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机PID 闭环数字控制器设计
姓名: 学院:
实验内容:直流电机pid 闭环数字控制器设计 2015年 4月12日 实验地点: 实验目的:
1.巩固闭环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2.了解闭环控制系统中反馈量的引入方法。
3.掌握PID 算法数字化的方法和编程及不同PID 算法的优缺点。
实验设备与软件: 1. labACT 实验台 2. MATLAB 软件 3. labACT 软件 实验原理: 1、PID 控制原理
按偏差的比例、积分、微分控制(简称PID 控制)是过程控制中应用最广的一种控制规则。
由PID 控制规则构成的PID 调节器是一种线性调节器。
这种调节器将设定值U 与实际输出值Y 构成控制偏差(e=U —Y)的比例(P)、微分(D)、积分(I)的线性组合作为输出的控制量进行控制
⎪⎪⎭
⎫
⎝
⎛++=⎰
dt t de T dt t e T t e K t u t
)()(1
)()(d
i p (1) 式中,()u t ——调节器的输出信号;()e t ——调节器的偏差信号;p K ——调节器的比例系数;
T ——调节器的积分时间常数;T ——调节器的微分时间常数。
下面介绍比例、积
分、微分各自的作用。
比例调节作用:按比例反应系统的偏差,一旦出现了偏差,比例调节立即产生调节作用用以减少偏差。
比例作
用大,可以加快调节,减少误差,但是过大的比例,使系统的稳定性下降,甚至造成系统不稳定。
积分调节作用:消除稳态误差。
有误差,积分调节就进行,直至无差,积分调节停止,积分调节输出一常值。
积分作用的强弱取决与积分时间常数Ti ,Ti 越小,积分作用就越强;反之,Ti 大则积分作用弱。
加入积分调节可使系统稳定性下降,动态响应变慢,即积分作用使响应滞后。
微分调节作用:微分作用反映系统偏差信号的变化率,能预见偏差变化的趋势,能产生超前的控制作用。
在偏差还没有形成之前,已被微分调节作用消除。
因此,可以改善系统的
动态性能。
在微分时间选择合适情况下,可以减少超调,减少调节时间。
微分作用对噪声干扰有放大作用,因此过强的加微分调节,对系统抗干扰不利。
此外,微分反应的是变化率,而当输入没有变化或变化非常缓慢时,微分作用输出为零。
微分作用不能单独使用,需要与另外两种调节规律相结合,组成PD 或PID 控制器。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对象特征和控制要求,控制器可以为P 、PI 、PD 、PID 。
PID 参数经验整定原则是在输出不振荡时,增大比例增益p K ,减小积分时间常数i T ,增大微分时间常数d T 。
基此,其经验整定口决为:参数整定找最佳,从小到大顺序查,先是比例后积分,最后再把微分加,曲线振荡很频繁,比例度盘要放大(即比例增益要变小),曲线漂浮绕大湾,比例度盘往小扳(即比例增益要变大),曲线偏离回复慢,积分时间往下降,曲线波动周期长,积分时间再加长,曲线振荡频率快,先把微分降下来,动差大来波动慢,微分时间应加长,理想曲线两个波,前高后低4:1,一看二调多分析,调节质量不会低。
2、PID 算法的数字实现与经验整定 (1)标准PID 算法
由于本次实验采用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是一种时间离散控制系统。
因此,为了用计算机实现PID 控制必须将其离散化,用数字形式的差分方程来代替连续系统的微分方程
()d
p 0i ()()()()(1)n
j T T
u n K e n e j e n e n T T =⎛⎫=+
+-- ⎪ ⎪⎝⎭
∑ (2) 式中:T —采样周期(本实验默认为5ms);)(n u —第n 次采样时计算机输出;()e n —第n 次采样时的偏差值;(1)e n -—第n -1次采样时的偏差值。
令积分系数i p i T K K T =,微分系数d d p T
K K T
=,则PID 位置控制算式表达式可写成
()p i d 0()()()()(1)n
j u n K e n K e j K e n e n ==++--∑ (3)
容易将上式转化成增量算式
()()p i d ()()(1)()(1)()()2(1)(2)u n u n u n K e n e n K e n K e n e n e n ∆=--=--++--+- (4) (2)积分分离PID 控制算法
