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生产(解析)

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生产(解析)

南方地区自然特征与农业生产一、单选题“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诗人眼中的江南是美不胜收的画卷,对于江南,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艺术家说“江南美如画”。

下列描述的是江南景观的是( )A. 河湖密布,鱼米丰饶B. 平原广阔,麦浪滚滚C. 群山环抱,冰川广布D. 高原坦荡,荒漠广布2.地理学家说“江南是丘陵”,适合该地农业发展的方式是( )A. 扩大甜菜种植面积B. 在缓坡修筑梯田C. 提高黑土的粮食产量D. 应用大型农业机械读图,完成下列题。

3.与福建省隔海相望的省区是()A. 台湾省B. 江西省C. 广东省D. 浙江省4.位于福建省中部的①山脉是()A. 武夷山B. 太行山C. 戴云山D. 玉山5.甲、乙、丙三个地市位于福建西部,他们分别是()A. 南平、龙岩、宁德B. 三明、宁德、莆田C. 南平、三明、龙岩D. 宁德、三明、漳州下图为海南岛地形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6.关于海南岛的农业分布,符合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的做法是A. 中部山地,地形崎岖,适宜种植业的发展B. 四周地势平坦,且水热条件好,利于种植小麦C. 在平原耕地区加大化肥、农药使用量,从而提高产量D. 今后发展方向是推广生态农业,走科技兴农之路7.图中南繁基地被誉为“国家种植业硅谷”,该地农作物新品种培育的优势自然条件是A. 面临南海,水运便利B. 纬度低,光照、热量、水分条件优越C. 地广人稀,中部耕地广阔,土地租金低D. 位于低山丘陵,排水条件优越山脉不仅是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其也可以成为相邻省级行政区域间的天然分界线。

根据图中的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8.图中所示的两个省级行政区域的行政中心分别是( )A.南宁合肥B. 南昌福州C. 西宁昆明D. 南京长沙9.图中所示的山脉名称是( )A.太行山脉B. 横断山脉C. 武夷山脉D. 巫山10.图中所示的两个省级行政区域位于我国5个温度带中的( )A. 寒温带B. 暖温带C. 热带D. 亚热带读“大运河示意图”,完成各题。

11.中国的大运河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古代曾是我国南北的一条物流大动脉,当时从杭州驶往北京的货船上常见的货物有A. 大米B. 煤炭C. 小米D. 青稞12.如今在南水北调工程中,京杭大运河又作为北上到达京津的输水通道,其调水水源主要来自A. 黄河B. 长江C. 淮河D. 海河13.借助京杭大运河的东线调水工程缓解缺水问题,主要受益地区是A. 华北地区B. 东北地区C. 西北地区D. 南方地区14.下列关于我国农作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 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最重要的水稻生产基地之一B. 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水稻产区和棉花产区C. 东北平原是我国甘蔗的最大生产基地D. 长江中下游平原既是我国主要的油菜产地,也是最大的花生生产区15.有关南方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A. 位于秦岭、淮河以南,跨地势二三级阶梯B. 耕地以水田为主,农业熟制为一年两熟至三熟C. 濒临黄海、东海与南海,水路交通便利D. 地形南北差异最为显著,河流无结冰期读我国四大区域及部分山脉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秦岭—淮河是甲区和乙区的分界线B. 大兴安岭—阴山山脉是乙区和丁区的分界线C.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乙区和丁区的分界线D. 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是甲区和丙区的分界线17.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甲区域的地形以平原和盆地为主B. 乙区域的耕地都是肥沃的黑土地C. 丙区域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D. 丁区域全年气候冷湿,耕地多为水田18.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把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命名为“绿色中国”“黄色中国”“银色中国”和“金色中国”,这四种颜色,分别代表我国的哪个区域()A. 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B. 青藏地区、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北地区C. 南方地区、西北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D. 南方地区、北方地区、青藏地区、西北地区“渔光互补”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的发展模式,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得到推广且以小型分散式为主。

下图为“渔光互补”产业园景观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9.“渔光互补”生产模式的最大优势是( )A. 提高渔业产量B. 提高太阳能发电率C. 减少鱼塘蒸发量D. 不占用耕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20.下列最适宜推广该生产模式的地区是( )A. 华北平原B. 长江三角洲C. 成都平原D. 黄土高原二、综合题21.阅读图及文字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据新华社报道,今年我国南方广大地区多次遭遇强降雨袭击,持续时间较长,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等10省份受灾严重。

(1)南方地区大部分属于__________气候,有利于________(农作物)的种植。

(2)给我国带来丰沛降水的夏季风主要是来自________洋的东南季风以及来自印度洋的_____季风。

我国每年总有一些地方出现大范围的_________灾害,主要是由于_________(夏季风/冬季风)不稳定造成的。

(3)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________(均匀/不均匀),大多数地区的降水集中在______季。

