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热熔胶工业现状和发展趋势随着时间进入二十一世纪,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全世界的主题,环保法规也日趋严格。
在胶粘剂家族中,热熔胶由于不含溶剂、是100%的固体,作为最典型的环保胶粘剂,顺应了历史潮流,因而在近年内得到了高速发展。
近10年来在日本和美国的增长速度仍达到10%和13%[1]。
1998年在发达国家热熔胶需求量已经占到合成粘合剂市场的20%[2],2000年全球热熔胶年用量已达超过100万吨,其中北美45万吨、欧洲28万吨、南美10万吨、日本8万吨、亚太其他地区10万吨[3]。
而中国热熔胶工业经过近二十年的高速发展,目前已经基本进入了市场成熟期。
1. 中国热熔胶工业现状1.1 市场总体状况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中国开始批量生产和使用热熔胶,但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才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2002年中国热熔胶销量达到7万8千吨(见表1),平均价格为12元/公斤计算,该市场金额为约九亿元人民币。
尽管热熔胶在中国胶粘剂总用量中还只占2.5%,离发达国家一般为10%-20%的比例还相差很远,但从中国目前热熔胶产品竞争厂家众多、生产能力过剩、产品同质化、价格迅速下跌、厂家利润率滑落的竞争态势分析,中国热熔胶工业已经逐渐进入了市场成熟阶段。
尽管如此,由于热熔胶所具备的环保与适合自动化生产需要的巨大优势以及中国经济持续稳定较高速发展的大环境,预计未来五年内中国热熔胶工业仍将保持15%左右的年增长速度。
1.2 各应用领域状况在中国热熔胶的各个应用领域中,一次性卫生制品热熔胶以年用量1.8万吨、占热熔胶总用量的23.1%而高居榜首。
一次性卫生用品包括妇女卫生巾、卫生护垫、婴儿纸尿裤、成人纸尿裤、护理床垫等大宗用品以及一次性口罩、一次性拖把、宠物垫、妇女乳垫等小宗用品。
椐中国生活用纸协会统计数据[4],截止2001年中国妇女卫生巾、护垫和婴儿纸尿裤的市场普及率分别为52.7%、23.3 % 2.39%,其他一次性卫生制品的普及率则普遍低于1%,因而当前一次性卫生用品热熔胶的85%强是用于卫生巾和护垫。
一次性卫生用品热熔胶饱和用量约为13万吨,届时约70%的热熔胶将用于婴儿纸尿裤和成人纸尿裤。
该领域要达到接近饱和的用量,至少还需要20年的时间。
热熔不干胶带、标签热熔不干胶带和粘扣带等典型压敏胶的大规模兴起基本上是在近5年内,主要动力仍是环保的压力和综合成本节约、生产效率提高的拉动。
但直到2001年在中国生产的压敏胶带与标签中热熔型只占不到10%,而在欧美发达国家这个比例超过了60%。
可以说热熔压敏胶带与标签在中国还处于刚刚发展的阶段,其增长潜力是十分巨大的。
中国的胶带和标签用热熔胶大部分是性能仅能满足基本使用要求,且该领域约有一半的热熔胶是胶带和标签厂家自产自用,产品档次有待提高。
粘扣带的主要生产厂家都是在大陆的台湾企业。
表1 2002年我国热熔胶市场构成应用领域用量(千吨)比率(%)主要产品类型一次性卫生制品18.0 23.1 SBS,SIS等标签、胶带、粘扣带16.0 20.5 SIS胶棒8.5 10.9 EVA服装、粘合衬8.0 10.3 PA、PES、EVA 书籍装订8.0 10.3 EVA制鞋 6.4 8.2 PA、APAO、EVA、SIS地板革 3.6 4.6 SIS包装 3.4 4.4 EVA木工 2.6 3.3 EVA其它(汽车、电缆、组装、卷烟、冰箱等)3.54.5 PA、PU、EVA、SIS 合计78.0100.0*注:以上数据依据本人从热熔胶生产厂、供应商、用户以及期刊文献搜集编制。
