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ERP论文

ERP论文

浅析ERP系统的发展与实施因素【摘要】随着我国逐步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中国企业开始从粗放式的企业管理模式向集约型转变,一些基础较好的企业开始进入信息化阶段。

而信息化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企业实施ERP。

通过实施ERP系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率。

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ERP系统就是企业资源需求计划系统。

该系统将企业内部所有资源整合在一起,对采购、生产、成本、库存、分销、运输、财务、人力资源等进行规划,从而使得企业资源达到最佳组合,取得最佳效益。

ERP通过运用优化业务流程制度规范以及集成企业关键业务流程来整合和提高企业利润,提高企业满足市场需求反应速度。

ERP软件的合理运用可以将企业内部业务操作优化,同时运用功能丰富的协作合作技术帮助企业在合作企业群体和贸易伙伴之间提高管理水平,扩展企业竞争空间和提高综合实力。

【关键词】含义、特点、发展历史、因素【Abstract】As our country enters the stage in middle period of industrialization progressively,Chinese enterprises begin to transform from the management mode of the enterprises of the extensive type into intensive style.Some enterprises with better foundation begin to enter information-based stage.And a very important sign of information is that enterprises implement ERP.Enterprises improve the economic efficiency through the ERP system.Thus improv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market of enterprises.ERP system is enterprise's resource requirement planning system.This system exactly mixes all resources inside enterprises together,plan to purchasing,production,cost,stock,distributing,transportation, financial affairs,human resources,thus make enterprise resources reach and make best up,make the best benefit.ERP asks and raises enterprise's profit by using the normal and integrated enterprise's key business procedure of best business system,reaction speed and enterprise of marketdemand.The rational application of ERP software can help enterprise's interior business to operate the rationalization,technological collaborative technologies can help enterprises to improve between colony of cooperative enterprise and trading partner to use the cooperation with abundant function/cooperate at the same time Management level,expand the competition space of enterprise and improve the integration capability.【Keyword】Meaning、Feature、Development History、Factor一、ERP系统含义ERP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它是从MRP(物料需求计划)发展而来的新一代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它扩展了MRP的功能,其核心思想是供应链管理。

它跳出了传统企业边界,从供应链范围去优化企业的资源。

ERP系统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思想于一身,成为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

它对于改善企业业务流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显著作用。

ERP行业人才稀缺成为SAP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鉴于此,国内的ERP培训行业逐渐开始发展。

二、ERP系统特点2.1实用性:企业实施ERP系统的本质就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这些特点都可以体现了ERP的本质。

ERP的宗旨就是是对企业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等资源进行综合管理优化,ERP系统对各部门进行协调管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企业的一切营销活动,帮助企业实现核心竞争力的提高,效益最大化。

2.2整合性:ERP最大特色便是整个企业信息系统的整合,比传统单一的系统更具功能性。

2.3弹性: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式,使系统本身可因应企业需要新增模块来支持并整合,提升企业的应变能力。

2.4集中的数据储存:将原先分散企业各角落的数据整合起来,使数据得以一致性,并提升其精确性。

2.5便利性:在整合的环境下,企业内部所产生的信息透过系统将可在企业任一地方取得与应用。

三、ERP系统的发展历程ERP从20世纪40年代产生至今,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历程。

它是由美国Gartner Group咨询公司首先提出的,它作为当今国际上一个最先进的企业管理模式,它在体现当今世界最先进的企业管理理论的同时,也提供了企业信息化集成的最佳解决方案.它把企业的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统一起来进行管理,以求最大限度地利用企业现有资源,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从开始提出订货点方法(Order Point Method)到现在,ERP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第Ⅰ阶段——订货点方法(Order Point Method):最开始的库存管理,它是一种以统计方式来控制库存,即当实际库存降低到顶点或不低于安全库存时,按规定的订货数量提出订货的一种库存控制方法,其最大的缺陷是它没有按照物料真正需求的时间来确定订货日期。

第Ⅱ阶段——时段式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s Planning,MRP):60年代中出现的一种管理技术与方法。

是一个生产计划与库存管理系统,在需要的时间里得到恰好需要得物料数量。

缺陷MRP(物料需求)计划,出现到成功应用,只局限于物料的管理,还达不到企业生产管理要求。

第Ⅲ阶段——闭环式物料需求计划,或简称闭环式MRP:在物料需求计划(MRP)的基础上,增加对投入与产出的控制,也就是对企业的能力进行校检、执行和控制。

闭环MRP理论认为,只有在考虑能力的约束,或者对能力提出需求计划,在满足能力需求的前提下,物料需求计划(MRP)才能保证物料需求的执行和实现。

在这种思想要求下,企业必须对投入与产出进行控制,也就是对企业的能力进行校检和执行控制。

在物料需求计划执行之前,要由能力需求计划核算企业的工作中心的生产能力和需求负荷之间的平衡情况。

第Ⅳ阶段——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MRP)将其简称为MRP II:以闭环MRP为核心,将MRP的信息共享程度扩大,使生产、销售、财务、采购、工程紧密结合在一起,共享有关数据,组成了一个全面生产管理的集成优化模式。

是对一个企业的所有资源编制计划并进行监控与管理的一种科学方法。

第Ⅴ阶段——企业资源规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或简称ERP:将企业的“三流”资源,即物流资源、资金流资源和信息流资源进行全面集成管理的管理信息,从而使企业能更加灵活、“柔性”地开展各项业务活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

在ERP的发展历程中,所经历的各阶段具有“向上兼容性”,即第Ⅱ阶段与第Ⅰ阶段的关系是:时段式MRP包含了订货点方法的所有功能,时段式MRP是订货点方法的提升和扩展。

同样,第Ⅲ阶段与第Ⅱ阶段的关系、第Ⅳ阶段与第Ⅲ阶段的关系、第Ⅴ阶段与第Ⅳ阶段的关系也如此。

四、ERP实施因素分析4.1高层决策者长期支持和参与。

在众多的文献中,都将高层决策者的长期支持和参与作为ERP成功实施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ERP系统实施是一项投资巨大的工程项目,企业领导必须下决心,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资金,并监督这些资源的合理使用,同时ERP系统的实施也是一项管理变革的活动,需要高层决策者的快速决策和推动,因此这项工作从立项—开始就需要得到高层决策者的支持和参与。

4.2项目管理能力。

在ERP系统实施中对各种有关因素进行有效的管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具体来说,制订好整个ERP实施项目的预算进度时间表,其中包括建立明确、量化的ERP应用目标,实行ERP项目监理制和实行ERP项目评价制等等,其中时间及成本的控制尤其重要,而且预算进度时间表要经常按需要做出调整。

此外,作为实施过程中的最重要的角色,企业方项目经理和顾问方的项目经理的选择是企业ERP实施的关键所在。

要选择具有综合能力的项目经理,其中的综合能力是指项目经理要对企业的流程有着充分的了解,并且在企业具有一定的威望,有协调能力。

4.3员工和顾问的积极参与。

企业应把握全员的不同需求,把ERP实施号企业发展战略及全员业绩考核有机结合起来,促使他们能够自觉主动地投入到ERP实施中来。

此外,应鼓励顾问积极地帮助员丁解决问题,顾问应与员工分享他们的专业知识及成功经验,令员工深信ERP项目是可以成功的,从而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

4.4精确的基础资料。

ERP运行的基础是食业的数据,“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所以要在系统实施之初,就花大力气进行管理规范化和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

基础数据量大,涉及面广,有时为了核实—个数据,需要访问多个部门和很多人。

数据整理要满足软件的格式要求,并确保其正确性、完整性和规范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