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养生十三法,又名耳聪明法发常梳将手掌互搓36下令掌心发热,然后由前额开始扫上去,经后脑扫回颈部。
早晚做10次。
经常做这动作,可以明目袪风、防止头痛、耳鸣、白发和脱发。
目常运(a) 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左、上、右、下四方;再合眼,然后用力睁开眼,眼珠打圈,望向右、上、左、下四方。
重复3次。
(b) 搓手36下,将发热的掌心敷上眼部。
这动作可以强化眼睛,纠正近视和懒视。
齿常叩口微微合上,上下排牙齿互叩,无需太用力,但牙齿互叩时须发出声响。
轻轻松松慢慢做36下。
这动作可以通上下颚经络,帮助保持头脑清醒,加强肠胃吸收、防止蛀牙和牙骹骨退化。
漱玉津。
玉津即津液、口水(a) 口微微合上,将舌头伸出牙齿外,由上面开始,向左慢慢转动,一共转12圈,然后将口水吞下去。
之后再由上面开始,反方向再做一下。
(b) 口微微合下,这次舌头不在牙齿外边,而在口腔里,围绕上下颚转动。
左转12圈后吞口水,然后再反方向做一次。
吞口水时,尽量想象将口水带到下丹田。
经常做这动作,可以强健肠胃,延年益寿。
耳常鼓(a) 手掌掩双耳,用力向内压,然后放手,应该有卜一声。
重复做10下。
(b) 双掌掩耳,将耳朵反折,双手食指 住中指,以食指用力弹后脑风池穴10下,卜卜有声。
这动作每天临睡前后做,可以增强记忆和听觉。
面常洗(a) 搓手36下,暖手后以后上下扫面。
(b) 暖手后双手同时向外圈。
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脸色红润有光泽,同时不会有皱纹。
头常摇双手*腰,闭目,垂下头,缓缓向右扭动,直至恢复原位为一次,共做6次。
反方面重复。
这动作经常做可以令头脑灵活,防止颈椎增生。
不过,注意要慢慢做,否则会头晕。
腰常摆身体和双手有韵律地摆动。
当身体扭向左时,右手在前,左手在后,在前的右手轻轻拍打小腹,在后的左手轻轻拍打「命门」穴位。
反方向重复。
最少做50下,做够100下更好。
这动作可以强化肠胃、固肾气、防止消化不良,胃痛、腰痛。
腹常揉搓手36下,手暖后两手交*,围绕肚脐顺时针方向揉。
当自己的身体是一个时钟。
揉的范围由小到大,做36下。
这动作可以帮助消化、吸收、消除腹部鼓胀。
摄谷道,即提肛吸气时提肛,即将肛门的肌肉收紧。
闭气,维持数秒,直至不能忍受,然后呼气放松。
相传这动作是十全老人乾隆最得意的养生功法。
膝常扭双脚并排,膝部紧贴,人微微下蹲,双手按膝,向左右扭动,各做20下。
这动作可以强化膝头关节,所谓「人老腿先老、肾亏膝先软」。
要延年益寿,要由双脚做起。
常散步挺直胸膛,轻松地散步。
最好心无杂念,尽情欣赏沿途景色。
民间有个说法,「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
虽然有点夸张,不过,散步确实是有益的运动。
脚常搓(a) 右手擦左脚,左手擦右脚。
由脚跟向上至脚趾,再向下擦回脚跟为一下。
共做36下。
(b) 两手大拇指轮流擦脚心涌泉穴,共做100下。
常做这动作,脚底集中了全身器官的反射区。
经常搓脚可以强化各器官,对身体有益。
一发宜常梳是玄古仙宗养生十二宜的第一条,这里的梳头和美发厅的那种吹风机吹着热风,用梳齿细密的梳子梳头是不一样的。
那样的方法不仅对健康没什么好处,还会伤害头发和头皮。
健康的梳头方法是用梳齿稀疏,齿头圆滑的木梳(或者牛角,象牙梳,但是最好不要用塑料梳),沿着头皮,从前额向后脑,把全部头皮部分都梳到,力度以用力但是不疼痛为限。
人的头皮上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大大小小的穴道,经络,但是由于头发的遮盖,汗液往往得不到发散,久而久之就会影响血液循环和经络的通行。
