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制度ppt课件
入为1000元的人则可能要消费900元,其平
均消费倾向为90%。
若按消费支出数额征收20%的税,那么
月收入为2000元的人需缴税240元,占其收
入之比为12%;月收入为1000元的人需缴税
180元,占其收入之比为20%。
.
15
第三,以财产为依据
有可能抑制储蓄和投资。
假定甲、乙两人的月收入都是2000元,甲
少。
第一,以收入为依据
以单个人的收入为标准还是以家庭平均
收入为标准?
以毛收入为标准还是以净收入为标准?
以货币收入为标准还是以经济收入为标
准?比如,附加福利是否属于收入?
.
14
第二,以消费支出为依据
消费与收入之间并不一定成比例,因为
人们的消费倾向未必相同。
一个月收入为2000元的人可能会消费
1200元,其平均消费倾向为60%;一个月收
税收制度
一、为什么发达国家以所得税为主体税,
发展中国家却以流转税为主体税?
1、主体税种
税制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税种。
流转税:以商品流转额和非商品流转额为
课税对象征收的税。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
税、关税等。
.
1
所得税:以各种所得为课税对象征收的税。
如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
2、流转税与所得税各有利弊
(1)流转税
要素具备完全的流动性。
第三,经济主体的行为只受价格的影响,
不受其他任何因素的左右。
第四,公共支出难以积极影响相对价格,
它无法矫正税收对于相对价格的扭曲效应。
第五,收入和财产的初次分配由市场体系
所决定,且被认为是公平的,毋需通过税收协
调。
.
18
2、最适税收
最适课税(Optimal Tax Theory):在保
税源普遍,征收成本低,可矫正外部性,
引导生产与消费;
但可能存在重复课税。
.
2
税收累积(Tax Cascade):如果对生产—流通链条中 每个阶段的销售都征税,对已经纳税的投入品没有任何税 收抵免,就会产生税收累积。
销售额 购进额 增值 纳税额(t=10%) 额
生产者 100 0
100 10
制造商 210 100
每百元税款的征 0.58美元 税成本
4.7元人民币
.
10
三、税收制度设计中,体现公平原则存
在什么困难?
1、税收公平原则的标杆
(1)受益程度
根据居民从公共产品中获得的收益分摊
税收。
(2)纳税能力
主观标准:根据牺牲的程度。
牺牲:纳税人税前获得的效用与税后获
得的效用之差。
.
11
.
12
绝对牺牲均等:
100 21=10+10+1*
批发商 331 231 100 33.1=10+20+3.1
零售商 464.1 364.1 100 46.41=10+30+6.41
.
3
(2)所得税
税负公平合理,按照希克斯的说法,福利
水平也更高;
但征收成本太高。因为从销售收入到应税
所得是很复杂的过程。
3、两类国家的税收环境不同
证一定税收收入规模的前提下,使课税行为导
致的经济扭曲程度最小。实际上是次优税收
(Second-Best Taxation)。
最先由加拿大经济学家李普斯(Lipsey)
和美国经济学家兰卡斯特(Lancaster)提出,
70年代初以来,英国学者阿特金森
(Atkinson)、米尔利斯(Mirrles)、斯特
每个人的总效用中因征税而造成的损失
应该相等。CBDE=C′B′D′E′。
比例牺牲均等:
每个人因税收造成的效用损失与其税前
的总效用成同一比例。
PBDK/OBDM=P′B′D′K′/O′B′D′M′。
边际牺牲均等:
每个人因税收而造成的最后一个单位货
币收入的效用应当相等。FG=F′G′。
.
13
客观标准:根据收入、消费或财产的多
消费2000元,而乙消费1000元,储蓄1000元,
从而形成1000元的财产。若以财产为依据,就
会使甲免税而乙纳税,从而助长消费,从长远
看不利于经济增长。
由于每种依据各有利弊,因此,实际生活
中往往同时并用。所以,单一税制体系不被广
泛采用。
.
பைடு நூலகம்
16
★四、“最适课税理论”(Optimal Tax
Theory) 的含义是什么?
税收环境是指税收制度正常运行所需的各
种外部条件。
收入申报制度、财产登记制度、经济往来
结算制度、自觉纳税意识等。
.
4
.
5
二、税收制度的质量评判标准是什么?
1、Tanzi的八大指标
IMF财政事务部主任V.Tanzi研究过有效税
制的质量标准。
(1)集中性指标
如果相对少量的税种和税率能筹措到大部
分税收收入,就是优良的税制。
.
7
(6)客观性指标
要求有健全的核算体系和明确的会计标准。
(7)执行性指标
重罚有政治和社会的成本。最佳办法还是
健全税务管理,并辅之于合理的处罚。
(8)征收成本指标
尽量降低征收成本。
.
8
2、税收成本过高
税收成本:征税成本、纳税成本、税制
成本。
西方国家的征税成本一般不超过2%。如
美国0.6%,智利0.6%,日本0.8%,新加坡
0.95%,澳大利亚1.07%,加拿大1.6%,法国
1.9%,阿根廷2.7%。
中国5%-8%,个别地区20%。香港
1.11%,
.
9
2000年中国与美国征税成本比较
项目
美国
中国
税收收入总额 10000多亿(美 12000多亿(人
元)
民币)
税务人员
10多万人
100多万人
人均征税额
约1000万美元 约120万元人民 币
1、最优税收
最优税收(First-Best Taxation):依
据税收中性原则设置不造成任何经济扭曲,且
符合公平原则的税收。
最优税收的特点是只有收入效应而不产生
替代效应,纳税人经济行为的改变与税收无关。
最优税收理论的提出有以下几个假设条件:
.
17
第一,所有经济主体都是理性的;
第二,生产要素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状态,
恩(Stern),美国学者戴蒙德(Diamond)、
费尔德斯坦(Feldstein)等进一步发展。
.
19
第一,征税对价格不产生影响或影响最小。
对完全缺乏弹性的税基征税,如人头税。
第二,征税对经济主体的决策产生最小扭
曲。如对缺乏需求弹性的商品和生产要素征税
后,不会产生替代效应。
第三,征税范围广泛且实行单一税率。纳
(2)分散性指标
尽量减少收入少的小税种,应当认真对待
那些贡献率不到1%的税种。
.
6
(3)侵蚀性指标
一国实际税基水平尽可能接近于它的潜
在税基水平。
(4)征收时滞指标
税款实际缴纳时间落后于应该缴纳的时
间。两者差距越小越好。
(5)从量性指标
从量征收比较简单,但是从量税越多,
受通胀影响越大,税制缺乏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