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上海各区数学一模重难汇编

2017上海各区数学一模重难汇编

2017年上海市初三一模 压轴题一、(2017徐汇一模)24.(本题共3小题,每题4分,满分12分)如图7,已知抛物线32++-=bx x y 与x 轴交于点A 和点B (点A 在点B 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且OC OB =,点D 是抛物线的顶点,直线AC 和BD 交于点E .(1)求点D 的坐标;(2)联结BC CD 、,求DBC ∠的余切值;(3)设点M 在线段CA 延长线上,如果EBM ∆和ABC ∆相似,求点M 的坐标.25.(本题满分14分)如图8,已知ABC ∆中,3==AC AB ,2=BC ,点D 是边AB 上的动点,过点D 作BC DE //,交边AC 于点E ,点Q 是线段DE 上的点,且DQ QE 2=,联结BQ 并延长,交边AC 于点P .设x BD =,y AP =.(1)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及定义域; (4分) (2)当PEQ ∆是等腰三角形时,求BD 的长; (4分) (3)联结CQ ,当CQB ∠和CBD ∠互补时,求x 的值. (6分)图8QPDB AC E BAC备用图2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对称轴平行于y 轴的抛物线过点A (1,0)、B (3,0)和C(4,6).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2)现将此抛物线先沿x 轴方向向右平移6个单位,再沿y 轴方向平移k 个单位,若所得抛物线与x 轴交于点D 、E (点D 在点E 的左边),且使△ACD ∽△AEC (顶点A 、C 、D 依次对应顶点A 、E 、C ),试求k 的值,并注明方向.25.如图17,△ABC 边AB 上点D 、E (不与点A 、B 重合),满足∠DCE =∠ABC .已知∠ACB =90°,AC =3,BC =4.(1)当CD ⊥AB 时,求线段BE 的长;(2)当△CDE 是等腰三角形时,求线段AD 的长;(3)设AD =x ,BE =y ,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定义域.CBA DEA备用图图17Oxy图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x2+bx+4与x轴的正半轴相交于点A,与y轴相交于点B,点C在线段OA上,点D在此抛物线上,CD⊥x轴,且∠DCB=∠DAB,AB与CD相交于点E.(1)求证:△BDE∽△CAE;(2)已知OC=2,tan∠DAC=3,求此抛物线的表达式.25.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C与BD相交于点O,AC=BC,点E在DC的延长线上,∠BEC=∠ACB,已知BC=9,cos∠ABC=.(1)求证:BC2=CD•BE;(2)设AD=x,CE=y,求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3)如果△DBC∽△DEB,求CE的长.24.如图,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二次函数y=﹣x2+mx+n的图象经过点A(3,0),B(m,m+1),且与y轴相交于点C.(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并写出其图象顶点D的坐标;(2)求∠CAD的正弦值;(3)设点P在线段DC的延长线上,且∠PAO=∠CAD,求点P的坐标.25.如图,已知在梯形ABCD中,AD∥BC,AB=AD=5,tan∠DBC=.点E为线段BD上任意一点(点E与点B,D不重合),过点E作EF∥CD,与BC相交于点F,连接CE.设BE=x,y=.(1)求BD的长;(2)如果BC=BD,当△DCE是等腰三角形时,求x的值;(3)如果BC=10,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4.如图,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A(4,0)是抛物线y=ax2+2x﹣c上的一点,将此抛物线向下平移6个单位后经过点B(0,2),平移后所得的新抛物线的顶点记为C,新抛物线的对称轴与线段AB的交点记为P.(1)求平移后所得到的新抛物线的表达式,并写出点C的坐标;(2)求∠CAB的正切值;(3)如果点Q是新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点,且△BCQ与△ACP相似,求点Q的坐标.25.如图,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AB=10,sinB=,点O是AB的中点,∠DOE=∠A,当∠DOE以点O为旋转中心旋转时,OD交AC的延长线于点D,交边CB于点M,OE交线段BM于点N.(1)当CM=2时,求线段CD的长;(2)设CM=x,BN=y,试求y与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3)如果△OMN是以OM为腰的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线段CM的长.24. 