勤梳头可以起到改善血液循环,疏通经络,发散汗液的作用。
对健康非常有益处。
这里就要提一下洗头。
传统的中医对于洗头是很谨慎的,认为湿头发容易造成各种疾病,所以古人讲究头发要勤梳少洗。
这是有道理的,因为湿头发当中的水分蒸发的过程中,会带走头部的热量,容易造成感冒发烧头痛的各种症状,在中医上叫寒气入侵。
如果是老人或者孕妇,后果可能更为严重。
但是假如不洗头,当然很不卫生。
所以很多医生建议在洗头后及时把头发吹干,可以防止感冒以及其他的疾病。
只是吹头发的时候需要注意一点,不能够完全用热风吹,因为过热的空气对头皮和头发都有伤害。
所以我建议大家先用热风把大部分水分吹干,然后再用常温的空气吹到完全干。
孕妇和老人洗头的时候,从头到尾室温都要在比常温高一些,很温暖的程度,最后也不要吹头发,而是在很高的室温下让头发慢慢变干,可以用手来拨动让头发干掉。
二目宜常运是保养眼睛的方法。
运目,是指活动眼球。
现在的人生活水平高于几十年前,吃的东西变得更加精细,不像以前吃粗糙的食物那样需要大量的咀嚼,所以咀嚼肌缺乏了锻炼,这也使得整个面部肌肉缺少锻炼。
面部肌肉的松弛,不仅影响形象,而且会造成眼睫肌松弛,视力就容易受到影响。
面部肌肉的松弛,可以通过锻炼咀嚼肌,比如吃耐嚼的东西(不是铁蚕豆那样非常硬的,像老玉米,牛蹄筋,生萝卜那样的就很好了)来锻炼。
而眼部周围的肌肉,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活动眼球来锻炼。
活动的时候可以左转右转上看下看让眼球来回动,也可以顺时针逆时针绕圈。
开始的时候会很累,活动上不到一分钟就累了,就需要闭目养神,让眼睛周围的肌肉得到滋养。
也可以用毛巾热敷(毛巾和水一定要干净),按摩穴道(眼保健操就可以)来加强血液循环。
久而久之,眼睛周围的肌肉结实了,就可以活动很长时间。
这种活动会让眼睛疲劳,所以必须要有充足的睡眠来让眼睛得到休息。
最后补充一点,对眼睛来说,最好的眼药水就是眼泪,开个玩笑说,没事哭一哭对眼睛是很好的滋养。
看看什么感人的爱情剧什么也可以保养眼睛(立刻被眼科医生一脚踢出去了)。
三耳宜常搓指的是常常用手指搓耳朵,用手指对耳朵进行温暖和按摩。
养生的一大内容就是自我按摩,一般来说古人注重在穴道经络集中的地方自我按摩,效果比较明显。
穴道集中的部位有头部,耳朵,足底,后背,腹部等。
其中,我认为耳朵是最需要多按摩的。
耳朵虽然有很多穴位,但是由于其血流量少,上面又不分布肌肉和脂肪,温度通常低于体温,尤其是在冬天,很多人的耳朵常常冻得通红。
这些很不利于耳朵的血液循环和经络的疏通。
按摩耳朵的时候,要将耳朵的内外两面都按到,捏,搓并用,让耳朵感受到手指的温度和力度,最后以发红发热为好。
中医上有耳针的治疗方法,对假性近视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其实按摩耳朵也有助于视力的保护。
四津宜常咽这里首先要讲一个基本概念,津指的是干净的口水,和痰要区别开来。
痰是身体排出的废物,是要吐出去的。
津在中医里是十分宝贵的,是人体的重要体液。
在西医里,口水的作用一样很重要,可以清洁口腔和牙齿,帮助消化食物,润滑消化道等等。
而在道家气功里,津被看作练精化气的必须材料。
这里讲一个咽津养生的小方法。
吃饱喝足之后(这一点很重要,津液是消化液,肚子空着越运越饿,不喝水的话口感不容易分泌津液),静坐,舌顶上腭,闭口不言,几分钟后,口中会积攒半口左右的津液,然后漱漱口,分两三次咽下。
对于口腔的清洁,整个消化系统都很有好处。
口臭,胃酸过多的人,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来改善身体状况。
这里同时也要提到,咬了之后吐壳吐渣的东西,例如瓜子,甘蔗,都会带走津液,所以手剥瓜子,用榨汁机榨甘蔗汁,都要比直接吃对身体好。
