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下图为某年某地逐月逐时气温(℃)变化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月份是A. 2月________B. 5月________C. 8月________D. 11月2. 该地可能A. 光热充足,适宜种植棉花________B. 发展绿洲农业C. 海城辽阔,珊瑚礁发育好________D. 河流无结冰期2. 雷暴和闪电是强对流天气中常见的自然现象,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多年平均的“月均雷暴日数”和“一天内闪电相对频数(以平均值100为标准)”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1. 该城市的雷暴和闪电多出现在A. 春季的夜晚________B. 夏季的午后________C. 秋季的凌晨________D. 冬季的傍晚2. 影响雷暴和闪电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 昼夜温差________B. 水平气压差________C. 垂直气温差________D. 空气湿度3. 下图示意汉朝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线路。
当时航海完全要借助风力和洋流。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当时,商船从徐闻去天竺,出发的季节大多选择在A. 春季________B. 夏季________C. 秋季________D. 冬季2. 当时,商船从天竺返回我国多选择在5-6月出发而忌讳在7-8月,这主要是为了A. 避开多雨季节________B. 避开多大风浪期________C. 避开伏旱天气________D. 借助风力和洋流3. 某日,一批商船走副线到达M地,用罗盘定位发现桅杆影子投向正北,此时的汉长安城A. 农夫们“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B. 身着棉袍的人们匆匆赶回家吃午饭C. 城门开启,披着薄衫的人们纷纷进出________D. 寒夜的巷子里传来的三更天的梆子声4. 2016年12月20日下午,下图中位于阿尔及剃亚北部山地的艾因塞弗拉小镇时隔37年后再次飘起了罕见的大雪,红色沙丘上覆盖着白雪,犹如咖啡上荡漾着稀薄奶泡。
小镇海拔约1000米,被阿特拉斯山脉包围。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 影响该地这次降雪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 纬度________B. 大气环流________C. 地形________D. 洋流2. 艾因塞弗拉小镇沙丘的成因是A. 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B. 深居大陆内部,降水少C. 河道弯曲,使河流泥沙大量堆积D. 周围山地阻挡,水汽少5. 人口迁移率是指一定时期,某地区人口迁入、迁出的绝对量与该时期该地区总人口数之比。
迁移增长率=迁入率-迁出率。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建国以来人口迁移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 有关T1、T2时期该地区人口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T1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缓慢________B. T2时期老年人口比重下降C. T1时期人口总量不断增长________D. T2时期人口机械增长减慢2. 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对该地区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 T1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正值,就业压力不断增大B. T2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正值,环境承载力不断下降C. T1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负值,制约经济的发展D. T2时期人口迁移增长率为负值,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压力6. 下表为杭州市某区2014年节后2月7日(正月初八)至2月18日(正月十九)部分流动人口调查问卷汇总情况。
该区流动人口数量和增长较往年有所提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该区节后流动人口的特点是以A. 回校上学的大学生为主________B. 来杭州找工作的外地农民工为主C. 旅游后回家的居民为主________D. 以青壮年劳动力人口为主2. 导致该区节后流动人口比往年增加的主要原因可能是A. 该区旅游人口增多________B. 市内交通设施完善C. 该区就业环境改善________D. 返城的本地人口增加7. 环境承载力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抚养的最大人口数量。
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
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
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 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承载力的重要因素是 ( )A. 地区对外开放程度________B. 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C. 科技发展水平________D. 蕴藏的资源数量2. 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 ( )A. 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________B. 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C. 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________D. 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8. 下图反映了亚洲某国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该国人口变化趋势的一个突出特征是( )A. 