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通信中的综合设计实验
实验二十四简易光功率计设计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检测器光电转换原理
2、了解测试仪器校准方法
3、掌握光功率计设计基本思路
二、实验要求
1、根据I-P特性曲线设计简易光功率计
2、对自己所设计的光功率计进行校准
三、预备知识
1、了解光功率计的用途,用法
四、实验仪器
1、ZY12OFCom13BG3型光纤通信原理实验箱 1台
2、光功率计 1台
3、FC/PC-FC/PC单模光跳线 1根
4、万用表 1台
5、连接导线 20根
五、实验原理
光通信离不开光功率这个重要参数,而光功率计就是测量光功率的仪表。
测量光功率有热学法和光电法。
热学法在波长特性,测量精度等方面较好,但响应速度慢,灵敏度低,设备体积大。
光电法有较快的响应速度、良好的线性特性而且灵敏度高,测量范围大,但其波长特性和测量精度方面不如热学法。
光电法就是用光电检测器检测光功率,实质上是测量光电检测器在受光辐射后产生的微弱电流,该电流与入射到光敏面上的光功率成正比,因此,此类光功率计实际上是半导体光电传感器(即检测器,亦称探测器)与电子电路组成的放大、数据处理单元的组合。
电子电路部分一般称为主机,半导体光电传感器称为探头。
基本原理方框图如图24-1所示。
图24-1 光电型光功率计原理方框图
要设计一台完整的光功率计,其设计电路必须包括光电变换器(光电探测器),I-V变换电路,低通滤波器,波长矫正电路,A-D变换,数字显示等部分。
而其最基本的检测原理就是光电探测器I-P的线性关系。
即探测器的输出电流大小与输入光功率成线性关系。
利用实验五中所测得的探测器的I-P特性曲线,若测得探测器的输出电流大小,即可得出输入光
功率的大小。
在实验箱实现简易光功率计设计电流模块中,光电变换器输出电流的测定主要通过I-V 变换后测得的电压计算得到。
其关系为I=V/10000;根据I-P特性关系即可获得光功率大小的值。
用标准光功率计对自己设计的简易光功率计进行校准。
同一个探测器,对输入不同波长光的响应度是不同的,即其I-P特性曲线不同。
这就是标准光功率计中的波长矫正电路的作用,即对不同波长输入光设定不同的响应度。
然后经过矫正的模拟信号进行A/D转换,最后用数字显示电路将具体光功率值显示出来。
利用实验箱中探测器检测电路及I-V变换电路,可以测得探测器检测光功率时得到的电流,根据I-P特性曲线,可以简略得知输入光的功率,从而达到设计简易光功率计的目的。
模数转换电路以及数字显示等电路非本课程重点,本实验不予赘述。
六、注意事项
1、光学器件的使用要轻拿轻放。
七、实验步骤
1、PCM编译码模块T661与CPLD下载模块983连接,T980与1310nm光发模块输入端T101连接。
2、用FC-FC光纤跳线将1310nmT光发端与131nmR光收端连接。
拨码开关BM1、BM2、BM3分别拨为:数字、1310nm和1310nm,并且将开关K121拨上。
3、接上交流电源线,先开交流开关,再开直流开关K01,K02,五个发光二极管全亮。
4、接通PCM编译码模块(K60)、CPLD模块(K90)和光发模块(K10)的直流电源。
5、用万用表监控R110两端电压(红表笔插T103,黑表笔插T104),调节半导体激光器驱动电流,使之为30mA,用万用表测试T123与电源模块中的地之间电压V,填入下表中,将1310nm光收端机端光纤取出,测试此时光功率并填入对应表格中。
6、调节W101,减小驱动电流为下表中的数值,测试T123与地之间的电压,取出光纤测试光功率,填入对应表格中。
7、依次关闭各直流电源、交流电源,将开关K121拨下,拆除导线,将实验箱还原。
将测得的电压,代入公式I=V/10000中,计算得到检测器输出电流I,填入对应表格中。
表24-1 实验数据
8、根据上表作出1310nm半导体检测器的I-P特性曲线。
9、根据I-P特性曲线,计算得到半导体检测器的响应度。
10、测试一未知输入光时,检测器输出电流,根据响应度计算得到输入光的光功率,并用标准光功率计测量得到标准光功率,分别填入表24-1中。
11、改变输入光功率大小,重复实验步骤3,完成表24-2。
12、根据1310nm光波长光功率计设计步骤,设计并完成1550nm光功率计设计步骤。
13、实验完毕后依次关闭各模块电源,将实验箱还原。
响应度R=
表24-2 简易光功率设计实验数据
八、实验报告
1、字迹工整
2、原理分析透彻
3、写出光功率计校准实验步骤
4、记录自己设计的光功率计与标准光功率计测量光功率时的差别,并指出偏差原因
九、思考题
1、标准光功率除了实验箱中的这些部分外,还有哪些部分组成?
2、校准光功率计时需要注意哪些注意事项?
3、不同波长光功率的检测有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