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政治案例探究式教学法

初中政治案例探究式教学法


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的时候,一位美国记者问 道:“温总理您好,现在大家对中国在因特网方面进 行的内容审查都很反感,觉得侵犯了公民的自由与民 主”。温总理微笑着回答说:“我想引用两句话回答 这个问题,一句是萧伯纳的‘什么是自由?自由意味 着责任’,一句是你们美国人斯特朗斯基的‘要讲民 主的话,不要只坐在屋子里读亚里士多德,要多坐地 铁和公共汽车’。正因为我们是负责任的政府,因此 进行内容审查,我也请这位美国朋友多来中国做地铁 和公共汽车好吗?”在场记者哈哈一笑。然后提出问 题:温总理的回答既不失风范又巧妙拒绝,既融洽气 氛又维护了祖国的利益,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想一想 你从温总理身上学到了什么呢?
我来回答
(2) 通过这一故事,谈谈你对 “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有什么体会?
1.任何一个集体,只有团结,才能心往一处想,劲往 一处使,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达到预期的目标。
2.集体的团结能给每个成员以鼓舞和信心,使个人的
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集体的团结可以把每个成员的长
处集中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依靠这种力量,能
(四)引导学生探究案例
(1)个人分析:由学生自己阅读案例并进行独立思考。 把自学课本的知识与案例结合起来,加深对课本理论知识 的理解。 (2)小组讨论:把学生分成若干组,一般4—6人一组, 小组讨论使学生相互发表各自的见解,设有小组发言人, 记录发言要点、解题思路及小组讨论中存在的疑难点,做 好小组发言的准备并积极发言。其他小组提出补充意见或 是反对意见,也பைடு நூலகம்从其他方面另行分析。然后老师或学生 对案例讨论作总结。相互启迪,从中得到启发教育,以 “例”明“理,”以“理”释“例”,以“例”明“德”的 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全班交流:针对小组不能解决的焦点问题在全班进 行讨论或交流,交流的方式可以采用分析报告式、辩论式 等。
初中政治案例探究式教学法
临朐县九山初中
刘世英
实施背景
传统的政治课教学出现了书本中心、课 堂中心、教师中心、死记硬背的现象。这种 教学失去了素质教育的功能,导致学生的主 动性、能动性、独立性的不断丧失。新课程 倡导从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转向以学生发展 为本,对知识、能力、态度进行有机整合,要 求教师更多地成为学习情景的创设者、引导 者、促进者、合作者。
1.主人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尴尬 的局面?从故事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欣赏 感悟
(二)学生自学感知
没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一定的理论储备, 案例探究只能就事论事。 因此,案例探究教 学需要教师精心“导演”,认真组织编写预 习导学案,在案例课前一至两天发放给学生, 要求学生结合学习目标和自学提纲,自学课 本,解决简单的知识点,记录好个人学习的 疑难点。自学教材目的是为案例探究提供理 论依据,从而为课堂上的案例探究打下良好 的基础。
(三)巧妙地呈现案例
有些例子可放在课前讲,以导出问题,引起学生 的悬念,激发起学生探索的欲望;有些例子可放在课 中讲,以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有些例子可放在新授 内容讲完后讲,以说明前面的理论或说明前面理论的 根据。最常用的时机是在学生感知新知识,对新教材 有了一定的印象后,在教师对新教材进行讲解时运用, 这时运用例证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 解。其他时机有:新概念、新知识引入时;学习内容 可能产生负迁移时;学习内容复杂难懂时;学生在学 习中产生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时。呈现案例的方法也多 种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案例进行实施。既可以采用 教师口述或幻灯片文字叙述法,也可以采用多媒体展 示法。
教学实践反思
• 经过教学实践证明:应用新的教学模式 对教师和学生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教师的 主导作用得到更进一步的体现,学生的主动 性和创造性得到更进一步的激发。但这一新 的教学模式只是刚刚开始,仍还需要不断实 践和完善。
请领导老师们
批评指正
注意的问题
1、案例教学法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虽然具有不可替代的 作用,但并不意味着事例运用得越多越好,应围绕所授知识 点精选用事例,做到有的放矢,所引事例与知识点应有机结 合。 2、案例探究过程中,要创造轻松和谐的自由讨论氛围, 鼓励不同观点的提出与争辩,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组织引 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讨论的实质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 认识、情感等方面的交流过程,应有充分的民主意识,教师 在引导学生讨论,防止讨论偏题的同时切忌发号施令和批评 指责。此外,在全班交流告以段落后,教师要对学生的正确 回答给予概况,提升,对不准确或不正确但富有创意的回答 给予鼓励,对学生没有回答或回答不全面的方面要加以补充。