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443y ax ax a =-++(0)a <的顶点为D ,它的对称轴与x 轴交点为M ; (1)求点D 、点M 的坐标;(2)如果该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为A ,点P 在抛物线上,且AM ∥DP ,2AM DP =,求a 的值;25. 在Rt △ABC 中,90ACB ︒∠=,2AC BC ==,点P 为边BC 上的一动点(不与点B 、C 重合),点P 关于直线AC 、AB 的对称点分别为M 、N ,联结MN 交边AB 于点F ,交边AC 于点E ;(1)如图,当点P 为边BC 的中点时,求M ∠的正切值;(2)联结FP ,设CP x =,MPF S y ∆=,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定义域; (3)联结AM ,当点P 在边BC 上运动时,△AEF 与△ABM 是否一定相似?若是,请证明;若不是,试求出当△AEF 与△ABM 相似时CP 的长;24.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如图9)中,已知抛物线24y x bx=-++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A(-1,0),与y轴的交点记为点C.(1)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以及顶点D的坐标;(2)如果点E在这个抛物线上,点F在x轴上,且以点O、C、E、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直接写出点F的坐标(写出两种情况即可);(3)点P与点A关于y轴对称,点B与点A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点Q在抛物线上,且∠PCB=∠QCB,求点Q的坐标.25.已知:点P不在..⊙O上,点Q是⊙O上任意..一点.定义:将线段PQ的长度中最小的值称为点P到⊙O的“最近距离”;将线段PQ的长度的最大的值称为点P到⊙O的“最远距离”.(1)(尝试)已知点P到⊙O的“最近距离”为2,点P到⊙O的“最远距离”为6,求⊙O的半径长(不需要解题过程,直接写出答案).(2)(证明)如图10,已知点P在⊙O外,试在⊙O上确定一点Q,使得PQ最短,并简要说明PQ最短的理由.(3)(应用)已知⊙O的半径长为5,点P到⊙O的“最近距离”为1,以点P为圆心,以线段PO为半径画圆.⊙P交⊙O于点A、B,联结OA、PA.求OAP∠的余弦值.八、(2017长宁、金山、青浦一模)2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2y x bx c =-++与x 轴交于点A 、B (点A 在点B 的右侧),且与y 轴正半轴交于点C ,已知A (2,0) (1)当B (-4,0)时,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O 为坐标原点,抛物线的顶点为P ,当tan 3OAP ∠=时,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3)O 为坐标原点,以A 为圆心OA 长为半径画A ,以C 为圆心,12OC 长为半径画圆C ,当A 与C 外切时,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第24题图25.已知ABC ∆,5AB AC ==,8BC =,PDQ ∠的顶点D 在BC 边上,DP 交AB 边于点E ,DQ 交AB 边于点O 且交CA 的延长线于点F (点F 与点A 不重合),设PDQ B ∠=∠,3BD =.(1)求证:BDE CFD ∆∆∽;(2)设BE x =,OA y =,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定义域; (3)当AOF ∆是等腰三角形时,求BE 的长.九、(2017崇明一模)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235y x bx c =-++与y 轴交于点)3,0(A ,与x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0,5(B ,点D 在线段OB 上,且1=OD ,联结AD 、将线段AD 绕着点D 顺时针旋转︒90.得到线段DE ,过点E 作直线x l ⊥轴,垂足为H ,交抛物线于点F . (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 (2)联结DF ,求EDF ∠cot 的值;(3)点G 在直线l 上,且︒=∠45EDG ,求点G 的坐标.D A第25题备用图OQPD FE第25题图B C A22.在ABC ∆中,︒=∠90ACB ,23cot =A ,26=AC ,以BC 为斜边向右侧作等腰直角EBC ∆,P 是BE 延长线上一点,联结PC ,以PC 为直角边向下方作等腰直角PCD ∆,CD交线段BE 于点F ,联结BD . (1)求证:BCCECD PC =; (2)若x PE =,BDP ∆的面积为y ,求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 (3)当BDF ∆为等腰三角形时,求PE 的长.