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届高三地理一模试卷

2019届高三地理一模试卷

2019届高三地理一模试卷丰台区2019年高三年级第二学期综合练习(一)科综合地理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40分)本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图为某校中学生在江苏省高邮市研学旅行时绘制的写生素描图(图中晷针指向北极星,晷针与晷盘垂直)。

读下图,完成下题。

该写生素描图的绘制时间可能为A.清明B.夏至.立秋D.冬至【答案】D【解析】【分析】各地看北极星的高度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

晷针与晷盘垂直,晷盘与地面的夹角与该地纬度互余。

图中晷盘上没有影子,说明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于晷盘与地面夹角,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详解】图中晷针指向北极星,各地看北极星的高度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

晷针与晷盘垂直,晷盘与地面的夹角与该地纬度互余。

图中晷盘上没有影子,说明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于晷盘与地面夹角,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该写生素描图的绘制时间可能为冬至,D对。

清明、夏至、立秋节气,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A、B、错。

下图为北半球1、7月平均气温(℃)随纬度和高度的变化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平流层顶部夏季最高气温出现的纬度范围是A.0°~10°B.40°~60°.60°~70°D.70°~90°3.对流层A.气温随纬度升高而降低B.顶部夏季气温极地高于赤道.南北温差冬季小于夏季D.厚度随纬度升高而逐渐降低【答案】2.D3.B【解析】【2题详解】等值线数值总是按某一递增或递减的顺序变化。

根据图示等值线,平流层顶部夏季最高气温大于0℃,出现的纬度范围是70°~90°N,D对。

其它纬度的平流层顶部夏季最高气温值小于0℃,A、B、错。

【3题详解】根据图示曲线,对流层顶部在低纬地区,气温随纬度升高而增大,A错。

对流层顶部夏季气温极地高于赤道,B对。

南北温差冬季大于夏季,错。

厚度随纬度升高呈波动降低趋势,D错。

敦德吉林(39°35′N,102°15′E)是巴丹吉林沙漠中的一个咸水湖。

钻孔1、钻孔2为取水孔。

下图为巴丹吉林沙漠南缘部分地区地质剖面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图示地区A.沙丘海拔高度约为200米B.整体地势南高北低.钻孔1处地下水埋深最深D.北大山属于褶皱山5.敦德吉林湖泊水的补给主要于A.大气降水B.河流水.冰川融水D.海洋水【答案】4.B5.A【解析】【4题详解】纵轴表示海拔高度,图示地区沙丘海拔高度范围约1200-1400米,A错。

结合指向标,整体地势南高北低,B对。

根据图示钻孔深度,钻孔2处地下水埋深最深,错。

北大山的岩石是花岗岩,属于岩浆侵入地壳冷凝形成,不是褶皱山,D错。

【5题详解】敦德吉林湖位于沙漠中,没有河流流入,B错。

北大山海拔低,没有永久冰川分布,没有冰川融水补给,错。

湖泊距海远,海拔较高,没有海水补给,D错。

湖泊是咸水湖,区域内虽然降水少,但湖泊水的补给主要于大气降水,A对。

【点睛】图示地区沙丘海拔高度范围约1200-1400米。

结合指向标,整体地势南高北低。

根据图示钻孔深度,钻孔2处地下水埋深最深。

北大山海拔低,没有永久冰川分布,没有冰川融水补给。

湖泊距海远,海拔较高,没有海水补给。

堰塞湖是指由火山熔岩流或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的山崩滑坡体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

2018年10月11日,金沙江上游发生山体滑坡堵江成湖,被称为金沙江白格堰塞湖。

下图为堰塞湖形成过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白格堰塞湖形成过程中可能会①影响金沙江河地的蒸发量②影响金沙江上游的流速③增加金沙江下游的灌溉水④减少金沙江下游的流量A.①③B.①④.②③D.②④7.为应对堰塞湖决口可能产生的危害,可以A.加固堰塞湖坝体B.适度挖掘泄洪通道.撤离堰塞湖上游居民D.一次性摧毁堰塞湖坝体【答案】6.D7.B【解析】【6题详解】金沙江上游发生山体滑坡堵江成湖,被称为金沙江白格堰塞湖。

白格堰塞湖形成过程中可能会抬升水位,影响金沙江上游的流速,②对。

不能影响河地的光照、气温,不影响金沙江河地的蒸发量,①错。

堰塞湖截断水流,减少了金沙江下游的灌溉水,③错。

减少金沙江下游的流量,④对。

D 对,A、B、错。

【7题详解】为应对堰塞湖决口可能产生的危害,可以适度挖掘泄洪通道,逐渐减少湖泊水量,B对。

坝体是山体滑坡堆积形成,不安全,不宜加固堰塞湖坝体,A错。

堰塞湖不能危害上游居民,错。

一次性摧毁堰塞湖坝体,对下游地区造成水灾,D错。

高比例可再生能并网发电是全球能战略发展的必然趋势。

下图为我国某地区根据本地自然条件制定的“火、风、光多能互补优化调度模型”。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8.该地区A.风力发电日出前后占比低B.火力发电正午时占比最高.深夜是用电需求的高峰段D.最可能位于我国西南地区 9.提高可再生能发电比重,利于当地①减轻交通压力②充分利用资③保障能安全④遏制全球变暖A.①②B.①④.②③D.③④【答案】8.A9.【解析】该地区风力发电日出前后占比低。

