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质稻保优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优质稻保优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B.食米人口: 我国南方以大米为主食,北方以面食为主。除了我 国,其他以大米为主食的国家有:东南亚各国、印度、 孟加拉、日、韩等,这些国家的人口至少有18亿。另外, 西非的冈比亚,殖民统治前以生产大米著称,人民以大米 为主食. 西亚不产水稻,当地的人却以大米为主食。喀麦 隆、布基纳法索和塞内加尔等非洲国家都是以大米为主 食的。世界上其他种植水稻的还有美国、南美和非洲的 部分地区,但不作为主食。 这样,全世界人口有60多亿,其中以大米为主食 的人口大约在26亿以上。
2013年主产区稻谷种植面积变化
1.国内稻谷种植面积继续增加,增幅将下降 中国稻谷播种面积为45720 万亩,产量为 20670 万吨。 2.东北粳稻种植面积顺势增加,以黑龙江为主 全省水稻种植面积5950万亩,吉林省水稻种 植面积1220万亩,辽宁省水稻种植面积预计达 到965万亩。 3.南方稻谷播种面积小幅增加,压单扩双 湖南省稻谷计划播种6194 万亩 ,江西省早 稻种植面积2271.5万亩。
(四)湖南水稻生产情况
根据调查,2013年湖南省稻谷播种6194 万亩,同 比增加52 万亩,增幅0.8%。稻谷面积增加主要是“压 单扩双”,中稻面积1719 万亩,调减57 万亩;早稻面 积2189万亩,增加52 万亩,晚稻面积2286 万亩,增加 56 万亩。2013 年湖南省优质稻比例提高。优质稻和杂 交稻主导品种率达54%,同比提高6 个百分点。
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概况
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模式主要取决于水稻种植栽培技术。纵观世界水稻发 展概况,水稻种植技术主要有2种模式,即水稻直播种植技术和水稻育秧移栽 种植技术。采用直播种植技术的国家主要有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及其他 欧美国家。亚洲地区以育秧移栽为主,水稻插秧移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我 国水稻移载种植模式主要是人工插秧种稻,生产工艺落后,作业条件艰苦, 劳动强度大,占用人员多,作业效率低,给水稻生产带来一定困难,所以, 改进生产工艺,改善作业条件,提高作业效率是农民急需解决的一大难题。 我国在解放后就开始了对水稻插秧机械的研究,首选研制出的洗根苗水 稻插秧机,由于其他技术不配套,综合效率低等原因而未能推广,但也引起 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1967年我国自行研制的第1台东风-2S型自走式水稻 机动插秧机鉴定投产,使我国成为世界上首批拥有机动插秧机的国家之一。 在此以后,随着国家对农机投入的加大,水稻种植机械化有了较大发展。到 1976年,全国水稻插秧机械保有量达10万余台,水稻机械化插秧种植面积约 35万hm2,占水稻种植面积的1.1%,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达到了历史最高水 平,对世界水稻种植机械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70年代末,我国从日本引 进了盘育机插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解决了育秧与机插秧的配套问题,使水 稻种植机械化作业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此基础上又开发研制了国产2ZT935系列水稻插秧机,目前该机已累计销售近2万台,对我国水稻机械化插秧 起到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80年代,由于农村政策的调整,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 到户,种植地块小而分散;农村经济正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减少了对 农机的投入,农民还没有购买农机的经济实力,这些因素限制了水稻 种植机械化的发展,使得水稻机械插秧水平降到了最低点,全国机插 面积不足18万hm2,仅占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的0.5%。 90年代,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劳动力逐渐开始向二、 三产业转移,农民对机械化的要求迫切。国家开始重视对农业的投入, 水稻价格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这些大大激发了农民种植水稻的积 极性。农村集约化经营开始实施,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有了较大 的回升和提高,与此同时,我国开始了对水稻直播机械化技术的研究 与推广应用。到1995年,全国水稻机械插身和机械化直播种植面积已 达70万hm2,机械化程度提高到2.3%,创历史最高水平,但与发达 国家相比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还相当低,发展潜力很大。
1. 我国水稻产量: 我国水稻播种面占全国粮食作物的1/4,而产量 则占一半以上。2008年我国稻谷产量为19190万吨。 我国以不到30%的水稻种植面积,产量占世界总产量 40%左右的粮食。 我国水稻产区:水稻主生产区有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川盆地、东北平原。水稻在我国的分布很广,在秦岭、 淮河一线以南的长江流域和华南各省,中国南方盛产水 稻,黑龙江是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2.我国水稻单产变化
目前我国的水稻亩产量在世界上排在第四位,比第一名的澳大利亚的平 均亩产低200多斤。目前我国水稻种植面积为4.6亿亩,其中杂交稻约 占一半左右,平均亩产为920斤。由“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教授培 育的1.08亩超级杂交水稻单季亩产达到2276.27斤。 亩产增长三步曲 第一次飞跃以“高秆变矮秆”为标志,上世纪50年代,使水稻平均亩产 量从不足100公斤达到近300公斤。 第二次飞跃以“常规变杂交”为标志,上世纪 70年代,水稻平均亩产 量升至400公斤。 第三次飞跃以“超级稻”为代表,世纪80年代以来,水稻亩产量达到 800公斤。目前已达到亩产1000公斤.
(三)我国水稻分布区域
主要分布在秦淮以南地区,如长江中下游 平原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成都平原、东 南丘陵等处,种植总面积大约4.3-4.4亿亩之间。
各省水稻生产情况
我国有水稻生产的30个省、市、自治区中,面积超 过2万公顷的有27个,超过20万公顷的有19个,在南方 就集中有15个超过20万公顷,依次是湘、赣、粤、鄂、 桂、苏、皖、川、浙、闽、云、渝、贵、琼、沪,共 2700万公顷,总产量1.7亿吨,其面积和总产量双双 超过我国水稻面积和产量的85%,是我国的水稻主产区, 也是我国水稻生产过程机械化的重点区域。
(一)世界水稻分布情况
世界水稻种植业的主要分布区位:东亚、东南亚 和南亚的季风区 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区
(二)亚洲主要水、南亚的季风区 中国是世界上水稻总产量最高的国家,水稻产量占 全球总量的31%,印度是全球播种面积最多的国家,水 稻播种面积占全球总播种面积的29.5%左右。
民以食为天
湘潭生物机电学校
2013.9.15
水稻产业现况与发展趋势
一、水稻生产概述
水稻,原产亚洲热带。是世界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生产遍及除南极以外的各大洲。 A.水稻栽培历史: 中国是世界上水稻 栽培历史最悠久的国家, 栽培历史已有6000~ 7000年据浙江余姚河姆 渡发掘考证,早在六七 千年以前这里就已种植 水稻,比泰国还早千余 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