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乡村的傍晚

乡村的傍晚

16、乡村的傍晚
教学目标:A、知识与技能
1.学习要求掌握的生字,会读,会写。

认识“袅、翱
蹿、缕”四个生字。

2.学习要求掌握的词语;了解他们的意义和用法。

3.学会“舍不得”的用法,能够造出正确的句子。

掌握连词“以及”
的用法,并能熟练运用。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所描绘的乡村傍晚的迷人情景。

B.过程与方法
先让学生查字典弄清楚生字的结构、部首、组词,再集体学习生字,了解他们的意思,联系实际造句。

然后学习词语,学生先结合词语后的藏
文翻译理解词语,再用这些词语造句,进一步理解词语。

最后根据教师
的引导理解课文内容。

C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感受乡村生活,培养学生热爱乡村、热爱大自然
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从而感受到乡村生活的美好
教学难点:体会从平凡的事物、普通的场面展现出来的乡村生活独
特的美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用具:生字词卡片
教学用时:2课时
课时一
导入新课:
乡村,是我们熟悉的生活环境,现在我们就是生活在乡村,可是我们有没有仔细观察过,乡村的美景呢?今天让我们走进《乡村的傍
晚》,去领略乡村傍晚的美景,去感受我们生活的环境之美。

新授课:一、初读全文,了解课文大意。

1、学生自由朗读全文。

要求读通,读顺。

2、划出不懂的词句,通过互帮互助方式,师生共冋解决,把词语放
到句子中去理解。

在课文中画出生字、词语。

3、学生合作朗读,检查彼此的正误。

二、学习生字。

1、学生杳字典弄清楚生字的结构、部首、组词。

2、请学生到黑板前写出生字的结构、部首、组词。

教师集体订正。

3、个别难写的生字,教师带学生一起写。

4、请学生用生字的组词说话。

5、板书个别造句。

6、请学生在练习本上一个生字写三遍。

三、词语教学。

板书设计: 15 、草原,我们美丽的家
形近字:波(波浪)喜(喜欢)
二、词语
夕阳:傍晚的太阳。

晖:阳光。

余晖:傍晚的阳光。

淘(淘气)侵(入侵)
追逐:追赶。

春烟袅袅:烧火做饭时冒出的烟。

悠扬:形容声音时高时低而和谐。

1、学生认读词语
2、结合藏文翻译学生理解词语。

3、教师板书难懂的词语意思
4、用词语造句,理解词语。

5 、板书部分造句。

巩固小结:开火车认读词语,请同学用部分词语说话。

布置作业:抄写生字一排,词语三遍
一、生字。

1 e ① m
晖(余晖)歇(歇息)拴(拴住)牵(牵手)形近字:挥(挥手)喝(喝水)全(全部)牢(牢固)
b 1 x 1 t do j in
彼(彼此)嬉(嬉笑)陶(陶醉)浸(沉浸)
活跃:形容词。

指气氛非常活泼。

此起彼伏:这里起来,那里落下去,表示连续不断。

陶醉: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平静:(心情、环境等)没有不安或动荡。

沉浸:比喻处于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课时二
复习旧知:
1、听写本课生字、词语。

2、请同学分别用“丰美、单独、奔驰”造句。

导入新课:(激趣)
1、播放歌曲《乡间小路》。

师:这首歌描绘的是什么地方的风景?你了解的乡村生活是怎样的?
2、师:美丽迷人的乡村生活,你想更深地了解吗?让我们一起走进《乡
村的傍晚》吧!(板题)
新授课:一、初读整感
1、自由读课文,扫清生字障碍,读通读顺。

师:读完课文,你对乡下人家总的印象是什么?(乡下的生活,不论什
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二.细读课文。

1.出示乡村傍晚图片,领略乡村美景。

傍晚是什么时间呢? (天快黑之
前的那段时间,太阳慢慢落下山)
2.再读第一段,找出文中太阳落山前的不同变化。

(1)夕阳染红了西边的天空。

(2)夕阳从西山顶上探出半个脸儿。

(3)最后一缕晚霞已经隐去。

3.从太阳慢慢下山这一过程可以把课文分为四个部分。

文中第一部分写了哪些景物?
(1)夕阳西下时山区农村美丽动人的景色。

(2)晚霞倒影像一大朵一大朵的鸡冠花。

(3)春风吹动柳条像一丝丝绿绸。

(4)河岸农舍炊烟袅袅。

(5)田野庄家密密麻麻。

(动静结合)
4.乡村人们活动的情况。

(由近及远)
(1)农舍里农妇开始做晚饭。

(2)田野里人影晃动。

(3)南山上孩子们在放风筝。

(4)山腰间少年在放牧。

(5)山脚下姑娘在读英语。

这些表现了孩子们天真烂漫和无拘无束的生活,另一方
面衬托出乡村傍晚的和谐美妙的景色。

三、第二部分,太阳还剩半个脸儿时的景物。

描写了农舍里大人呼喊孩子们回家吃饭及孩子们一路上欢快嬉笑的情景。

四.第三部分“最后一缕晚霞已经隐去”时的景物。

(活跃的乡村归于一片恬静之中。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