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表扬与批评论文

表扬与批评论文

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本科生(业余)毕业论文(设计)题目:课堂教学批评与表扬的合理利用办学学院:四川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校外学习中心:云南行政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教育(师范类)年级:三年级指导教师:王炎龙学生姓名:李业宏学号: DN2092X10032010年9月15日课堂教学批评与表扬的合理利用学生:李业宏指导教师:王炎龙摘要:表扬和批评是两种教育手段,它们都是教师对工作、对学生的爱的体现,一个真正用爱教书的老师,会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表扬与批评就像天枰的两端,只有二者并重了,孩子们的发展才不会失衡,从而孩子也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而教育的意义也才得以实现。

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表扬与批评的“度”,才能事半功倍。

关键词:表扬批评适时适度共存Classroom teaching of the rationaluse of criticism and praiseAbstracts:Praise and criticism is the two kind of educational means, they are all teachers to work, love students embodiment, a true love for teaching the teachers, will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development, praise and criticism as Libra ends, only both the two, children's development will be imbalance, thus the child can grow up healthy and happy, and the meaning of education is to achieve.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a good grasp of praise and criticism on the"degree", can be effective.Keywords: Praise and criticism timely and moderate coexistence课堂教学批评与表扬的合理利用摘要:表扬和批评是两种教育手段,它们都是教师对工作、对学生的爱的体现,一个真正用爱教书的老师,会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表扬与批评就像天枰的两端,只有二者并重了,孩子们的发展才不会失衡,从而孩子也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而教育的意义也才得以实现。

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好表扬与批评的“度”,才能事半功倍。

关键词:表扬批评适时适度共存我是一名参加工作三年的教师,一直担任主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因此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到教育教学中的一些问题,也更能引起思考。

自我工作至今,教育改革中一直提倡赏识教育,严谨体罚或变相体罚。

这一改革内容要求教育工作者把孩子的优点放大,常用一种激励的目光和肯定的话语给予孩子鼓励,让孩子在鼓励和肯定中成长。

这是一个很有爱心的改革,改革的目的在于让孩子的心灵得到呵护,让他们无论是身体还是心灵都健康成长。

在这个改革的指导下,我一直坚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到赏识教育,放大孩子的优点,对于孩子的不足也给予讲道理一些方式进行教育,批评很少运用了。

三年过去了,看着所教孩子的变化和社会上新近发生的一些关于青年人抗挫能力的缺失以及家长对教师的各种侮辱,让我对教育教学中的表扬与批评有了思考。

赏识教育简单点说就是表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表扬有着神奇的魔力,它能让一个孩子的能力和性格得以提升和优化,但是不是教育中只需要表扬而不需要批评呢?一、表扬的意义和作用。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表扬与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

人喜欢听好话,喜欢被人称赞,学生更是如此,有人说好学生是夸出来的,著名特级教师王兰说:“不是聪明的孩子常受表扬,而是表扬会使孩子更聪明”。

表扬其实就是在进行赏识教育,进行愉快教学。

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也善于表扬学生。

他因多表扬,勤于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从而成为“乐学”即愉快教学的积极倡导者。

有人统计,在《论语》中,有关孔子表扬学生的记载共有17处,批评只有6处。

他即使批评学生,也言语友善,从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美国一教育学家詹姆斯说,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

从陶行知、魏书生教学事例中不难看出,在一般人看来要用批评解决的问题,他俩会用表扬激励替代,会让教学始终贯穿大量的表扬。

目前众多的教育家,特级教师,即使他们各有个性,但也多表扬学生,这是他们在教学上的共同特点。

表扬也是教师的艺术。

爱因斯坦就这样说过:别人赞美他思维能力强,有创新精神,他一点都不激动,他作为大科学家这类话听腻了,但如果谁赞扬他小提琴拉得棒,他一定会兴高采烈。

因此,赞扬不能老是停留在学生习以为常的优点上,而是要去挖掘学生身上一些鲜为人知的优点,表现出教师的独特眼光,让学生得到一些新的肯定,效果反而更好。

有个学生带老师去家访走到哪里他都有认识的人,并且主动跟人打招呼,于是老师不是表扬带老师家访之事,而是赞扬她人缘好,很懂礼貌,她兴奋不已。

表扬不光是激励学生学习兴趣,也是对学生知识、技能,学习过程、学习方法,态度、情感、价值观的评价,具有导向功能,今日的素质教育或课程改革对表扬更是倍加关注,新理念要求我们通过表扬,走进学生内心世界,从信任、尊重、激励、热爱生命、善待生命的高度发现并挖掘学生潜能。

因此,要抓好课改,搞好教学工作,必须重视表扬,把表扬作为我们教育教学的一个法宝。

当然,表扬应把握分寸,不言过其实。

二、认识表扬的作用,也不能忽视批评的重要性。

批评和表扬作为推动学生发展的最常用手段,使相互相成、缺一不可的。

“魏书生老师讲公开课,一位学生将蔡桓公念成了‘蔡恒公’,引起了哄堂大笑,该同学没听课,这是他的错,魏老师对这位学生进行了当堂的批评,接着又说‘我发现这名同学有了进步,他开始独立思考问题了。