预习内容
1、阅读教材第49页内容,思考并回答:倾听的重要性是什么? 2、阅读教材第49页内容,说出倾听应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3、阅读课本第50页学会表达是学会与人共处的重要内容。 回答向他人表达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4、阅读课本第51页思考回答: (1)在我们的交往中,学会赞美有什么意义? (2)被人赞美是令人喜悦的事情。要学会赞美他人,赞美的技 巧有哪些? 在你预习的过程中,你还有哪些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问,请记录下 来。(每人至少要提出一个问题)
涵义
案例探究式教学法是教师在课堂教学 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 通过设置具体的教学案例,启发诱导学生 参与分析、讨论、表达等活动,让学生在 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 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教学行为方式
实现目标
1、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2、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3、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够完成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战胜个人无法战胜的困难 3.历史发展和生活经验都告诉我们:集体不论大小, 团结才有力量。
试一试
新中国成立后,各族人民在中 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众志 成城,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克服 了一个个困难,取得了一个个成就, 创造出一个日益繁荣昌盛的新局面。 这靠的是什么?你能列举出一些这 样的事例吗?
(五)及时地总结点评
教师要及时总结评价学生讨论案例的优缺点, 分析案例问题的疑难点,有针对性对案例进行深入 的分析。对学生讨论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针对性地点 拨,有时还需要对案例进行更加广泛和深入的分析 , 要教会学生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来探究解决案 例问题,和学生一起总结出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教会学生有效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案例或实际 问题。教师在总结点评中要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对理 论知识的运用,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社 会热点、时政焦点及自身实际问题,把学到的理论 知识延伸、应用,内化为自己的具体行动。
具体实施过程
(一)选择案例
教师还可以根据具体教学的需要,指导学生进行收集、 整理、归纳。案例的主要来源是教师或学生查阅现有的文献 资料。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和有关媒体上通过观察和收集,然 后加以整理、归纳,也可以从报刊杂志上摘录或从网上下载。 选择案例时要对准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从学生的知 识水平、理解能力、生活经历等出发,选用学生容易观察、 便于想像的例子或亲身经历的事情,可以是有直接针对性的 一个理论概念具体对应物,或是具有类似价值的客观事物, 也可以是反例。不论哪种例子,都要注意与教学内容有内在 联系,能典型地反映出问题的要害和事物的规律。举例要尊 重客观事实,具备科学依据,并且原理正确,说服力就强了, 容易启迪学生的思维,利于理解问题。
探究活动三:团结就是力量
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将一个瞎子和一个瘫子困在 屋里,危在旦夕。瞎子虽然手脚利落,但却辨不出逃 命的方向。瘫子虽然耳聪目明,却无法动弹。在这生 死存亡的关头,如果他们各自逃命,无疑都是死路一 条,唯一的办法就是相互协作,取长补短,身体健壮 的瞎子背起眼睛完好的瘫子,在瘫子的指引下,迅速 的逃离火海,死里逃生。 请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 瞎子和瘫子两人为什么能成功的逃出火海呢? 请分析一下原因 两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两人把各自的长 处集中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 两人组成了一 个团结的集体„„
有个人邀请几位好友到家中做客,其中两位先到,一个 迟迟未来。主人很焦急,便说:“急死人了,该来的怎么还 不来?”一个敏感的客人听了,心想:“该来的没来,那我是 不该来的罗?”于是借故有事走了。 主人一看走掉一位客人,越发着急了,便说:“怎么不 该走的客人,反倒走了呢?”剩下的客人一听,又想:“走了 的是不该走的,那我是该走的了!”于是又走了一个。 最后剩下的一个跟主人是老朋友,看了这种尴尬的场面, 就劝他说:“你说话应该注意一下,他们都生气走了。”主人 大叫冤枉,急忙解释说:“我并不是叫他们走哇!”朋友听了 大为发火,说:“不是叫他们走,那就是叫我走了。”说完, 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