坑口电站是火力发电,火力发电夜晚22时占比最高。

提高可再生能发电比重,利于当地增加能种类,充分利用资。

能种类增多,有利于保障能安全。

【8题详解】根据图例,该地区风力发电日出前后占比低,A对。

坑口电站是火力发电,火力发电夜晚22时占比最高,B错。

深夜是用电需求的低谷时段,错。

根据能类型,该地区煤炭资丰富,风能资丰富,最可能位于我国北方地区,西南地区风能少,D错。

【9题详解】提高可再生能发电比重,利于当地增加能种类,充分利用资,②对。

不能减轻交通压力,①错。

能种类增多,有利于保障能安全,③对。

可再生能是清洁能,可减少污染,但不能遏制全球变暖趋势,④错。

对,A、B、D错。

“罗”是我国有5600多年历史的一种丝织物。

非物质化遗产——“四经绞罗”织造技艺难度高,只能手工操作,且一人一天只能织5厘米,其产品一直以都属于贵重物品。

目前,这种技艺正面临消失危机。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0.“四经绞罗”技艺面临消失危机的主要原因可能有①现代纺织面料丰富多样②产品的市场需求较小③机械纺织生产效率更高④劳动力成本不断升高A.①②③B.①②④.①③④D.②③④11.为保护和传承此项非物质化遗产,可采取的措施有①培育优质蚕种,扩大养蚕规模②加大政府投入,增加传习场所③扩展宣传渠道,提高知名度④增强品牌意识,拓宽销售市场A.①③B.①④.②③D.②④【答案】10.A11.【解析】【10题详解】“四经绞罗”技艺面临消失危机的主要原因可能有现代纺织面料丰富多样,①对。

是一种丝织物,产品的市场需求较小,②对。

手工操作,一人一天只能织5厘米,生产效率低,机械纺织生产效率更高,③对。

劳动力成本不断升高,不是面临消失危机的原因,④错。

A对,B、、D错。

【11题详解】为保护和传承此项非物质化遗产,可采取的措施有加大政府投入,增加传习场所,②对。

培育优质蚕种,扩大养蚕规模,与保护化遗产无关,①错。

扩展宣传渠道,提高知名度,提高保护意识,③对。

增强品牌意识,是产品销售措施,不是化遗产保护,④错。

对,A、B、D错。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60分)1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概述南襄盆地的地理位置特征。

南阳月季栽培始于汉唐,品种繁多、品质优良,在生产、加工、销售、信息、服务一体化经营模式下,其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日本、荷兰等十多个国家。

南阳是我国最大的月季种苗繁育、出口创汇基地。

2019年4月,世界月季洲际大会将在南阳召开。

(2)分析南阳成为我国最大的月季种苗繁育、出口创汇基地的主要原因“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襄阳长渠原为战国时期的军事工事,现已改造成“陂渠相连、长藤结瓜”的灌溉模式。

(3)说明现今改造襄阳长渠的主要目的。

2018年,国务院批复《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支持襄阳“两个中心(省域副中心城市、汉江流域中心城市)、一个增长极(长江经济带绿色增长极)”的城市发展定位。

襄阳、宜昌两个省域副中心城市,与武汉相互呼应,形成湖北省“一主两副”的发展格局。

(4)简述襄阳城市发展定位对湖北省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

【答案】(1)位于我国中部地区(或地处中纬度内陆地区);秦岭、伏牛山、大别山等山脉环绕;地跨湖北和河南两省;地处我国南、北方的过渡地带;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过渡地带(或暖温带和亚热带过渡地带、湿润区和半湿润区过渡地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的过渡地带)。

(2)南阳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适宜多种月季生长(或月季品种资丰富);南阳月季栽培历史悠久,产业基础良好(或种植经验丰富);国内外市场广阔;政策支持;有高等级公路、铁路、机场等,对外交通较便利;生产协作条件好。

(3)调蓄当地水资,保障大面积农业用地的灌溉用水需求;缓解水资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减少旱涝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推动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推动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

(4)带动襄阳市及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缩小湖北省区域经济差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促进汉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辐射带动湖北省生态可持续发展;促进区域协调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利于湖北省社会可持续发展。

【解析】【分析】位置特征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处在我国多种重要的过渡带上。

农业生产基地形成条件,包括自然环境、作物品种、种植经验、市场、政策、交通等。

【详解】(1)读图,南襄盆地位于我国中部地区,属于中纬度内陆地区,地跨湖北和河南两省。

结合图中注记,盆地周围有秦岭、伏牛山、大别山等山脉环绕。

地处我国南、北方的过渡地带,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过渡地带,暖温带和亚热带过渡地带、湿润区和半湿润区过渡地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的过渡地带。

(2)南阳月季栽培始于汉唐,品种繁多、品质优良,南阳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适宜多种月季生长,月季品种丰富。

南阳月季栽培历史悠久,植经验丰富,产业基础良好,生产协作条件好。

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日本、荷兰等十多个国家,国内外市场广阔。

019年4月,世界月季洲际大会将在南阳召开,有国家政策支持。

有高等级公路、铁路、机场等,对外交通较便利。

(3)造襄阳长渠,形成“陂渠相连、长藤结瓜”的灌溉模式,主要目的是调蓄当地水资,保障大面积农业用地的灌溉用水需求。

缓解水资时间分配不均的问题,减少旱涝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推动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保护,推动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

(4)国务院批复《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支持襄阳“两个中心(省域副中心城市、汉江流域中心城市)、一个增长极(长江经济带绿色增长极)”的城市发展定位。

襄阳城市发展定位有利于带动襄阳市及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缩小湖北省区域经济差异,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促进汉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辐射带动湖北省生态可持续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