供参考。
胶棒产量大是中国热熔胶市场特色之一, 这与中国玩具和工艺品行业发达有关。
事实上,相当多的胶棒产品是出口的。
此行业由于竞争激烈,而技术相对简单,只有达到相当规模才能取得价格优势而生存。
台湾与中国大陆在这个行业具有全球性领导地位。
估计中国有一半以上的胶棒是用副牌EVA制造的。
中国是服装大国。
从八十年代末,随着人民对服装质量要求的提高和服装出口的增加,服装和粘合衬用热熔胶的用量也迅速膨胀。
此类热熔胶有PA、PES、EVA以及PE等许多品种,耐高温熨烫、耐水洗的高档热熔胶(主要是PA类)依赖进口的局面也正在逐渐改变。
书籍无线装订用热熔胶是在中国发展比较早的领域,占其重要部分的是中、小学生课本。
这个领域用胶的品质存在不少问题, 例如粘接强度低、低温发脆、寿命短等,产品以中低档为主。
制鞋用热熔胶是在耐克、爱迪达斯等国际鞋业公司对环保产品的大力推动下发展起来的,目前仍是主要用于国际品牌的运动鞋上。
具体应用包括鞋面材料的粘接和鞋材的涂布后冷贴合或热贴合,粘接强度要求都不高。
反应性热熔胶用于粘接大底和鞋面已经尝试多年,但仍不能规模化使用。
地板革背涂热熔胶主要用于出口产品,内销地板革较少使用热熔胶。
包装胶在中国占市场份额较小,与中国的包装自动化程度低是相关的。
除啤酒、饮料和速食面三个行业外,其它用包装胶的企业极少。
木工热熔胶主要包括封边和包覆两种应用。
胶王、汉高、卡祖等进口产品占据了主要市场,但目前慧达、富乐、博士芬得利等公司已在国内生产和推广这些木工热熔胶产品。
1.3 生产厂家概况中国大陆目前有热熔胶生产厂家近七十家,其中大部分只生产单一应用种类的热熔胶产品,例如其中近三十家工厂只生产卫生制品热熔胶。
这些生产厂家主要是民营企业和外资企业,包括四家全球著名的胶粘剂企业:Henkel、H.B. Fuller、National starch 和Bostik Findley。
2002年一些台湾热熔胶厂商也开始在中国大陆建厂生产。
尽管如此,中国热熔胶行业上规模、上水平的厂家并不多。
2002年在中国大陆产销量排在前五位的企业依次是:国民淀粉、慧达、富乐、万力、向华。
这五家企业销量总和约三万吨,占市场总量的近40%。
1.4 有关原材料情况热熔胶由主体聚合物、增粘树脂、粘度调节剂、填料及抗氧剂组成。
中国热熔胶主要原材料生产情况简介如下:1)主体聚合物。
包括EVA、TPR(热塑性弹性体,如SBS、SIS、SEBS 等)、PA、APAO等。
SBS国内仅有岳阳石化和燕山石化生产的有限的几个品种,性能指标与热熔胶的要求也不尽匹配,并且供应量仍然不足。
用量大、用于制造高档热熔压敏胶的SIS目前国内只有岳阳石化生产,且种类更少、供应不足。
热熔胶所用的大量SIS、EVA、APAO及部分PA、SBS、SEBS 仍依赖进口,主要是艾克森、瑞翁、壳牌、三井、AT 塑料、现代等公司的产品。
2)增粘剂树脂。
酯化松香国内产量充足、质量优良;国内也有厂家生产少量C9及C5 类树脂,但质量不足以用于高档热熔胶产品,存在着色泽、气味和相容性等方面的缺陷。
金森公司和南京伊斯曼公司在国内生产的石油树脂虽然牌号也不多,但仍然极大地缓解了国内石油树脂的紧缺,尤其是伊斯曼公司的产品填补了国内生产氢化石油树脂的空白。
大约有超过一半的石油树脂目前仍在从艾克森、瑞翁、出光、科隆等国外企业进口。
3)稀释剂。
包括蜡和油。