(4)暴雨对河流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A.导致水位猛涨,危及河堤B.水坝承受压力大增C.有利于补充河流淡水资源D.全流域沿岸的人民必须搬离(5)甲_________省西部山区由于强降水的影响可能会诱发崩塌、滑坡、_________等自然灾害。

22.材料一:家家清明日,高桥蒿蒿茧!清明前后,居住在江苏省南部镇江市丹徒区高桥镇的人们都会做一种特殊的点心,叫“蒿蒿茧”。

这是用蒿蒿(艾类植物)叶子、糯米等制作而成的一种糕点,绿莹莹的一小块,色香味俱全。

据悉,在当地制作“蒿蒿茧”的习俗已经传承了数百年。

材料二: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如图)。

(1)图中A—B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_______(山脉)—______(河流)一线。

(2)艾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除干旱和高寒地区,几乎遍及全国。

根据艾草的生长习性,能够广泛生长艾草的区域有________地区和______地区(填上图中的序号)。

(3)分析材料一可知,“蒿蒿茧”是高桥镇地区的传统食品,该镇粮食作物以_______为主,耕地类型以__________为主。

(4)在我国,类似于“蒿蒿茧”独具地方特色的饮食习惯有很多,如③地区最典型的自然特征是_____,为增加热量和营养,所以糌粑成为传统食物,①地区最典型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为主,农业部门以________(选填“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或“林业”)为主,所以烤全羊、手抓肉、奶茶等最具代表性。

答案和解析1、A2、B【解析】1.【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江南景观的描述,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江南的地理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江南主要指长江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湖密布,鱼米丰饶,故A 正确;这里的平原主要以水稻为主,平原广阔,麦浪滚滚应主要是对北方地区景观的描述,B错误;群山环抱,冰川广布应是对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的描述,C错误;高原坦荡,荒漠广布应是对内蒙古高原西部的景观的描述,故D错误。

故选A。

2.【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江南丘陵地区的农业发展方式,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江南丘陵地区的农业发展方式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江南主要在亚热带,甜菜主要分布在中温带,故A错误;丘陵地区在在缓坡修筑梯田,可以减少水土流失,故B正确;这里主要为红壤,黑土主要在东北平原,故C错误;这里为丘陵,不适合应用大型农业机械,故D错误。

故选B。

3、A4、C5、C【解析】3.【分析】本题考查了与福建隔海相望的省区,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福建省的位置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福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北与浙江、西与江西、南与广东分别相邻,东隔台湾海峡与台湾省相望。

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分析】本题考查了福建省的主要山脉,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福建省的主要山脉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根据图中山脉的走向和位置,判断出①为戴云山,又名迎雪山,海拔1856米,雄奇险峻,气势磅礴,有“闽中屋脊”之称。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西部,太行山位于山西省和河北省交界处,玉山位于台湾省境内。

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分析】本题考查了福建省的重要城市,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福建省的重要城市是解题的关键。

【解答】根据福建省的城市分布和图中序号标注的位置,判断出甲为南平市,乙为三明市,丙为龙岩市。

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D7、B【解析】6.【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的有关知识。

旨在考查从图中获得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解答】农业发展要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

读图可知海南岛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A.中部山地,地形崎岖,根据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的做法适宜林业的发展,故A不正确。

B.海南岛位于热带地区,四周地势平坦,且水热条件好,利于水稻种植,故B不正确。

C.在平原耕地区加大化肥、农药使用量,从而提高产量,农业发展中应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故C不正确。

D.农业必须依靠科技优势,大力发展生态、高效、高产、安全农业,走科技兴农之路。

故D正确。

故选D。

7、【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的有关知识。

旨在考查从图中获得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解答】农业发展要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

读图可知海南岛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小,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A.面临南海,靠近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不是种植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故A不正确。

B.该地农作物新品种培育的优势自然条件是纬度低,光照、热量、水分条件优越,四季都可播种、收获,故B正确。

C.海南岛土地面积小,不是地广人稀,平原面积小,耕地不广阔,故C不正确。

D.南繁基地位于沿海平原地区,不是位于低山丘陵,故D不正确。

故选B。

8、B 9、C 10、D【解析】略11、A 12、B 13、A【解析】11.【分析】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特征,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京杭运河流经的地区特征。

【解答】京杭运河跨越南北方地区,从杭州驶往北京,为从南方地区到北方地区。

南方气候湿热,适合稻米的生长,故当时从杭州驶往北京的货船上常见的货物有大米,A正确;北方煤炭资源丰富,无需从南方大量运输,B错误;小米主要生长在北方地区,C错误;青稞主要生长在青藏地区,D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