在控制过程中,只要系统存在偏差,积分的作用就会继续,当偏差较大或累加积分项太快时,就会出现积分饱和现象,使系统产生超调,甚至引起振荡,这对某些生产过程是绝对不允许的。
引进积分分离法,既保持了积分的作用,又减小了超调量,使得控制性能有了较大的改善。
令积分分离法中的积分分离阀值为0E 。
当超过设定参考值偏差0()e n E >时(偏差值()e n 比较大时),采用PD 控制;当超过设定参考值偏差0()e n E ≤时(偏差值()e n 比较小
时),采用PID 控制。
积分分离法PID 算法可表示为
()p i d 0()()()()(1)n
j u n K e n K e j K e n e n ='=++--∑ (5)
式中, 0
i p 0i
0,()()e n E K T K e n E T ⎧>⎪
'=⎨≤⎪⎩,。
(3)不完全微分PID 算法
微分作用容易引起高频干扰,因此通常在典型PID 后串接一个低通滤波器(一阶惯性环节f 1(1)T s +)来抑制高频干扰,微分作用能在各个周期按照偏差变化趋势,均匀地输出,真正起到微分作用,改善系统性能。
由此得到的PID 算法称为不完全微分PID 算法,其表达式为
()(1)(1)()u n au n a u n '=-+- (6)
式中,f f ()a T T T =+,()d
p 0
i ()()()()(1)n
j T T
u n K e n e j e n e n T T =⎛⎫'=+
+
-- ⎪ ⎪⎝⎭
∑ 。
3.直流电机的闭环调速原理
直流电机的闭环调速原理框图如下图。
本实验采用labACT 平台上数/模转换器(B2)(DA0832)、直流电机模块(C2)(直流电机BY25及光电断续器测速)、定时器/中断单元(B9)(8253定时器、中断控制器8259中的输入IRQ6,IRQ7)、驱动电路、CPU8088及其接口。
当给定直流电机转速(即在速度示波器的界面上设置‘目标值’),与当前转速值(光电测速机构的脉冲数测出)相比较,其差值e (n )在计算机中进行PID 计算,解算成y (n ),经数/模转换器(B2)转换驱动直流电机,改变电机转速,实现直流电机闭环调速控制。
下面分别详细介
基本实验与分析:
(1)通过给定的电机模型公式(7),在Simulink 中搭建直流电机闭环调速的仿真模型,分析PID 参数对响应的影响并选择其中一组较好的PID 参数(参数范围要满足实验操作中的要求,比如K p =0.8,T i =80ms ,
T d =100ms),为在LabACT 上实验提供大致的依据。
在仿真实验当中,如果直流电机转速不稳定,时快时慢,应该如何调节参数使转速尽快稳定?如果转速没达到设定值,应该怎样调节参数?如果要转速快速地跟随设定值变化,又该如何调整参数?
下图为搭建仿真模型时需添加的一些标度变换环节(1K 、2K 、3K 及对象已给出,仅需按下图搭建仿真模型,PID 部分需同学们自行编写),2011=K ,250
1282=K (21K K 将实际转速误差转换为数字量),128
10
3=K (将数字量转化为0~10V 电压),饱和非线性环节(上限为127,下限为8)。
(2) PID函数实验程序:
int pid(int P,int I,int D,int E)
{ int KI,KD,KP,U;
KP=P;
KI=5*KP/I;
KD=D*P/5;
II=II+E;
U=KP*E+KD*(E-E0)+KI*II;
E0=E;
return U;}
(3)观察波形并记录相同PID参数下(根据PID参数经验整定方法选择一组较好的PID参数,想想需要达到的一般指标),设定值从250转/min跃变到不同转速下的暂态和稳态性能指标,并对结果进行解释。
(一些LABACT实验箱电机特性很差,电机调节转速不一定能达
设定值从250转/min跃变到1500转/min时间测得波形如图
设定值从250转/min跃变到2000转/min时间测得波形如图
设定值从250转/min跃变到2500转/min时间测得波形如图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可知:当偏差阶跃出现时,微分立即大幅度动作,抑制偏差的这种跃变;比例也同时起消除偏差的作用,使偏差幅度减小,由于比例作用是持久和起主要作用的控制规律,因此可使系统比较稳定;而积分作用慢慢把余差克服掉。
只要三个作用的控制参数选择得当,便可充分发挥三种控制规律的优点,得到较为理想的控制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