另外,中医给出了一些止渴生津的药物,例如梅子等,这些药物确实可以刺激口腔分泌津液,但是容易造成人的错觉,让人感觉不到渴,所以吃这些东西也不能忘了多喝水。
五肩宜常耸可以锻炼到颈部肌肉,颈部有大动脉和神经丛经过,经常锻炼颈部肌肉可以锻炼肌肉和血管,预防各种颈椎病。
现代人经常长时间坐在电脑或者书桌前,所以颈椎病发病率高,而且在年轻人当中也不少见。
耸肩的时候,不要简单的上下耸,一个比较好的方法是由内向外用肩头画圈,这样可以锻炼到更多的肌肉。
但是头部要放正,不要跟着肩膀一起动,不然容易扭伤颈椎。
六臂宜常抻是指应该经常把手臂伸直,做上举,扩胸等运动,可以活动肩关节,和肘关节。
现在的很多白领都缺乏运动,而且由于工作原因,经常会对这电脑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坐着,这就使得颈椎,肩关节都得不到足够的活动,容易生病。
坚持在工作过程中,忙里偷闲的耸肩,抻臂,对健康很有好处。
这里教给大家一个简单的抻臂的方法,正坐,腰、背伸直,目视前方,将双手上举,手心向上,五指伸开,同时深吸一口气,一直到完全吸足,憋气数秒后,感到身上有丝丝热气产生,把手放下,同时缓缓吐气,如此反复做5-8次,对于肩部和上肢都是很好的锻炼。
七腹宜常摩是一种自我按摩。
腹部有很多穴道和经络,同时也是很多脏器的所在地,经常按摩这个部位能够很好的加强肠胃功能,起到帮助消化,排毒减脂的效果。
在很多武术和内功当中,也常常把按摩腹部当作是基本功,例如道家的小周天功,少林寺的铁牛功等。
按摩腹部的时候,要用整个手掌去按摩。
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平躺,全身放松,一只手放在胸口,一只手绕着肚脐画圆,力度以腹部感到手的压力和温度就可以了。
这种方法可以改善肠胃功能,加速排便。
比起用药物刺激排便,这种方法更有益于身体。
八腰宜常捂是养生的一个重要环节,但是往往被人疏忽。
捂腰指的是捂后腰,也就是肾脏的部位。
人的身体中,肾脏是最需要保养的部位,因为肾脏的供血不足引起的疾病是最多的。
肾虚,肾脏有疾病的人,往往后腰是凉的,这就是肾脏供血不足的表现。
经常用手掌温暖肾脏,可以加强肾脏的血液循环,提高肾脏功能,最终帮助克服肾脏疾病。
对于肾脏健康的人,这种方法也可以加强肾脏功能起到排毒养颜的作用。
捂后腰的方法很简单,就是用手掌去温暖肾脏部位,不过最好的方法是这样的:坐姿,上身正直,挺胸,双手向后捂住后腰部,双手手指尖相对。
然后闭目,深呼吸,感觉手掌的温度,常常这样做可以强肾固精,而女性可以滋阴固本,对男女都有好处。
九肛宜常收是指收缩肛门,锻炼括约肌。
括约肌是人体的一块很重要的肌肉,括约肌的供血不仅影响到肛门周围血液,还同时影响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的健康。
括约肌的老化,可以引起便秘,尿失禁,前列腺炎等一系列疾病。
可是由于括约肌处于一个隐秘的地方,所以得不到重视,很多人忽视了锻炼这部分肌肉。
锻炼括约肌很简单,随时随地都可以做,可以一下一下收缩锻炼,也可以连续收缩数秒数十秒。
对于中年以上的男性,经常收缩肛门可以起到怯病强身,保持青春的作用。
十腿宜常曲指的是经常做蹲起的运动。
很多医生反对中年以上的男子做蹲起的运动,甚至反对打太极拳的时候蹲的过低,这是不对的。
腿部肌肉占到了全身60%的重量,需要经常锻炼。
有数据显示,不锻炼腿部肌肉的人,70岁的时候,腿部肌肉会减少到40岁时的一半,也就是说相当于背了一个人。
经常做蹲起的人,腿部肌肉到了70岁都基本上不怎么减退。
可见锻炼腿部肌肉的重要性。
锻炼腿部的时候,应该将蹲起的幅度加大,但是不宜加快频率,不然容易拉伤,并且损伤膝关节。
对于想要减肥的女性,不用担心蹲起会增长肌肉,假如用很缓慢的速度蹲起,可以加强腿部力量,还可以减少腿部脂肪,让腿型变得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