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卡尔维诺小说美学的风格与意义摘要意大利当代最有世界影响的作家伊塔洛·卡尔维诺在大量经典的实验性文本中倡导一种轻逸美学,在沉重与轻逸之间表达了一种深刻的美学思辨精神,他的艺术创作在沉重的肉身中体现出了心灵的自由与清逸,具有深刻的哲学价值与美学意义。
关键词:伊塔洛·卡尔维诺小说美学轻逸美学风格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意大利小说家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 1923-1986)以想象丰富、风格多变的风格引起了文学、美学界的极大关注,他擅长融合奇异幻想与审美的思辨于具体生动的叙事之中,并以这种方式创造了大量的实验性寓言性文本。
卡尔维诺倡导一种“轻逸(lightness)美学”,这种美学精神的旨趣在于使苦难深重的生活变得更加精致,最完美地呈现了美学思辨,讨论卡尔维诺小说美学的风格与意义有利于我们更深刻地把握他的艺术创作的美学精神。
一童话:轻逸美学的生命体验卡尔维诺是二战后意大利最具独创性的作家。
他奇特而充满想象的寓言作品使他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小说家和美学家之一。
卡尔维诺的文学艺术充满了来自现实人生的生命体验,在他的书写中,对人的沉重的生命感觉有着特别深刻的体验。
卡尔维诺曾指出:“我的工作常常是为了减轻分量,有时尽力减轻人物的分量,有时尽力减轻小说结构与语言的分量。
”这种思考使他的创作时时展现出面对生活世界的美学智慧和生命体验,而传达这种美学智慧和生命体验的正是他艺术创作的主要美学风格。
卡尔维诺生于古巴圣地亚哥,父亲是意大利圣莱莫人,是个出色的园艺师;母亲是撒丁岛人,植物学家。
卡尔维诺2岁时,全家迁回到父亲的故乡圣莱莫。
他们住的那幢别墅既是栽培花卉的试验站,又是热带植物的研究中心;因此,卡尔维诺在他生命的最初成长时刻是浸染在一片浓浓的自然生命的氛围中的,这为他后来从事小说创作提供了丰厚的生活滋养,使他的作品始终富有寓言式童话般的色彩而别具一格。
在卡尔维诺的艺术创作中,他非常钟爱童话这种艺术形式。
在他看来,童话世界是一个本真的世界,童话世界脱离了生活世界中的各种桎梏,使人的生命与心灵充满了智慧的灵活性,正因为此,童话成为了他的轻逸美学的载体,是实现他的小说理念和审美构想的最恰当的形式。
非但如此,卡尔维诺的生命体验也与童话休戚相关。
这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打上了深刻的审美烙印。
卡尔维诺的创作是从童话起步的,其中,他精心编写的《意大利童话》突出地显示了他对童话创作的热爱以及在他的生命体验中对早期童年的生活的珍视。
《意大利童话》不是卡尔维诺的原创,是他从采集自近一百年的民间传说,并从各种方言改写为意大利语,特别是经过了他的精心的剪裁、取舍与润色,使它成为了可以向全世界介绍的“全意大利的童话书”。
因此,这部并非他个人创作的作品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意大利童话》共收录了意大利各地区的民间故事200篇。
《无畏的小乔万尼》、《大力乔万尼,一下打死五百个》、《乔万·巴伦托》、《聪明的农家姑娘》、《十二头牛》、《小豆子与牛》、《木头玛丽亚》、《贝琳达与丑妖怪》等流传于不同地区的故事早已实现了卡尔维诺创造“意大利的格林”的梦想,那些用标准意大利语讲述的民间故事既展示了卡尔维诺慈悲博大的胸怀,又体现了他对能够轻盈地飞翔的生命的关怀。
卡尔维诺在他所编选的《意大利童话》序言中写道:“现在,童话旅行结束了,书完成了,我在写这篇前言,但我的心思完全不在这上面:我还能不能再将自己的双脚放回到大地上来?在两年的时间里,我生活在着了魔的森林和宫殿里,总是考虑着这样一些问题:如何才能看清那每天晚上都来躺在骑士身旁的陌生美人的脸,如何使用那件能使人变得不被人看见的斗篷,和帮助人变成动物的蚂蚁腿、鹰的羽毛、狮子的指甲?通过这两年,我周围的世界一点一点地变得适应这种氛围、这种逻辑,每一件事都随时可以被用变形和魔法来解释。