中国石蜡供应丰富,质量优良;但合适的聚乙烯蜡和合成蜡却没有专业生产厂家生产,主要从韩国、泰国、马来西亚、南非等国进口。
国内环烷油和石蜡油的质量已经足以与国外同类油品媲美,故橡胶加工油基本上已经国产化。
总体上目前约50%的中国热熔胶原材料依赖进口。
2. 中国热熔胶工业的发展趋势2.1 仍将维持较高增长速度尽管热熔胶工业开始步入成熟期,增长速度有所减缓,但目前用量尚未达到饱和市场量的20%,其发展空间是十分巨大的。
热熔胶的两个最重要应用--一次性卫生用品和胶带与标签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它们将带动整个热熔压敏胶行业的发展速度。
一次性卫生制品在发达国家是生活必需品,它在中国的发展源于中国经济的腾飞和人均收入的提高;胶带与标签工业发展的动力是环保的压力和成本节约的吸引。
在环保和发展在中国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的情况下,我们应当有信心地预测,在未来五年内中国热熔胶的总需求将保持15%左右的年增长率。
2.2 市场向上规模、上水平的企业集中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法则。
随着竞争的加剧,规模小、技术和管理落后、资金缺乏、品牌力弱的企业正在被市场逐步淘汰,而真正有实力的企业在迅速扩大规模,与其他厂商拉大距离[5]。
热熔胶行业的市场整合预计在未来三年内将基本完成。
当然,这个过程也必然是竞争最激烈的时期。
2.3 高性能热熔胶有所发展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环保法规的进一步规范,各种高性能的热熔胶将会在中国开发和应用开来。
这些热熔胶新产品包括:反应性热熔胶、高强度压敏胶、耐低温压敏胶、高档PA热熔胶、低涂布温度热熔胶、高湿强度热熔胶、亲水性热熔胶、水溶性热熔胶等。
2.4 低档产品仍有巨大生存空间由于中国地域广阔、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异大,现代化的历程也十分漫长。
因而适应各层次消费者的需要,高、中、低档的热熔胶市场也将长期并存,市场结构不会因为生产规模的集中而迅速变化。
预计未来五年里中高档热熔胶的比例会逐步提高;低档产品的比例虽将有所下降,但市场总量仍会继续增长。
2.5 质量管理、产品与服务创新成为竞争的焦点价格是市场竞争的利器,但低价格不能以牺牲质量为代价,尤其是对于象热熔胶这样质量风险极大的行业。
热熔胶在大部分应用中是作为辅助材料使用,一般占用户产品成本的5%以下,但对客户最终产品性能影响很大,并且用户一般都是快速、大批量地生产,加之大部分用户对热熔胶了解不深入以及检测手段缺乏,稍有质量问题就会造成用户百倍甚至千倍于热熔胶成本的损失。
随着热熔胶生产厂家和下游用户逐步认识到这一点,市场竞争的手段也必然相应地从单一的价格战转移到稳定产品质量、开发创新性产品、为客户服务增值等更高层次的途径上来。
参考资料:[1] 杜梦麟,中国粘合剂工业现状及趋势,精细与专用化学品,1999,19,p7[2] 世界胶粘剂发展的主题,化工论坛,2000-06-21[3] 吴永升,中国热熔胶工业健康发展之路,精细与专用化学品,1999,19,p11[4] 中国轻工集团生活用纸中心编:中国生活用纸年鉴(2002)[5] 龚辈凡,我国胶粘剂工业发展趋势和对策,中国胶粘剂,2001,5,p39出师表两汉:诸葛亮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