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全疏散设施PPT课件

安全疏散设施PPT课件


FIRE
❖ 楼梯可分为直跑楼梯、双跑楼梯、螺旋楼梯、剪刀楼梯等 多种形式。
❖ 楼梯间可分为敞开楼梯、敞开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 楼梯间和室外楼梯。
10
(一)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FIRE
❖ 楼梯间应靠外墙,并应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当不能 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规定设置。
❖ 楼梯间应靠近标准层或防火分区的两端布置,以满足人员 双向疏散要求,并尽量避免形成袋形走道。
❖ 安全疏散设施主要包括安全出口、疏散楼梯和楼梯间、疏 散走道、消防电梯、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消防广播 及辅助救生设施、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超高层建筑中设置 的避难层(间)和屋顶直升机停机坪、大型地下建筑中设 置的避难走道等。
4
一、安全出口的数量和宽度
FIRE
❖ 安全出口是指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的出 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是建筑中最常见的疏 散设施。平时必须开启,只在紧急情况下使用的安全出口, 又称紧急出口。
12
(二)敞开楼梯和敞开楼梯间
FIRE
❖ 房间门至最近的楼梯间的距离应满足安全疏散距离的要求。
❖ 楼梯间在底层处应设直接对外的出口。当建筑物不超过4 层时,可将对外出口设置在离楼梯间不超过15m处。
❖ 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两段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0mm。
13
(三)封闭楼梯间
FIRE
❖ 封闭楼梯间是指用建筑构配件分隔,能防止烟和热气进入 的楼梯间。
5
一、安全出口的数量和宽度
FIRE
❖ 在建筑物内任一房间或部位,一般都应有两个疏散方向可 供疏散,尽可能不设计袋形走道。疏散路线一般宜短、直, 不宜长、曲,并能使人员在紧急疏散过程中步步趋向安全, 避免出现滞留现象。
❖ 疏散宽度的设计方法:一是对安全出口的最小净宽作出明 确限定;二是为了便于在实际工作中运用,预先按设定的 安全疏散时间、人流通行能力等已知因素设计出一套“百 人宽度指标”,运用时按使用人数乘上百人宽度指标进行 计算确定出疏散总宽度,再进行每个安全出口宽度的分配 计算。
消防管理
Take Charge of Fire Service
1
安全疏散设施
FIRE
❖ 1994年12月8日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火灾,320名中小学生 被烧死,130人受伤。
2
安全疏散设施
FIRE
❖ 1994年11月27日阜新市艺苑歌舞厅火灾,造成233人死亡、 20余人受伤。
3
安全疏散设施
FIRE
❖ 高层民用建筑室外楼梯最小净宽不应小于0.9m,其楼梯宽 度可计入疏散楼梯总宽度内。
7
二、安全出口的布置
FIRE
❖ 安全出口的布置要求 ❖ 建筑物内的安全出口一般不应少于2个,并应分散布置,以满足人员
双向疏散要求,两个安全出口间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疏散楼梯有条件的应通至屋顶。 ❖ 作为安全出口的门应朝疏散方向开启;供人员疏散用的门不应采用悬 吊门、卷帘门和推拉门(仓库除外),严禁采用旋转门;观众厅的疏 散门(即太平门)宜采用推闩式外开门;仓库的疏散用门应为向疏散 方向开启的平开门,首层靠墙的外侧可设推拉门或卷帘门,但甲、乙 类仓库不应采用推拉门或卷帘门。 ❖ 剧院、电影院、礼堂、体育馆等人员密集场所中观众厅的入场门、太 平门不应设置门槛,门外1.40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有等场需要的 入场门不应作为观众厅的疏散门。 ❖ 自动启闭的门应有手动开启装置。 ❖ 当门开启后,门扇不应影响疏散走道和平台的宽度。 ❖ 人员密集场所平时需要控制人员随意出入的疏散用门,或设有门禁系 统的居住建筑外门,应保证火灾时不需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能从内 部打开,并应在显著位置设置标识和使用提示。
8
二、安全出口的布置
FIRE
❖ 安全出口布置的距离要求
❖ 房间内最远点至该房间门的距离不应大于15m;
❖ 房间门至最近安全出口或至相邻防火分区之间防火墙上防 火门的最大距离:医院应为24m,旅馆应为30m,其它工程 应为40m。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其最大距离 应为上述相应距离的一半。
9
三、疏散楼梯和楼梯间
14
(三)封闭楼梯间
FIRE
❖ 顶棚、墙面、地面均应采用不燃装修材料。
❖ 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 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其它走道 和房间隔开。
❖ 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应按防烟楼梯间的要求设 置。
15
口处设有防烟前室,或设有专 供排烟用的阳台、凹廊等,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为 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
16
(四)防烟楼梯间
FIRE
❖ 在楼梯间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或与消防电梯间合用前室、 开敞式阳台或凹廊等。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 于6.0㎡,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 ;合用前室的使用面 积: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以及高层仓库不应小于10.0㎡ , 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0㎡ 。
❖ 采用自然排烟的防烟楼梯间,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的 自然排烟口的有效面积不应小于2.0㎡ ,合用前室不应小 于3.0㎡ ;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5层内可开启排烟窗 的总面积不应小于2.0㎡ 。
6
一、安全出口的数量和宽度
FIRE
❖ 单、多层民用建筑安全出口、房间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 于0.9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m;不 超过6层的单元式住宅,当疏散楼梯的一边设置栏杆时, 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m。
❖ 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 净宽度不应小于1.4m,且紧靠门口内外各1.4m范围内不应 设置踏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室外疏散小巷的净宽度 不应小于3m,并应直接通向宽敞地带。
❖ 疏散楼梯和阶梯不应采用螺旋楼梯和扇形踏步,但踏步上 下两级所形成的平面角不超过10°,且每级离扶手250mm处 的踏涉宽度超过220mm时,可不受此限。
11
(二)敞开楼梯和敞开楼梯间
FIRE
❖ 敞开楼梯是指建筑物内四周或三面没有墙体等围护构件, 一般设在开敞空间,不具备防火隔烟功能的楼梯。
❖ 敞开楼梯间是指建筑内一面敞开、三面由耐火墙体等围护 构件构成的无封闭防烟功能,且与其他使用空间相通的楼 梯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