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教学设计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教学设计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框题是思想政治必修②政治生活模块第三单元“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第一框的内容。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这三项原则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本框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在民族领域的体现,是学习民族问题的起点,对学习下一框民族制度有铺垫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共同缔造了伟大的祖国;理解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相互关系。

2.能力目标: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原则,坚持了从实际出发,适合我国国情;让学生尝试用历史的、辨证的眼光观察、评价问题,提高学生的比较、鉴别能力;引导学生利用已有历史、地理知识,深入学习本课。

培养学生善于将不同学科知识综合起来,不断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民族风俗习惯,与不同民族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相互关系
四、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
教师:老师上大学时班里86人,其中15人为少数民族,现在他们大部分也回到自己家乡,走上了教师岗位。

让我们一起认真倾听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对我们的问候吧!
(播放各个少数民族同学发来向瑞金二中同学问好的视频)一方面让同学们对于多民族国家有一个非常直观的感受,另一方面还能激励同学们好好学习,在两年之后的高考中努力考出自己的水平,走出江西,接触更多更广阔的天地。

提问:瑞金有没有少数民族呢?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呢?其中有多少个是少数民族呢?当前我国的民族关系是怎么样的?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这种民族关系?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板书)
第一框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一、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确立(板书)
1.民族概况。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重要的国情之一。

2.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问题探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这种民族关系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主要是因为a.新中国确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从此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根源。

b.我国贯彻落实了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过渡)尽管我国各民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但历史形成和遗
留下来的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等发展不平衡的状况依然存在,而且难以在短期内消除。

而对这样一种民族关系的现状,我们国家该怎样处理呢?
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板书)
在今年两会上讨论比较热烈的话题中有一个就是高考加分的问题,少数民族的高考考生能在考试中享受加分政策,在你认为这是不是民族平等?那么今天我们就民族倾斜政策是否符合民族平等进行一场小小的辩论。

下面有请我们的双方辩手直接开始自由辩论四分钟,最后各自总结陈词半分钟。

教师作出总结,当前实行的民族倾斜政策是为了让各民族的差距不要越来越大,民族之间特别是边疆地区相比汉族地区差距仍较大,因此这也是为了实现民族平等而采取的措施。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经济水平的提高,政策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和改变,加分政策也越来越细致以及加分的分数也在不断地减少了。

那么下面我们具体来学习民族平等。

1.民族平等(板书)
(1)含义:是指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

教师点拨:民族平等含义中的“平等”不是“相同”。

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民族的人口及发展还很不平衡,还不可能很快消除民族之间的差距,存在事实上的不平等。

(2)提出依据:a.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一律平等”。

b.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

c.我国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

(3)表现:政治(全国人大的代表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代表)文化(受教育权是平等的)我们知道一支筷子很容易折断,那么一把筷子呢?这里面体现了什么道理呢?提出民族团结问题。

面对分裂势力,我们的态度应该是什么样的?失去团结我们还剩什么?
我的喀什小伙伴家开了一家手机店,在事件发生后每家店铺都发了警棍以备不时之需,同时不仅是汉族同胞还有少数民族的同胞都非常痛恨破坏和平的敌对分子,积极向政府举报揭发以及帮助擒获犯罪分子。

这些行为充分体现了我们国家是团结和谐的国家。

2.民族团结(板书)
(1)含义:是指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

教师归纳总结:人们渴望和平,需要各民族团结,民族团结与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国家的安定,那么国家也就不能集中力量搞建设,各民族也就失去了依靠而难以发展,所以只有加强民族团结才能实现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重要性
a.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b.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
(3)措施
a.公民的义务
b.国家(政府职能)
播放在朋友圈截图关于盘山公路变高速公路的照片,以及配之以其的小视频,从身边人的事出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反思,这么多年国家的发展和变化说明了什么?
3.各民族共同繁荣
(1)含义:在民族平等、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2)为什么
a.民族之间的差距客观存在着;
b.社会主义的本质;
c.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
兴;d.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
(3)措施
问题探究:国家采取哪些措施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支持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学生:国家采取一系列加快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了民族的繁荣。

特别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大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还例如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对口帮扶,国家对民族地区采取的财政优惠政策等)
教师归纳:这些措施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一靠国家政策,二靠自己,三靠发达地区的支援。

这体现了内外因相结合的道理。

4.三大原则的关系
教师:三个原则之间是什么关系?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将三者的关系用关系图示表示出来,并给我们进行简单的解说,其他同学在课堂笔记本上完成。

政治基础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
前前物
提提质
条条保
件件证
共同繁荣
学生代表活动:一边展示上述关系图,一边进行解说,说明三者关系。

教师归纳:三者互相联系、不可分割。

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过渡)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珍惜。

那么,在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中,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三、怎么样巩固民族关系
展示微信截图,汉族同胞感受少数民族节日以及风俗,那么我们在面对各种
各样民族问题时应该这么做呢?结合课本74页,请学生进行讨论并回答。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处理民族关系,要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三项基本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

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

各民族的共同繁荣特别是经济发展,又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我们要珍惜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我们接下来将对大家进行三道题的巩固训练,看看大家学习得怎么样。

那么课堂的最后让我们以宋祖英的《爱我中华》结束今天的内容吧,让我们饱含深情地歌唱祖国,感受新时代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板书设计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确立
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民

关平等(含义、为什么、主要表现)
系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团结(含义、重要性、措施)
基共同繁荣(含义、重要性、措施)
本三者之间的关系


怎么样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