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知识2014.11.6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知识2014.11.6


手消毒效果
外科手消毒操作宣传画
“七步洗手法”宣传画
“七步洗手法”具体操作步骤
如何正确洗手
准备:洗手前取下手部饰物,解开袖口,挽 起衣袖 打湿:用流动水使双手充分淋湿。 取液:取可打湿双手所有表面的足量洗手液。 涂抹:洗手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 手指和指缝。 揉搓:按“七步洗手法”认真揉搓双手至少 15秒钟。 冲洗: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 干燥:使用一次性干手纸巾或其他方法干燥 双手。
一次性无菌物品存放在仓库、放置地上
一次性无菌物品过期使用、重复使用
规范管理的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
专区专柜存放
无菌操作
无菌物品在使用前,如果发现包内化学指示卡 变色不完全,外包装潮湿、超过有效期、包装 物破损等视为污染不得使用。
灭菌器械外包装潮湿
灭菌器械包装布破损
无菌操作
无菌物品的包外灭菌标识项目填写要求
无菌物品应分类、按灭菌日期顺序放置于专用 存放柜内,并保持无菌存放柜清洁干燥。
无菌物品存放距地面高度20~25cm、离墙 5~10cm、距棚顶50cm。
规范管理的无菌物品
无菌物品分类放置、专用存放柜清洁
无菌操作
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管理要求
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应去除外包装后,放置于无菌物 品存放柜内,严禁随意存放、过期使用、重复使用。
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无菌操作
操作者与环境基本要求
无菌操作前,衣帽整洁,戴好口罩(遮住口鼻)、帽子 (遮住头发)、洗刷手。 无菌操作环境要清洁,操作前30分钟停止清扫。 无菌操作中要保持无菌(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桌面以上、 不可跨越无菌区 、不可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 嚏 )。
无菌操作
无菌物品存放管理要求
医院环境的清洁与消毒
环境与物体表面消毒的基本原则
一般情况下先清洁,再消毒。 常规不需要使用消毒剂进行环境表面擦拭或喷洒消毒。 只有地面、物体表面受到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 物等污染的情况下才需要消毒处理。 当地面、物体表面受到血液、体液、呕吐物、排泄物 等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布或一次性纸巾)包裹污 染物并清除,投入黄色医疗废物袋内,然后用消毒剂 喷洒污染的局部,达到消毒作用时间后,再用清水清 洁。
医院感染传播途径
接触传播:医院感染最常见、也是最重要 的传播途径。由接触传播的疾病常见的有 肠道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皮肤感染等。 隔离标识蓝色。 飞沫传播:由飞沫传播的疾病常见的有百 日咳、白喉、流脑等。隔离标识粉色。 空气传播:由空气传播的疾病常见的有结 核、麻疹、肺出血热等。隔离标识黄色。
第三部分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医院的消毒和灭菌
消毒:消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 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灭菌:杀灭或消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 微生物的处理。 消毒灭菌原则:⒈接触完整皮肤、完整黏膜的医 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⒉进入人体 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 破损黏膜、组织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 到灭菌。 医疗器械灭菌合格率100%。
无菌物品包外灭菌标识应填写6项内容,包括物品名 称、灭菌日期、失效日期,以及检查打包者姓名或 编号、灭菌器编号、灭菌批次号。
灭菌器械包外指示胶带 6项填写不全
灭菌器械包外指示胶带 6项填写合格
无菌操作
无菌物品储存有效期
双层棉布包装(密闭式)的无菌物品有效期为7天,一 次性塑封包装(密封式)的无菌物品有效期为6个月。 棉质包装布保持清洁,定期清洗(首次高温洗涤脱脂处 理、不宜超过50次)。包装应使用封包胶带,严禁使用 绷带、线绳、别针等物品封包。
用量杯量出蒸馏水1000ml加入4片含有效氯500mg的 含氯消毒片,即为2000mg/L含氯消毒液。 2000mg/L含氯消毒液用于对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枝杆 菌、细菌芽孢污染物品与物体表面的浸泡、擦拭消毒 (如吸引器、引流瓶等) 。
消毒液监测、配制操作
消毒液配制、监测操作
消毒液浓度监测
消毒液配制
医院感染暴发
医院感染暴发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 者中或先后暴露 于同一感染来源(如使用相同批号的一次性 无菌物品、同一批血液/输液制品,使用同 一种消毒灭菌方法的物品等)。
医院感染流行病学特点
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医院感染分类
——外源性感染的病原体来源于病人体外。如来自
于其他病人、医务人员、诊疗器械和医院环境等。 通过规范医务人员诊疗操作、严格消毒灭菌及隔 离等措施是可以预防和控制的。
——内源性感染的病原体来自病人自身(皮肤、 口咽、肠道、泌尿生殖道等)的常居菌或暂居 菌。当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或体内微生态失衡时即 可发生内源性感染。
医院常用的灭菌方法