十、(2017虹口一模) 24、如图,抛物线25yx bx 与x 轴交于点A 与(5,0)B 点,与y 轴交于点C ,抛物线的顶点为点P .(1)求抛物线的表达式并写出顶点P 的坐标 (2)在x 轴上方的抛物线上有一点D ,若ABD ABP ,试求点D 的坐标(3)设在直线BC 下方的抛物线上有一点Q ,若15BCQS,试写出点Q 坐标25.如图在Rt ABC 中,90ACB ,4,3AC BC ,点D 为边BC 上一动点,(不与点B 、C 重合),联结AD ,过点C 作CF AD ,分别交AB AD 、于点E F 、,设DC x ,AEy BE ,(1)当1x 时,求tan BCE 的值 (2)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x 的取值范围(3)当1x 时,在边AC 上取点G ,联结BG ,分别交CE AD 、于点M N 、,当MNF ABC 时,请直接写出AG 的长。

十一、(2017松江一模)24.如图,抛物线y=﹣x 2+bx+c 过点B (3,0),C (0,3),D 为抛物线的顶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以及顶点坐标;(2)点C 关于抛物线y=﹣x 2+bx+c 对称轴的对称点为E 点,联结BC ,BE ,求∠CBE 的正切值;(3)点M 是抛物线对称轴上一点,且△DMB 和△BCE 相似,求点M 坐标.25.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是矩形,cot∠ADB=,AB=16.点E在射线BC上,点F在线段BD上,且∠DEF=∠ADB.(1)求线段BD的长;(2)设BE=x,△DEF的面积为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函数定义域;(3)当△DEF为等腰三角形时,求线段BE的长.十二、(2017宝山一模)24.如图,二次函数y=ax2﹣x+2(a≠0)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已知点A(﹣4,0).(1)求抛物线与直线AC的函数解析式;(2)若点D(m,n)是抛物线在第二象限的部分上的一动点,四边形OCDA的面积为S,求S关于m的函数关系;(3)若点E为抛物线上任意一点,点F为x轴上任意一点,当以A、C、E、F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请直接写出满足条件的所有点E的坐标.25.如图(1)所示,E为矩形ABCD的边AD上一点,动点P、Q同时从点B出发,点P以1cm/秒的速度沿折线BE﹣ED﹣DC运动到点C时停止,点Q以2cm/秒的速度沿BC运动到点C时停止.设P、Q同时出发t秒时,△BPQ的面积为ycm2.已知y与t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2)(其中曲线OG为抛物线的一部分,其余各部分均为线段).(1)试根据图(2)求0<t≤5时,△BPQ的面积y关于t的函数解析式;(2)求出线段BC、BE、ED的长度;(3)当t为多少秒时,以B、P、Q为顶点的三角形和△ABE相似;(4)如图(3)过E作EF⊥BC于F,△BEF绕点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如果△BEF 中E、F的对应点H、I恰好和射线BE、CD的交点G在一条直线,求此时C、I两点之间的距离.十三、(2017奉贤一模)2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xOy中,抛物线y=﹣x2+bx+c与x轴相交于点A(﹣1,0)和点B,与y轴相交于点C(0,3),抛物线的顶点为点D,联结AC、BC、DB、DC.(1)求这条抛物线的表达式及顶点D的坐标;(2)求证:△ACO∽△DBC;(3)如果点E在x轴上,且在点B的右侧,∠BCE=∠ACO,求点E的坐标.25.已知,如图,Rt△ABC中,∠ACB=90°,BC=8,cot∠BAC=,点D在边BC上(不与点B、C重合),点E在边BC的延长线上,∠DAE=∠BAC,点F在线段AE上,∠ACF=∠B.设BD=x.(1)若点F恰好是AE的中点,求线段BD的长;(2)若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它的定义域;(3)当△ADE是以AD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时,求线段BD的长.十四、 (2017 浦东一模)24.已知顶点为A(2,﹣1)的抛物线经过点B(0,3),与x轴交于C、D两点(点C在点D的左侧);(1)求这条抛物线的表达式;(2)联结AB、BD、DA,求△ABD的面积;(3)点P在x轴正半轴上,如果∠APB=45°,求点P的坐标.25.如图,矩形ABCD中,AB=3,BC=4,点E是射线CB上的动点,点F是射线CD上一点,且AF⊥AE,射线EF与对角线BD交于点G,与射线AD交于点M;(1)当点E在线段BC上时,求证:△AEF∽△ABD;(2)在(1)的条件下,联结AG,设BE=x,tan∠MAG=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x的取值范围;(3)当△AGM与△ADF相似时,求BE的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