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教材PPT课件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培训教材PPT课件
规章制度的培训。
13.对特种设备进行使用登记及技术资料的管理。 14.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认真执行安全生产
“五同时”,(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 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生产工作), 执行公司特种设备管理制度,不违章指挥。
15.对安全保护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进行 定期校验、试验、检修等。
18
19
5、超期、隐患报废义务 针对私自制造、改造特种设备且屡禁不止的现象, 《条例》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使用符合安 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特种设备。对于存在严重安全隐 患,无改造、维修价值,或者超过安全技术规范规 定使用年限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及时予以报 废,并办理注销。 ---《条例》第30条。
11
12
8.编制特种设备的年度定期检验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9.向当地安全监察机构报送特种设备数量和变动情况的统计
报表、定期检验计划的实施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处 理情况等。
10.协同组织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 11.参加特种设备事故救援,协助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 12.组织特种设备有关人员进行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及有关
4
5
5
6
随着我国特种设备数量迅速增加,
使用范围也在日益扩大。近年来, 在各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和使用单 位的努力下,特种设备安全状况有 了很大改善,重特大事故大幅度减 少,万台设备事故起数保持下降趋 势。但我国特种设备万台事故率仍 是发达国家的5~6倍。从总体看, 特种设备安全形势仍然比较严峻。
1.4 1.2
学习内容: 一、了解我国特种设备的现状 二、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 三、云安县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要求
2
3
一、我国特种设备的现状
3
4
特种设备依据其主要工作特点,分为承压类特 种设备和机电类特种设备。
A.承压类特种设备:是指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 或管状设 备,包括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
B.机电类特种设备:是指必须由电力牵引或驱动的 设备,包 括起重机械、电梯、场(厂)内机动车辆、大型 游乐设施、 客运索道。
1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辅导班
2010年7月30日
1
2
学习目的:
通过对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培训,让其充分了解基础性 的特种设备方面的知识,达到增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特 种设备安全意识、以及懂得在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措施, 熟悉和掌握逃生技巧,以确保在意外事故中能够灵活运用, 从而尽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4
15
一、近年来,我国特种设备发生事故的情况和国 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经验证明,确保特种设备安 全不仅要抓好生产环节的安全管理,还要抓好使用 环节的安全。为此,《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对 特种设备的使用者规定了以下八项安全义务:
15
16
1、使用登记义务(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7
事故原因分析
1.40% 1.30% 6.90%
6.40%
19.30%
54.10%
10.60%
8
制造安装缺陷(含非法制 造安装)
非法使用、无证作业、违 章作业或操作不当
未按规定检验或因客观原 因无法实施检验
因安全附件失效或安全装 置损坏
气瓶充装环节失控或混装 、储存运输不当、非法充 装 管理不善
其他原因
17
18
3、维保义务 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竣工后,使用单位应当 进行在用设备的维修保养和自行检查。 ---《条例》 第27条。 4、定期报检义务 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要求特种设 备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定期检验,未经定期检验 或者检验不合格的特种设备,不得继续使用。 --《条例》第28条。
50 0 2001
2002
2003
2004
死亡人数
2005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严重事故起数
500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受伤人数
1 0.8 0.6 0.4 0.2
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万台设备事故起数
6
7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直接经济损失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12
13
(一)特种设备生产、使用安全管理概要
13
14
特种设备的生产(含设计、制造、安装、改造、 维修)、使用环节是确保特种设备安全的关键环 节。做好特种设备生产环节的管理和安全监察, 是从源头确保特种设备安全质量的保证。使用环 节是特种设备安全的重点环节,只有抓好使用环 节的管理和安全监察,才能从根本上确保特种设 备的安全。
8
9
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工作任重而道远。各使 用单位和各级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贯彻 “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抓好特种 设备的各项工作,努力实现特种设备“杜绝特大 事故,遏制重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的目标。
9
10
二、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法律法规方面)
10
11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机构及管理人员职责
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规章。 2.制定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审核安全操作规程。 3.参加特种设备订购,进厂和安装的验收及试车。 4.经常检查特种设备的运行情况、维修情况和安全附件校验 情况等。 5.协同组织特种设备安全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实施事故隐患 的整改。 6.协同组织特种设备安全会议,提出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各 项要求。 7.对特种设备的检验、修理、改造和报废等进行技术审查。
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 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 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条例》第25条。
16
17
2、建档义务
使用单位应当建立特种设备的安全技术档案,记录与 设备安全有关的内容。
包括:设备类别、名称、技术参数、设计文件、制造 单位、产品质量合格证明、使用维护说明等技术文 件和资料;定期检验和定期自行检查的记录;日常 使用状况记录,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安全保护 装置、测量调控装置及有关附属仪器仪表的日常维 修保养记录,运行故障和事故记录、施工单位移交 的技术档案等。 ---《条例》第26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