压力蒸汽灭菌:耐热、耐湿的手术器械、换药包等 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 低温灭菌:不耐热、不耐湿以及贵重器械(腔镜、 精密仪器)应选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或环 氧乙烷灭菌。 干热灭菌:耐热的油剂类和干粉类(液体石蜡、凡 士林纱条)应选用干热灭菌。目前有厂家提供医用 凡士林敷料, 1 片 /包;提供一次性液状石蜡成品, 规格有20ml/瓶、10ml/瓶。 2% 戊二醛浸泡灭菌作用 10 小时。无菌方式取出后用 无菌水反复冲洗干净,再用无菌纱布擦干后使用。
无菌操作
治疗车、换药车上物品 应摆放合理,上层为清 洁区、下层为污染区; 利器盒放置于治疗车的 侧 面; 进入病室的治 疗车、换药车应配有速 干手消毒剂。
治疗车
手卫生相关概念
手卫生:为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 总称。 洗手:医务人员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 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 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外科手消毒: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皂液和流 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 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 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无菌操作
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2次,玻璃 瓶与容器每周灭菌2次;一次性小包装的瓶装 碘酊、酒精启封后的使用时间不得超过7天,并 注明开启时间。
无菌操作
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应 注明开启日期和时间,放置时间超过2小时后 不得使用。 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 并注明开启时间。建议使用小剂量包装溶媒。 持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鼻导管每天更换一 次,湿化液应用灭菌水。湿化瓶用后消毒, 干燥保存;备用的湿化瓶每周消毒一次。

医院环境的清洁与消毒
清洁工具使用的基本要求
清洁工具包括抹布、拖把等。抹布、拖把推荐使用 超细纤维材料,拖把使用可脱卸式拖把头。 各种擦拭抹布、拖布、清洁桶、保洁手套应分区域 使用,用明显标识区别。 各区域拖把标识的区分,卫生间为红色标识,公共 区域(走廊)为黄色标识,病房、办公室为蓝色标 识,换药室、治疗室为绿色标识。 抹布、拖把头用清洁剂清洗后,用500mg/L含氯消 毒剂浸泡消毒。 消毒后的抹布、拖把悬挂晾干,干燥保存待用。
医院感染定义
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医院感染关注的人群:住院病人和医院工作 人员。 医院感染的地点界定:是指发生在医院内, 包括病人在入院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 医院感染的时间界定:是指病人的感染发生 在住院期间,包括在医院内感染,出院后不 久发病的病人。 社区感染不属于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基本知识
培训要点
医院感染管理基本概念 重大医院感染事件回顾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第一部分 医院感染管理基本概念
医院感染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 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 医院获得而于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医院 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 院感染。
手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是高度危险的?
医务人员手带菌状况
固体肥皂带菌状况
减少手上微生物的窍门
什么时间洗手?
洗手或卫生手消毒遵循的原则
洗手应遵循的原则 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 应选择使用皂液和流动水洗手。 卫生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 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应首选使用速干 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重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深圳妇儿医院产妇切口感染:案例1 戊二醛用于手术器械灭菌的浓度为2%,浸 泡10小时,而该院制剂员将新购进未标明 有效浓度的戊二醛(1%)误认为20%的 稀释200倍供有关科室使用,浓度仅为 0.005%达半年之久。 相关工作人员的极端不负责任,直接造成了 这起院内感染暴发。
无菌操作
复用诊疗器械清洗基本要求
诊疗器械在消毒灭菌前应彻底清洗干净,应使用医 用清洁剂(多酶洗液)浸泡清洗,清洗后应及时进 行消毒。
医用复合多酶清洗剂、除锈剂、润滑剂
清洗不合格的灭菌器械
灭菌器械清洗不彻底,污渍、锈渍严重
清洗合格的灭菌器械
灭菌器械清洗彻底,无污渍、锈渍
无菌操作
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 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
常用消毒剂的配制
500mg/L含氯消毒液配制方法:
用量杯量出蒸馏水1000ml加入1片含有效氯500mg的 含氯消毒片,即为500mg/L含氯消毒液。 500mg/L含氯消毒液用于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与物 体表面的浸泡、擦拭消毒(如体温计、湿化瓶、雾化器 螺纹管等) 。
2000mg/L含氯消毒液配制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