”这也正是他的童话世界所追求的生命精神。
童话使卡尔维诺找到了一个与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截然不同的世界,它帮助我们设法避开世界的沉重,而且只有艺术能剥脱各种陈陈相因的虚俗伪饰,因此卡尔维诺觉得并将童话的特征手法实现在他的成人文学中。
成名作《通向蜘蛛巢的小路》呈现了卡尔维诺的童话思维方式。
在这篇作品中,他运用了儿童视角很好地拉开了与社会现实的距离,也以轻松的童话氛围回避了沉重的二战话题。
《我们的祖先》用童话负载小说故事,使沉重的故事被轻松化。
可以说,正是通过童话,卡尔维诺表达了一种清逸的美学追求,那些来自生活世界的生命体验,对于一个小说家来说——世界,我们曾经生活于其中、今天仍然生活于其中、将来也不可避免要生活于其中的世界,一直都是文学写作取之不尽的源泉。
二“轻逸”:小说创作的美学风格卡尔维诺“轻逸”美学的形成与他对童话体小说的选择直接相关。
正是在童话的叙述中,卡尔维诺创造了一种轻灵飞纵的美学感觉,同时也展现了他的轻逸的美学风格。
轻逸作为卡尔维诺小说美学风格,表现为一种轻盈、明快、灵动之美,它直接影响文本的结构形态与审美效应,并展现于他的文学创作过程之中。
在《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中》,卡尔维诺就提出他的轻逸是为了让小说获得自由翱翔的方向,他声明他的创作目的就是减少人的沉重感。
在他看来,人的沉重包括天体的沉重、城市的沉重、语言的沉重感,这些都是人的生命体验中无法规避的现实。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躲避的沉重,可以在文学艺术中凭借智慧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寻求一种摆脱,从而找到一个与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截然不同的世界。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卡尔维诺用一种几近游戏和幻想的笔调来对付那些“沉重的基调”。
在《看不见的城市》中,作者叙述了各种各样的城市,这些城市有的由两个半座城市构成,有的完全建筑在高脚桩柱上,有的悬在半空,有的城市一切东西都向上运动。
这些抽象的城市图像,具有透明、轻盈的文本效果。
《看不见的城市》是一部奇妙的作品,作者运用其丰富的想象力,采用隐喻的手法,化实为虚地揭示了当今西方社会的现状,在这部作品中,卡尔维诺的叙事是童话式的,在那种虚幻的意境中折射出的正是他对生命的重与轻的奇妙体验。
轻,是卡尔维诺对生活沉重感的反应,但在文学创作中,卡尔维诺并非完全执着于摆脱生命的沉重与困苦,而是通过艺术的灵动与鲜活,体现了一种超越沉重现实的生命体验,而“轻”正是这样一种体验方式,轻与重的叙述也构成了卡尔维诺艺术观众最重要的审美结构方式。
《我们的祖先》是卡尔维诺小说这种审美结构的一次成功试验。
这部作品凝聚着作家对人、人的完整性及人的自由等一系列沉重命题的深刻思考,但是作者力图在小说叙事中“避重就轻”,尽量不让小说的生动性和趣味性背上“思想包袱”。
他有意识地从遥远的过去搬来子爵、男爵和骑士三个人物,并且巧妙地借鉴童话形式表现当今的社会和现代人的精神。
这三部小说带有童话般的氛围,减小了诸如血腥的博斗、恐怖的面容、恶心的场景这些沉重话题带给读者的巨大压力,从而体现了那种来自日常生活世界的生命感受。
“轻逸”的对立面是“沉重”。
在通常的文学创作中,超越沉重的现实思考很容易走向虚无缥缈的主观臆断,甚至造成了那种过度想象的不真实的境地。
但在卡尔维诺的文学创作中,他努力克服这种矛盾。
他的方式是努力减少故事的沉重感和语言的沉重感,以各种轻盈的意象编织童话般的世界,从而在一种奇妙的叙事感受中表达观看世界的奇妙体验。
