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直流微电网

直流微电网


劳伦斯伯克利 国家实验室 (LBNL)
电力系统工程 研究中心
(PSERC)
内容 研究
故障检测与保护技术
储能技术
经济性能
控制技术
自主研发了基于电网
健康实时监测的 GridEye技术,实现 对美国三大主电网互 联及不同能源品种发 电状态的广域可视化 监测GridEye技术, 实现对美国三大主电 网互联及不同能源品 种发电状态的广域可
1 直流微电网的含义
定义:直流微电网是以直流配电的形式,通过直流 母线很好地将各分布式电源融合起来并加以协 调控制,同时又能将直流电直接输送给对电能 质量要求高的直流负荷。
①交流型微电网
按配电方式划分为 ②直流型微电网
③交直混合型微电网
1 直流微电网的含义
交流母线
PCC 并网和孤岛模式切换
图1.1 交流型微电网源自美国 日本 欧洲 中国示范 工程
直流
微电网
发展
研究
现状
机构
2.1 美国直流微电网发展
微电网的概念最早是在2002年由美国电力可靠性 技术解决方案学会(CERTS)提出的。
表2.1.1 CERTS组成
机构 名称
橡树岭国家 实验室
(ORNL)
实圣验地室亚(哥S国DN家L)西(北家P太实N平验NL洋室)国
发展
直流微电网
与交流电网相比,其主 要优势体现在:分布式 电源与直流母线的链接 形式更简便、易于实现 分布式电源间的协调控 制、线路成本和损耗低、 没有无功功率平衡和稳 定问题,电网运行可靠 性更高。
2 国内外直流微电网发展
目前国内外在直流微电网领域的相关技术研究和实 验系统、示范工程已经逐步开展。
视化监测
2.1 美国直流微电网发展
美国也是最早提出直流微电网的概念,而且对直流微电网的研
究起步也比较早。
2007
2008
美国EMerge Alliance 公司开始在美国推 广直流微电网,来改善建筑和内部设备的 供电方式。
2011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CPES中心提出了“Sustainable Building Initiative(SBI)”研究计划,主要为未来住宅 和楼宇提供电力
2014
●中丹联合研究国家政府间国际科技合作专项《智能直流微电网设计与实证》第一次中丹双方技术交流会在北京 召开。该项目中方由中国电科院、华北电力大学和丹方团队奥尔堡大学组成,旨在推动智能直流微电网技术在未 来住宅和工业园区等方面的发展和应用。
●厦门大学建立全国首个光伏发电/直流微电网珠海东澳岛微电网项目。
2003年,NEDO与日本经 济、贸易和工业部共同着手于 可再生能源和本地配电网之间 互联的3个微电网测试平台。 微电网项目选址在八户、青森、 爱知和京都四地,主要的成果 是开发了最佳的运行和控制系 统。
2.2 日本直流微电网发展
日本对直流微电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家庭领域。
2004
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大阪大学等机构提出了一 种双极结构的直流微电网配电系统构想,并实 现了一套10kW直流配电系统样机。
2006
日本开始了对直流生态住宅的研究,夏普公 司在日本电子展中两次展示“直流生态住宅” 技术和产品。
2008
日本经济产业省宣布开展制定直流生态住 宅(DC eco-house)补贴政策的政策咨询, 正式启动了DC eco-house开发项目。
2.3 欧洲直流微电网发展
●自2008年以来,欧盟开展一 项名为UNIFLEX (Universal and Flexible Power Management)的研究项目, 研究通过新型功率变换技术适 应未来有大量分布式电源接入 的欧洲电网的功率流动管理。
1 直流微电网的含义
PCC 直流母线
图1.2 直流型微电网
1 直流微电网的含义
直流母线
交流母线
PCC 图1.3 交直混合型微电网
1 直流微电网的含义
交流微电网
虽然交流微电网是微电 网的主要形式,但其不 足之处逐渐凸显,如电 能转换环节多、网络损 耗大、电网运行控制复 杂,这些都与用户期望 的高效、可靠和高电能 质量的供电服务存在矛 盾。
自主研发了一种微电网 设计方法。主电网发生 停电时,微电网与主电 网断开,但是微电网中 可再生电源可持续发电 且不会产生安全危害。
研①存电用烯究究电能池金优更氧工网力的属化具化作可分材氧电经还包再析料化池济原括生;研物材效电两能②究和料益池方源。石,的。储面储采墨研钒能:用建实产模场运DE模立现系型发行R适型分现统,电成-用C(布场运适和本A于MD式发行用热最微E)电电成于电低R电,-源和本微联的C网实A用热最电产模。M现户电低网系型)现应联的。统,,用主控网此测运要制各外试行研与组,系究模究设件可统重式微计对重研点的电,等构究之自网优与的也一主组化即微是。控件微插电其制的电即网研。
2010
CPES中心将SBI发展为系统直流母线采用DC380V和 DC48V两种电压等级的SBN(Sustainable Building and Nanogrids)。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提出了“The Future Renewable Electric Energy Delivery and Management(FREEDM)”系统结构, 以直流供电为基础用于构建未来自动灵活 的可再生能源传输和管理网络。
2014
美国EMerge Alliance 公司与当地组织合作,开始向东 南亚推广直流微电网。
2.2 日本直流微电网发展
日本在国内能源日益紧缺、负荷日益增长的背景下、也展开了微电 网研究、但其发展目标主要定位于能源供给多样化、减少污染、满足用 户的个性化电力需求。
日本政府专门成立了新能源与工业技术发展组织(NEDO)来较好 利用新能源,它负责统一协调国内高校、企业与国家重点实验室对新能 源及其应用的研究。
●2012年,由德国、荷兰等国的 高效和企业联合开展一项为期3 年的名为“DC Components and Grid”(DCC+G)的研究项 目,旨在通过高效的半导体和电 力电子技术,设计和发展380V 直流配用电系统的高能效建筑。
2.4 中国直流微电网发展
2013
●由深圳供电局承担的国家863项目“基于柔性直流的智能配电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正式启动,研究重点集中 在以直流微电网为核心的低压直流配电网方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