年轻劳动力过剩________B. 老龄化趋势显著C. 自然增长率上升________D. 人口出生率较高2. 示意图显示,该国人口平均寿命状况是( )A. 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________B. 平均寿命延长,男性长于女性C. 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________D. 平均寿命缩短,男性长于女性9. 读我国人口重心演变轨迹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1.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人口重心()A. 始终在广东________B. 在向东南移动C. 始终向东部移动________D. 先向北再向南移动2. 1964-1982年引起人口重心有明显转移的主要因素是()A. 经济因素________B. 交通因素________C. 资源因素________D. 政治因素3. 与2000-2010年人口重心有明显相关性的是()A. 农业布局变化________B. 产业转移________C. 矿产资源开发________D. 荒漠化治理10. 读“我国某地近年来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据图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有可能的是A.生态因素 B.婚姻家庭 C.政治因素 D.经济因素2.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明显相关的是A.甲、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甲、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乙、丙 D.乙、丁11. 读2012年我国部分地区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统计图,回答下列各题。
1. 我国人口流动比例最小的省(市、区)是A. 广东省________B. 河南省C. 天津市________D. 贵州省2. 我国人口移出数量最大的省是A. 河南省________B. 广东省C. 四川省________D. 安徽省12. 研究发现,中国未来老年人照料负担比将持续提高,在2030年代将进入重负阶段。
老年人照料负担比是指某地人口中的老年照料需求者与老年人照料者之间的比值,通常计算如下:老年人照料负担比=7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50岁至64岁人口×100%。
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1. 下列关于老年人口照料负担比指数的说法,正确的是A. 60年代该指数较低是因为人口出生率高B. 1965年-1995年,该指数上升说明人口死亡率降低C. 2000年后该指数有所下降,说明我国老龄化现象有所缓解D. 2015年该指数低于1995年,是因为老年人照料者人口比重增加2. 下列有助于降低我国未来老年人口照料负担比的措施是A. 延缓退休年龄________B. 放开生育改策C. 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________D. 合理布局老年公寓13. 2013年启动实施“单独两孩”,2016年开始实施“全面二孩”。
读我国“婴儿潮”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 下列关于图中三次婴儿潮的叙述,正确的是()A. 第一次婴儿潮规模小的原因是生育率低B. 第二次婴儿潮规模最大的原因是人口基数最大C. 第三次婴儿潮规模较小的原因是育龄妇女人数少D. 第二、三次婴儿潮间隔约20-30年是受生物学规律的影响2. 从目前情况看第四次婴儿潮并没有如期出现,原因可能是:()①生育观念的改变②受人口政策的影响③抚养成本的提高④经济结构的调整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14. 城镇化率指城镇常住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包括了在城镇生活的农业户籍人口。
户籍人口比率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指拥有城镇户籍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举家迁移比率=农村举家迁移到城镇的家庭数÷农村拥有城镇化迁移人口的家庭总数×100%,它反映了家庭城镇化水平。
读我国城市化进程表,完成下列各题。
1. 2002—2012年,我国A. 个体城镇化快于家庭城镇化________B. 城镇化水平已处于较高阶段C. 人口城镇化慢于人口市民化________D. 农民工大多举家在城镇生活2. 表格中数据反映的突出问题是A. 环境污染逐步加剧________B. 交通拥堵日益加重C. 城镇人口增长过快________D. 城镇土地扩张过快3. 为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 兴建卫星城镇,增加城市人口容量________B. 扩大城市用地,拓展城市发展空间C. 调整行政区划,提高城市人口比重________D. 加快产业发展,繁荣区域社会经济15. 下图为某城市部分地区经过数字化处理的“交通线、功能分区、地价”图层,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若该城市功能区布局合理,则当地盛行风向最不可能A. 东风________B. 西南风________C. 西北风________D. 东北风2. 若在该区域新建大型物流基地,最宜选择在A. 甲________B. 乙________C. 丙________D. 丁16. 当前,轿车正逐步进入家庭,成为大众消费的热点,读下表回答下面小题。
1. 轿车销售商店的区位较宜选择在A. 城市中心商务区________B. 接近消费者的居民区C. 市区商业街________D. 交通方便的城乡结合部2. 不同等级城市每百户家庭拥有的汽车数差异的原因合理的是A. 经济愈发达,家庭拥有汽车数量愈多B. 人口密度愈大,家庭拥有汽车数量愈多C. 公共交通愈发达,家庭拥有汽车数量愈少D. 城市空间面积愈大,家庭拥有汽车数量愈多17. 植物工厂是现代设施农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一种高投入、高技术、精装备的工厂化农业系统。
其设计和使用使农业生产不断向专业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目前,荷兰、日本等国已在此方面走在世界前列。
下图是植物工厂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