这一点,在卡尔维诺的作品中,除了具有轻逸特色的语言风格和虚实相生的轻逸叙事结构之外,还经常出现具有象征意义的轻的意象,比如城市、月亮、鸟儿等形象都是充满轻盈的生命感觉。
在《我们的祖先》三部曲中,每一个故事中都有“月亮”这一意象,带给人一种轻逸、愉悦的审美感受;《树上的男爵》中有大量的树木、虫鸟等自然意象,即使是表现柯希莫与海盗的交战,也是在美妙的月光的衬托之下的;《贝维拉河谷的粮荒》中,老人“轻逸”的形象与那些紧张恐慌的人群以及面目可憎的法西斯士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卡尔维诺的叙述中,对世界的感知与体验传达了一种空灵的生命感受,传达了一种抽离了语言的沉重感沁入人们思想与情感体验之中的“轻逸”美学,是规避了人生的沉重与惰性之后,在生命的纯真感受中传达出来的审美智慧。
三自由:轻逸美学的审美价值米兰·昆德拉曾经说,在永恒轮回的世界里,我们生命的一举一动都承受着不能承受的责任重负。
面对沉重的生命,人将何为?艺术何为?尽管在人们的生命体验中,人们其实无法完全躲避生命沉重,但在这个过程中,是表示出一种苦涩的认可,还是把日常生活的俗务变为某种无限探索的不可企及的对象,抑或是在沉重的现实中精心构建生命的意义。
这是卡尔维诺以“轻逸”美学向他推崇的小说家昆德拉致敬的方式,他用小说的实例表现他关于轻的观念。
无法否认,卡尔维诺仍然无法回避生活的烦恼与生命的沉重,他曾经也是一位积极入世的作家,并一直怀着关注现代社会的问题和人的生存的现实处境。
但面对20世纪繁忙匆促的时代,他不是简单地抒发社会与时代的生命感受,而是在一种充满着直观性的哲学思考中传递对人生现实的感悟,在一个时代的大语境下叙述生命的轻与重,因此,他带给我们的更是那种异样的人生感觉。
在他的代表性论著《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中,卡尔维诺曾经说到,“只要人性受到沉重造成的奴役,我想我就应该像柏修斯那样飞入另外一种空间里去。
”这正是卡尔维诺轻逸美学的思想精神,用他的话说,他表达的是一种“包含着深思熟虑的轻”。
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轻”并非是虚无,也并非是生命的放弃,而是一种生命的自由精神,它代表了一种审美的价值而非思想的缺陷。
在卡尔维诺的审美创造中,这种“轻逸”美学的审美价值揭示了只有轻盈的叙述才能够使苦难深重的生活变得可以承受,它是写作者在超越现实沉重之后,在寄托于智慧的灵动与思想的超越中所传递出来的生命奇观。
就此而言,轻逸与沉重的美学相遇展现的是生命体验的焦灼和痛楚,卡尔维诺强调的轻逸美学正是为了强调生命的自由和对生活焦虑的消解,他希望生命在“轻”的叙述中能够变得轻松起来,但却并不是不严肃的舍弃或轻浮的感受,而是一种深藏于内心深处的审美期待。
在卡尔维诺的“轻逸”美学中,“轻”是文学、是一种生存功能、是对生活重负的一种反作用力,在这个意义上,他的审美期待也是自由的期待。
对于“轻逸”之美的渴求曾经构成了卡尔维诺小说美学的主要精神,“轻逸”在卡尔维诺小说美学中也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蕴涵着卡尔维诺对人类的基本的追求与渴望的理解。
但在卡尔维诺那里,他并非直白地展现“轻逸”美学的审美特征,而是融现实与童话、哲理与形象于一炉,在亦真亦幻的意象世界中展现轻逸美学的神秘特性,这正是作为一个美学家的卡尔维诺的艺术超越精神所在。
在现代美学发展的历程中,卡尔维诺的“轻逸”美学有重要的意义,他在乔伊斯、福克纳、加缪等现代主义大师之后,重新提出了现代审美文化发展中生命的沉重与轻逸的问题,他用奇妙的叙述方式表达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影像,其美学精神与写作向度有重要的现代性美学思考的意义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