桓和恒字形相近,他能根据桓字的字形,想到恒字的读音,这说明他进行了一番独立思考,而不是遇到不认识的字就不读。

如果他经常这样思考问题,肯定会有大的进步’。

”魏书生批评了学生的不好行为而不否定他本人。

他对学生的批评如同武林高手“踏雪无痕”一样,于平静舒缓中显示出他的威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造成教育青少年的困难的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他们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而处于这个年龄期的人,就其本性来说是不愿意感到有人在教育他们的’。

”魏老师这种“无痕的批评”恰恰体现了这一教育思想。

在这种批评中,学生理解了什么是尊重,什么是理解和平等;体味到了独立人格的尊贵和老师的拳拳之心。

这种批评,不丢学生的面子,不伤学生的自尊,因此,它不引来抵触情绪。

虽然无痕却有力量,在心与心愉悦和谐的感应中,学生醒悟了;在心与心的碰撞中学生的思想升华了,学生的灵魂净化了。

这种批评,是老师一束关注的目光,是批评和表扬的完美结合。

中国大文学家,批评家鲁迅在求学的时候因为上早课迟到,被先生用戒尺打了手心,下课后他便在桌子上刻了一个“早”字,以此告诫自己“事事早,时时早”,从此以后鲁迅上课再没有迟到过,在日后的生活中,他也培养了极强的时间观念,良好的时间观念为他的一生赢得了许多宝贵的时间,让他在有限的生命了做了许许多多有意义的事情。

当年先生的那一打,打在了鲁迅先生的心坎上,让他明白了时间的重要性,这是一个批评教育成功的例子。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情况,所有的孩子都适合批评教育的,用不用批评教育也需要看实际情况而决定,同样不是一味的表扬就适用于所有的情况,这也是需要就事论事,就人定法的。

无论是表扬或是批评,它们都属于教育的一种手段,它们都是为教育服务的,所以一味的强调表扬或一味的强调批评都是有失公平的。

在近期的报纸上,报道了这样一则消息:留美博士生回国后不久,因为无法适应常规的工作环境而得了精神分裂症,进入精神病院治疗。

该博士生15岁便考取上海复旦大学,身边的人一直以天才少女称呼她,她一直在家人、朋友、老师的表扬声中成长,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在大学毕业后,她想留学美国,却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成行,在得知自己不能留美后,她对家人说:“如果不让我到美国继续读书,那么我将自杀。

”她的话语吓坏了家人,大家立马克服重重困难,为她扫清了障碍,为她的美国之行铺平了道路,在美国求学的过程中,她不愿被其他同学看不起,所以一直租住加个昂贵的单身公寓,毕业后她希望回到母校复旦大学任教,母校也看重她,便向她发出了聘书,可就在她工作几个月后,她便不能和同事融洽相处,导致辞职,继而她也相继去了其他大学应聘,但最终没能成功。

是什么让一个知识渊博的留学生没有用武之地呢?就其原因,就在于她认为她到任何一所学校工作,学校都应该为她这个留美博士配置一套至少两室一厅的住房,可学校按规定只能为她安排一件单身宿舍,她无法接受学校的安排,所以她最终没有工作可做,时间一长,她之前的优越感被一切的不顺利代替了,最后就导致了精神分裂。

这是一个多么让人惋惜和惊异的例子呀!一个知识渊博的博士生,寒窗苦读那么多年没能在社会上发挥她的一生才气,就在工作道路上夭折了。

这是一个值得人深思的案例。

无疑这个留美博士生的知识已经达到了很高的一个境界,但她的心理健康和抗挫能力却被忽视了,一直以来的表扬,让她带上了太多的光环,这些光环蒙蔽了大家的眼睛,忽视了她的心理健康成长。

如果在她成长的道路上,有人能站出来说一句不一样的话,不是所有的人都千篇一律的表扬,有人能遏制住她的自我优越的疯狂滋长,或许现在的结局就会不一样。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可她从小就在周围的表扬声被捧成了一个完人,而她的完整不是她自己经历后成长的,而是身边的人舍弃了很多塑造出的一个幻影,而一旦到了别人无法成全她的完美的时候,这个幻影就不攻自破了。

《古今贤文》中说过:“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广泛的听取别人的意见能让人从中受益,而如果只听取一种意见时,思维就狭隘了,行为举止就会误入歧途了。

一个适时适度的批评,能把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孩子拉回正轨,帮助他在反省中成长,经历。

有时候批评是一盏心灵的红灯,当身边一路亮起绿灯的时候,突然出现一盏红灯,那个短暂的停留和思考会确保后面的道路有章可循,不迷失,不骄躁。

而这个留美女博士是不是身边就少了这样一盏红灯呢?只在表扬下成长的孩子,就像一朵温室中的花朵。

温室里面风调雨顺,阳光充足,空气新鲜,一个完全被保护的环境,但终有一天他们需要走出温室,去迎接大自然的狂风暴雨,这个时候什么帮助他们走下去的是什么呢?批评!适度适时的批评,能让他们更全面准确的认识自己身边的环境,还能培养孩子们的抗挫能力,往往,能力比知识更重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