]在现代学 徒制实践探索中,挑选学校专业骨干教师、企业工程技 术骨干、学校和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师傅共同组建校 企联合教研室,实现校企深度密切合作,保证校企“双 导师”育人要求。 3.现代学徒制下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指对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业成就的各种 评价测量结果作价值判断的过程。在现代学徒制试点 项目实施过程中,职业学校广泛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 价方式,有效地发挥了促进学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锻 炼岗位技能、培养职业素质的功能。赵文龙等在广东 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专业的现代学 徒制人才培养过程中,引入由行业、企业和职业技能鉴 定中心的人员组成的第三方评价考核组对学徒岗位技 能进行达标考核。梅清等在“工作室”教学模式中采用 “行业、企业、学校、学生”多元评价教学质量的方式,其 中,行业专家根据学徒完成真实企业项目的质量给予 基准成绩,企业师傅根据客户认可度和工作完成情况 判定学徒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水平,学校教师考核学 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学生代表对学习与培 训情况、分工合作方面提出相应意见。陈星毅主张引 入企业评价和市场评价来考核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 产业经验,将学生岗位实践的成果交付市场评价,可以
考试委员会组 在工作场所内测试学徒 根据资格框架和培
教学评价 织实施和管理 能力
训包展开
考核认证
(二)国内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 近年来,在“工学结合”理论指导下,国内一些地方 和学校以不同形式进行着现代学徒制的试点工作,尤 其在教学过程、教学条件和教学评价等方面。 1.现代学徒制下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指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目标而形成的 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理论框架及其具体可操作的实 践活动 。随 [15] 着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的实践探索,呈 现出许多具体专业的教学过程组织与实施成果。叶兴 刚[16]介绍了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专业采用的“三阶段” 教学过程,其中,第一阶段为知识准备阶段;第二阶段 为企业培训阶段;第三阶段为总结分析阶段,学生返 回学校,进行研讨总结,并分享自己的培训成果。庄 梅华[17]以旅游专业为例,提出了把教学班级办到企业 中去的“边工边读”教学过程,其核心内容就是将学生 安置在旅游企业中工作,实施轮岗,学校教师进入企业 和企业师傅一起设计课程体系、一起完成教学任务、一 起开展教学评价。郑新指出[18]在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 院印刷技术专业实施了“半工半读”的教学过程中,第 一学年,学生以学校学习为主,学生在校学习公共基础 课程,并在企业的辅助岗位上进行轮岗培训;第二学 年,以企业培训为主,学生在校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并 在企业的核心技术岗位上进行轮岗培训;第三学年,以 企业培训为主,学生在校完成综合实践项目,并在企业 中担任相关技术岗位上的顶岗实习。曹永浩[19]、梅清[20]、 陈秀霞等 探 [21] 索了将企业引入到学校内,形成企业课
本期关注
其是传统学徒培训和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新型 职业教育制度。关晶[7]认为这种“新型”体现为:功能 目的从重生产性到重教育性;教育性质从狭隘到广泛; 制度规范从行会层面到国家层面;教学组织从非结构 化到结构化。
二、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 国外以乔伊斯和威尔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教学模 式是构成课程和课业、选择教材、提示教师活动的一种 范型或计划 。 [8] 如今,这一经典的教学模式的特点被 广大研究者归结为“计划性”。国内学者在借鉴“计划 性”基础上,提出了“结构性”、“过程性”和“方法性”等 论说。[9]对教学模式的观点尽管角度不同,说法各异, 但是内涵都包括理论基础、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 条件和教学评价 5 个基本要素。根据现有国内外现代 学徒制实践过程来看,所谓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是指 在“工学结合”理念的指导下,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 人才而建立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可操作的教学运行方式 及体系。 (一)国外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 德 国 现 代 学 徒 制 通 常 被 称 为“ 双 元 学 习 项 目 ” (Dual study program),是一种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 学徒制体系[10]。学徒由企业直接招募,面试录取后,在 行业协会进行学徒注册,并在相应的职业学校注册学 籍。在教学与培训过程中,企业培训遵循联邦政府颁 布的《职业培训条例》开展培训,职业学校依据各州政 府颁布的《框架教学计划》开展教学,两相交替。一般 情况下,学徒每周 3 天在企业接受培训,2 天在职业学 校学习知识。行业协会通过组织中期考试和毕业考 试来考核学徒,通过考试后,学徒可以获得相应的证 书,完成学徒制。 英国现代学徒制是一种阶梯化、层次性的学徒制 体系[11]。英国正式的学徒制分为基础学徒制、高级学 徒制和高等学徒制三个级别,分别对应国家职业资格 等级的 2 级、3 级、4 级及以上。学徒由企业或职业学校 (培训机构)对外招募,面试录取后,签订学徒培训合 同。学徒教学与培训的依据是国家统一发布的《学徒 制框架》。这个框架由英国各个行业技能委员会开发, 主要包括能力要求(职业资格)、知识要求(技术资格)、 可 迁 移 技 能(英 语/数 学/信 息 技 术)、就 业 权 力 与 责 任。企业和职业学校(培训机构)可以按照双方共同商 定的学徒培训计划交替开展理论教学与技能培训,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