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案例分析
易收集。对雨水进行综合收集。收集的雨水经净化处
理后用于绿化浇灌。
雨水净化
景观水池
当前国内外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
❖ 节水技术
中水利用,雨水收集:屋顶雨水收集
世博轴 大漏斗状的世博轴以其独特的体型暗示了其对环境的态度,无 论是阳光、空气、还是雨水。在雨水资源丰富的上海重分实现 了雨水的回收再利用。体现了节能、降耗、绿色和生态的理念。 下雨的时候,张开的漏斗口可以接纳更多的雨水,然后这些收 集来的天然雨水流入地下二层的积水沟,最终汇集到一个 7000 立方米的蓄水池,成为中水系统里水的主要来源。这些雨水经 过沉淀、加工处理后就可实现水的再利用。这些水将满足世博 轴两侧下沉式庭院的植被灌溉,并可用作冲厕和清洗道路。据 计算,通过漏斗口对雨水的的收集,世博轴的生活用水量将减 半,省去了整整5万立方米的自来水。
双层呼吸式玻璃幕墙应用
当前国内外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
上海中心大厦是世界上唯一使用双层呼吸式玻璃幕墙结构的超高层建筑。
双层呼吸式玻璃幕墙应用
当前国内外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
❖ 节能技术 可再生能源利用: 地源热泵、太阳能光电、太阳能集热 上海生态建筑示范楼
地源热泵是一种利用浅层地热资源(也称地 能,包括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等)的可供 热、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设备。通过输入少 量的高品位能源(如电能),实现低温位热 能向高温位转移。通常地源热泵消耗1kW 的能量,用户可以得到4kW以上的热量或 冷量。
国内绿色建筑示范工程 --深圳建科大楼
❖ 围护结构设计
屋顶:采用30mm厚XPS板(吸湿性小的渗水材料)倒置式隔热构
造,
同时部分采用种植屋面;
墙体:5层及5层以下外墙采用挤塑水泥墙板,7层及以上外墙采用
LBG金属饰面+保温板+加气混凝土砌块;
窗户:外窗外玻璃部分采用传热系数K≤2.6,遮阳系数SC≤0.40的
钢化中空Low-E玻璃铝合金窗;窗墙比这个小小的细节竟然是实现
外围护结构一半的节能的重要因素,它的经由计算来的。不同的楼
层、不同的功能、不同的朝向所设计的窗墙比都不同。一至五层主
要是实验室、会议室等,主要采用条形窗,东南北面立面窗前比为
30%。七至十二层为办公室,采用带型玻璃幕墙,窗前比为70%。
精心的窗前比设计,既满足了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又实现了自然
地源热泵应用
当前国内外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
❖ 节能技术
可再生能源利用: 地源热泵、太阳能光电、太阳能集热 绿地准甲办公楼采用双U型管垂直地埋管式换热统。
即打346个深约为 100米的地埋管孔 ,直径为140mm, 占地面积约为 10000 ㎡,U型管 材为PE管,型号为 PE80。
经计算,实际建筑物的全年采暖和空 气调节能耗比基准建筑物节能65.3% 。
国内绿色建筑示范工程 --深圳建科大楼
❖ 与绿化景观结合的水资源利用技术 设置中水、雨水、人工湿地与环艺集成系统。将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 理后的上清液经生态人工湿地处理后的达标中水供应卫生间冲厕,楼 层绿化浇洒用水;将屋顶及场地雨水经滤水层过滤后的雨收集水,经 生态人工湿地处理后达标水供应一层室外绿化浇洒;旱季雨水不足时 ,由中水系统提供道路冲洗及景观水池补水用水,以减少市政用水量 。中水回用和雨水收集利用,使非传统水利用率达49%,远高于《绿 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中非传统水利用率的最高标准40%, 年节约用水量约5583吨。
根据 EQUEST能 耗软件对其 进行能耗分 析结果
