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南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苏南模式的经验与启示

整体经济实力增强,城市、农村基础建设得到 了加强;农民自身经济实力增强,纷纷进城生
济依存度极高的苏州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当 作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有“世界工厂”之誉 的苏州工业园区提出了发展“世界办公室”的 目标,成立中国第一个服务外包示范基地。服
务业成为苏州经济第三次转型的另外一翼。
苏南模式由费孝通先生于1983年提出,
●区域经济
《经济师}2009年第5期
地位,以及私人作为独立产权主体的地位。
新苏南模式在过去苏南模式的基础上实
苏南模式的经验
摘要:苏南模式的创立为苏南经济的发
皇i,

●周健悦
现了新的突破,“一个目标、两手并举、三创精
一不
神、四大创新”是其主要内涵和鲜明特色。即
“追求共同富裕,发挥市场与政府的合力,弘扬 艰苦创业、勇于创新、争先创优.实现产业结
南产业结构最为明显的特点;“以市场调节为
变迁下,政府主动介入使资源在市场经济中达
到最佳配置及效益最大化;而政府从市场经济
或股份合作制,政企不分的弊端没有根本改 观。乡镇村的地方产权制度问题仍然存在。通 过设置“不可分配给个人的集体股”以及地方 政府通过集体股掌握决策权等做法,地方产
权制度以另外一种形式制度化和合法化了。 因此,第一次改制虽在原有基础上清晰了产
2.寻求“体制外”创新的合法性和变通性,
1.实施市场转移策略,开拓新兴市场。浙江省农产品出口主要集中 在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占到全省农产品出口总值的三 分之二左右。近几年来,尤其是2006年开始欧盟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推出 了一系列限制性法规,对浙江省农产品出口造成明显的抑制作用。在新 法规实施初期,浙江省农产品可能由于无法符合进口国的技术要求而难 以出口,或者被直接禁止出口。如2002年欧盟兽医委员会宣布暂时全面 禁止从中国进口动物源性食品,导致浙江水产品出口总值当年同比下降 94.48%,冻鸡、鲜冻兔肉、生皮、生毛皮四个畜产品出口数量为零。因此 从短期看,如果产品被禁止进口或者为了突破所设壁垒增加大量成本导 致无利可图时,加大开辟新市场力度是比较明智的选择。从2003年起, 浙江省农产品已逐渐加大了对非洲、拉美、东欧、中东等新兴市场的开 发。这些市场具有关税低、技术标准低、市场准入门槛低等特点,相比较 而言,浙江省农产品在这些地区具有较明显的竞争优势。而且由于与这 些地区的产品差异性较大,原先所占市场份额较小,浙江省农产品在这 些地区的开发潜力很大,蕴含着大量的商机。市场多元化一方面可以规 避欧美等国设嚣繁杂的技术贸易壁垒的影响,在短期内避免受到新出台 法规的巨大冲击;另一方面由于减少了对传统农产品出口市场的依赖, 可以减少欧美等发达国家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关注,避免因贸易保护为
的“直接参与者”逐步转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 务的提供者”,把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
府这只“看得见的手”握紧,形成强有力的力量
主”则揭示了苏南经济运行方面的特征;“最 终实现共同富裕”是“苏南模式”分配机制的特
征以及长远的奋斗目标。
并发挥整体的作用,既体现了市场经济发展的 必然趋势,也体现了政府服务功能和公共管理 功能的重要作用。可见,地方政府不仅要维护 市场,更要参与市场的“培育”。
劳动力资源得到了较其他地区更充分的利用。 此外.苏、锡、常地区借地理优势成为周边城市
展模式的分析,取得一些具有实践意义的经验
教训。
关键词:苏南模式特点经验启示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9)()5—260—02 一、苏南模式的概念
智力及技术技能资源的强辐射区。,因而.苏南
训。 二、苏南模式的发展历程与特点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苏南模式的经验教训与启示
1.地方政府职能适时转变,建立科学合理
的政绩考核标准来明确政府职能。苏南模式 创立至今,地方政府的角色从直接参与市场经 济的乡镇企业模式向行使公共管理职能的“服
务型政府”方向转变。分权式改革后,地方政 府的加入适应了企业节约外部交易费用的内
其特点为:乡镇集体经济占主导,县乡领导是
活,苏南三市全面撤县建市,苏南的城市化水 平在这一时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 幅度并不是很大;资本进一步集中于乡镇企业 的代表——乡镇政府以及部分企业负责人,资
本积累得到了加速。虽然地方政府主导的模
企业实际决策人,提倡共同富裕。这一体制的 创立为苏南经济的发展和兴旺起了极大的推
动作用,成为与“珠三角模式”、“温州模式”齐
苏州市提出“三个结合”,即建设“世界工厂”与 建设“世界办公室”相结合,高质量“引进来”与 更大步伐“走出去”相结合,发展工业经济与发
展服务经济相结合。 而无锡也加快了转型.实现先进制造业、
名的三大经济发展模式之一。、
通常意义上的苏南模式,是以苏州、无锡、
前所未有的提升,外向型经济得到了迅猛发 展,尤其这个时期的苏州,经济外向性更是明
显。 1998年,苏南乡镇企业经历了第一次改 制.将乡镇企业改成集体控股的企业股份制
在需求,但其优点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逐步成
了缺陷,苏南模式被迫进行以产权改革为核心 的二次制度变迁。在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制度
对于苏南模式的理解最为各方面接受的 表述为“三为主一共同”,其简要地揭示了苏 南模式的内涵特征,即“以集体经济为主”是苏 南经济的所有制特征;“以乡镇工业为主”是苏
