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化生活主观题知识归纳及高考例题角度内容例题文化1、文化的内涵:(全国2012-39)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现代与生活(1)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科技对于广大中以文化的作用。
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科学技术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现代科技有利于培产品。
育珍惜中医药植物,开发新产品,促进中医药文化创新;(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有利于建立中医药植物资源基因库,更好地传承中医药文象。
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
化;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3)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影响。
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北京2011-40)运用《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对人的影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响的知识,说明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的意义。
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①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加强培养出来的。
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人们清醒地认识环境与发展的关2、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系,转变思维方式,采取自觉行动。
②文化对人具有潜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营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造全社会重视环保的文化氛围。
③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先进的、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有助于提高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人的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山东2011-29)1955年10月,武汉钢铁厂在武汉市东郊会的发展。
长江南岸破土动工,1958年9月建成投产。
2011年,汉3、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阳铁厂遗址保护性改造工程启动,原址上将建设一座博物(1)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馆,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基地。
结合材料,从“文响、相互交融。
化的特点及影响”的角度,分析为什么要在原址上建设博①经济是基础,一定的经济和政物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治决定一定的文化,文化是经济①对汉阳铁厂原址的保护性改造为爱国主义教育创设了和政治的反映;一定的文化反作特定的文化环境;②在汉阳铁厂原址上建设博物馆使爱国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主义又有了新的物质载体;③在汉阳铁厂原址上建设博物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先进的、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健康的文化促进政治、经济的发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天津2011-13)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碍政治、经济的发展。
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
根据表3左列信息,将下列②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需要填写的内容,依次写在答题卡上。
我国促进文化发展独立性。
的政策体现的文化生活知识(各写一点即可)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第一,①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公共博物馆、图书馆、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纪念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越来越重要。
第二,为推动经济②加强对国家重大文化遗产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③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响力来越重要。
第三,文化生产力在①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权益的主要途径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文化对越来越突出。
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各种形式的文化活④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第一,动;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文明的演进、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③文化的文化素养。
第二,世界范围内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有利于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力)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⑤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4、文化对人的影响:(1)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2)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特点。
(3)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文化传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全国2012-39)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现代承与创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科技对于广大中以文化的作用。
新要动力。
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科学技术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现代科技有利于培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育珍惜中医药植物,开发新产品,促进中医药文化创新;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有利于建立中医药植物资源基因库,更好地传承中医药文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化;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有利于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扩大中医药文化的影响。
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文化(广东2012-37)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交流与文化创新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的相关知识,谈谈对中国文化要“走出去”、更应“走进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去”的认识。
的文化财富。
尊重文化多样性是①文化“走出去”能增强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高文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尊化软实力,提升综合国力。
②文化“走进去”是文化“走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出去”的深化,只有被其他文化了解和接受,才能真正实繁荣的必然要求。
尊重文化多样现文化“走出去”。
③要推动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增强文性,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化创新意识,提高文化创作能力,把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等的原则,既要认同本民族文精神结合起来,提升文化产品的思想性、艺术性。
④通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创造出能为其他文化能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接纳、欣赏的文化产品。
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北京2012-38)运用《文化生活》中相关知识,淡淡我荣进步。
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对上述挑战应有的正确态度。
2、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尊重文化多样性,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尊重东道国的文传播的过程。
文化传播的途径主化。
跨越文化差异,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促进文化的交要有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流与融合。
等。
(江苏2012-37)端午节即将到来,请你设计一个有助于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吸引中学生了解其文化内涵的主题活动,并从《文化生活》各种政治、经济、文化活动,都角度说明活动的意义。
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主题活动示例:以重读《离骚》,追思屈原为主题的阅读3、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节。
鲜明的民族性和继承性。
是维系活动意义: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弘扬以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浙江2011-40)结合材料,说明动漫大片《田螺遗梦》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的成功体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中的哪些道理。
古为今用。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该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突出了4、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体现了继承对于发展的基社会制度的更替、科学技术的进础性作用。
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该作品之所步、思想运动和教育活动。
其中,以能够成功,在于对民间传说的改编、采用国际最高水准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的动画电影技术、注入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等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方面创新。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通过国内、国际两个平台,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作品在交流中得到传播。
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5、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
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是立足于社会实践。
基本途径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正确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
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
中华文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是源远(天津2012-14)结合材料,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化与民流长、博大精深。
重要的原因在明,雷锋精神对于我们民族和社会的价值是永恒的。
族精神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①雷锋精神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是中华民族精异和兼收并蓄。
神的体现。
②鹦歌岭大学生以实际行动践行雷锋精神,丰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是富了雷锋精神的内涵。
③当代社会需要雷锋精神,雷锋精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神为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价值导向。
④人们的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精神文化需求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提高,雷锋精神为促进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入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江苏2012-37)端午节即将到来,请你设计一个有助于3、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吸引中学生了解其文化内涵的主题活动,并从《文化生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角度说明活动的意义。
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主题活动示例:以重读《离骚》,追思屈原为主题的阅读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节。
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活动意义: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弘扬以民族之魂。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全国2011-39)结合材料和所学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什么妈祖文化具有凝聚华人、华侨的作用。
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①妈祖文化影响广大华人、华侨的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
的需要。
有利于全体人民始终保②丰富其精神生活,满足其精神需要。
③促进了文化交流,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全国2011-39)结合材料并根据所学的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更好地发挥妈祖文化的作用提出两条建议。
挖掘妈祖文化蕴涵的传统美德,促进思想道德建设;发挥妈祖文化的凝聚作用,促进两岸文化交流;扩大妈祖文化的影响,扩大中华文化在全球的影响;赋予妈祖文化新的时代内容,更好地发挥其精神纽带作用。
(福建2011-39)根据材料之一所给的信息,请你运用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知识,就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提出建议。
①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②要求我们能与其他民族文化和睦相处,求同存异,建设和谐海洋,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③要求我们在文化交流中兼收并蓄,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批判地吸收西方海洋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反对海洋霸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