地源热泵应用
当前国内外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
❖ 节水技术
中水利用,雨水收集:屋顶雨水收集
绿地准甲办公楼 屋顶面积达1326㎡,年可利用雨水总量617.65m3,
将操作及设备间放在屋顶,占地30㎡,搭建3m高的工
作间,放置5 m3储水罐于19层,承接雨水,由潜水泵
泵至屋顶原水罐。则19层需占地5㎡,用于雨水收集罐
。
雨水收集量为3 m3/d,优质杂排水回收利
雨水收集
34.425m3/d,建筑总用水量为155.1 m3/d。本项目
的屋非顶传雨统水水在源三利种用雨率水为中:水(质相3+对3较4.好42,5)主/要15含5.一1=些2固4.1 %体。颗粒(降尘造成)。且屋顶雨水汇水面较集中,较
采光和自然通风的需求。
展示及实验空间深凹窗设计
办公空间连续条形窗设计
国内绿色建筑示范工程 --深圳建科大楼
遮阳:针对夏季太阳强烈的特点,在大楼的西立面和部分南立面设置了 透光比为20%的光电幕墙,既可发电又可作为遮阳设施减少西晒辐射得 热,同时设计有遮阳反光板等外遮阳措施根据建筑形态、功能需求等选择不 同的建筑遮阳形式,如自遮阳、遮阳反光板、竖向遮阳构件、内遮阳、 活动推拉百叶遮阳。
❖ 节能设计
国内绿色建筑示范工程 --东莞玉兰大剧院
国内绿色建筑示范工程 --东莞玉兰大剧院
❖ 建筑材料
聚丙烯纤维混凝土试块
保温隔音棉
轻质墙板
国内绿色建筑示范工程
深圳建科大楼 位于深圳市福田区,是首批获得国家绿色建筑设计评价标识三
星级的项目,也是首个通过验收的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工程项目。从设计、 建造到运营均采用本土、低耗的绿色建筑技术,包括节能技术、节水技术、节 材技术、室内空气品质控制技术和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技术等。实际运行节 能率64%,非传统水源利用率49%,年节约运行费用约122万元。
谢谢观赏!
2020/11/5
17
人工湿地 (左:处理中水,右:处理雨水)
2.当前国内外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
❖ 绿色建筑技术体系
当前国内外先进的绿色建筑技术
❖ 节能技术 围护结构节能:呼吸幕墙、屋顶绿化 绿地准甲办公楼 地上建筑面积约为2.5万㎡,两层地下室。
内外幕墙设有可控制的进风口、排风口、遮 阳板和百叶等,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下 部的进风口,上部的排风口,可控制空气在 其间流动状态。 由于换气层中空气的流通或循环的作用,内 层幕墙的温度接近室内温度,因而呼吸式幕 墙比传统的幕墙采暖时节约能源42%-52% ,制冷时节约能源38%-60%,综合传热系 数为1.17W/m2.k 。
❖ 可再生能源利用 每层残疾人卫生间兼淋浴房采用半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食堂、专 家公寓冲凉房采用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大楼屋顶花架安装单晶硅 光伏电池板,西立面和南立面采用光伏幕墙系统。同时与光伏遮阳棚 结合的多晶硅光伏组件,将光伏板和遮阳构件结合最大限度的利用太 阳能,同时起到遮阳的作用。生活热水基本利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利 用率>50%;光伏发电量约为建筑用电总量的5%~7%。
绿色建筑节能技术案例分析
1.国内绿色建筑示范工程
东莞玉兰大剧院 位于广东省东莞市文化中心区域,是广东省规
模最大、功能最全和声学要求最高的特大型剧院,形成了在大型 剧院工程中体现绿色建筑思想的成套技术和措施。
❖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总体评价为:
国内绿色建筑示范工程 --东莞玉兰大剧院
❖ 绿色景观设计 绿化区域环绕建筑,减弱环境噪声对大剧院的影响 ❖ 环境保护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