(2000年以后)以私营、外资共同发力、苏锡常 全面合作为特点。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等影响, 依靠外资为核心发展经济的苏南模式受到了 威胁,自2000年起,“苏南模式”成功地实现了 政企分开的二次转型.打破地方政府的地方产 权制度,确立生产者和消费者在市场中的自主
主的政绩考核是导致地方政府介入并主导发 展的根本动力。地方政府积极投入到GDP最 大化的过程中,即使在国内储蓄节节上升,银 行存贷差不断扩大,及贸易保持长期顺差的情
高端服务业发展的“双轮驱动”,实行“三大转 变”,即由“投资拉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 “资源依赖”向“科技依托”转变,加快“无锡制
造”向“无锡创造”跃升,大力培育软件业、服务
二是苏南模式成熟期,以苏州为首接受上
海、国外产业转移。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
后.以深圳等地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和上海 浦东先后开始迅猛发展。凭借全面、深度的开 放环境及地缘优势,苏州获得了新的发展契 机。新加坡工业园的落成,成为这个阶段最具 代表性的转折点事件。随着苏州新加坡工业
构、产业发展、社会结构、社会格局创新。”苏
南经济发展持续走在全国前列,2005年苏南 有7个县(市)进入全国百强县的前1()名;在 2000年)的特点为政府主导下的乡镇或集体
全国第一批6个生态市中,苏南就占有4个,
分别是昆山、江阴、常熟、张家港;“和谐苏南” 和“平安苏南”建设不断推进。
展和兴旺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但在发展过程 中也遇到了资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等突出问 题。进入新世纪,面临经济结构调整及增长方 式的转变,江苏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摸索出了
苏南模式深受FDI导向影响也与原有的 体制息息相关。过去,切身利益及以GDP为
权,但集体控股又造成了新的政企合一。
2.新苏南模式阶段。新苏南模式阶段
“苏南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农民依靠自己
的力量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的所有制结构 以集体经济为主,乡镇政府主导乡镇企业的发 展。 根据“苏南模式”在各时期的核心发展力
二、浙江省农产品出口跨越技术贸易壁垒的途径分析
自我国加人WTO以来,农产品出口环境日益透明化,关税对进口 的限制作用有所弱化,这较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产品出口环境的改善,但 是与此同时一些发达国家近年来纷纷制定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难以达 到的质量、安全标准,使我国农产品出口频频受到此类技术贸易壁垒的 制约,从而导致众多农产品出口商及农户面临更高的生产和运营成本, 甚至失去已经建立的国外市场,这极大的抑制了我国农产品的出口贸易 的发展。在国外市场对农产品进口日益高筑的技术贸易壁垒的环境下, 作为农产品出口大省之一的浙江省也深受其害。 一、浙江省农产品出口受国外技术贸易壁垒的影响介绍 浙江省的农产品出口多年来在各省中一直名列前茅,从1999年开 始连续七次位居全国第三。出口的农产品有冻水产、木制品、罐头食品、 蔬菜、茶叶和羽绒、羽毛等,特别是柑橘水果罐头、茶叶等产品的出口额 在2006年位列全国首位。根据国家海关统计数据,2006年浙江省农产 品出口额为26-86亿美元,占全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8.66%。但是目前 浙江省农产品出口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外技术贸易壁垒的限制。 如日本从2006年5月29日开始启动《肯定列表制度》,由于受检项 目大幅度增加,农残检测技术标准更加严格,浙江省农产品出口的检测 成本大大增加,相应地对浙江省蔬菜、水产品、畜禽、茶叶等优势农产品 向日本的出口产生负面影响。又如欧盟对农产品,进口设置了严格的技 术标准、卫生检验检疫标准和认证等标准,而且这些标准根据需要不断 迸行更新,这迸一步加大了浙江省农产品向欧盟国家出口的难度。美国 食品药品管理局规定于2003年12月12日正式实施“食品企业注册”和 “进口食品提前通报”两项法规,两项法规要求各国企业在向美国出口食 品前必须提前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登记注册,凡未进行注册的企业, 将被禁止向美国出口或销售其食品产品。这一规定实施后,影响到我国 13000多家企业的对美出口产品,浙江省的农产品出口企业同样也在其 况下仍全力争取外资,这种体制局限直接导致 了苏南模式的衰落。因此,地方政府可以考虑 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标准,平衡GDP与客观 市场发展需求中政府角色的转变,形成良好的 激励效应,政府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更好地 发挥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职能。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5—261—02
中。除以上国家和地区对农产品设置了严格的技术贸易壁垒以外,俄罗 斯、加拿大、墨西哥等其他国家也均设立了各种名目的技术限制,对浙江
省农产品出口产生不利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