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上海杨浦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7年上海杨浦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附答案)

2017年杨浦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一、文言文阅读(共40分)(一)默写(15分)1、昨夜江边春水生,。

(《观书有感(其二)》)2、,五十弦翻塞外声。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3、,雪尽马蹄轻。

(《观猎》)4、六十而耳顺,,。

(《孔孟论学》)5、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醉翁亭记》)(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6-7题(4分)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6、词中的“卷”字,既写出了出猎场面的,更表现了出猎者的精神面貌。

(2分)7、下列对这首词理解恰当的一项是()(2分)A.本词开篇“聊”“狂”两字,虽隐有怨愤之情,但更多见作者豪迈气概。

B.本词中词人以孙权、冯唐自比,表达了期盼得到朝廷重用的强烈愿望。

C. 本词结句卒章显志,传神描绘了作者驰骋于沙场,为国杀敌的英雄形象。

D. 本词表面写的是一次秋猎,实则表达了词人报效国家的志向和豪迈气概。

(三)阅读下文完成8-10题(9分)黔之驴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

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②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8、本文作者是代著名文学家。

(2分)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10、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第①段交代了黔之驴的由来及虎初见驴时的反应。

B.第②段描绘了虎惧驴、察驴、戏驴、吃驴的经过。

C.标题直指写作意图,讽刺了外强中干的上层人物。

D.本文启示我们要有真才实学,否则必将陷入困境。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2分)孙子荆与王武子孙子荆年少时欲隐,语王武子:“当枕石漱流”,误曰:“漱石枕流。

”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

”孙子荆以有才,少所推服,唯雅①敬王武子。

武子丧时名士无不至者。

子荆后来,临.尸恸哭,宾客莫不垂涕。

哭毕,向床曰:“卿常好.我作驴鸣,今我为卿作。

”体②似真声,宾客皆笑。

孙举头曰:“使君辈存,令此人死!”。

【注释】①雅:向来。

②体:贴近。

11、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1)临.尸恸哭临()(2)卿常好.我作驴鸣好()12、下列对“使君辈存,令此人死!”的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上天)让你们这些人活着,却让王武子这样的人死了!B.(上天)假使让你们这些人活着,就要让(王武子)这样的人死了!C.(上天)让君子们活着,让发笑的人去死!D.(上天)假使让君子们活着,就让发笑的人去死吧!13、“宾客皆笑”一句在文中的作用是:(3分)14、下列和孙子荆形象不符的一项是()(2分)A.有情义B.有才华C.有胆识D.有智慧二、现代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8分)“孝”迎新春廖廓○1春节就要到了,一些城市的社区干部像往年一样,带着年货和慰问金给“空巢”老人拜年,向亲友、邻里发出感恩短信和敬老倡议,增进代际情感,弘扬慈孝文化,共建和谐社区。

这让我们感受到了孝敬老人的浓厚氛围。

○2“孝以德为本,百善孝为先”孝敬老人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

历史上,木兰代父从军,黄香扇枕温席、王祥卧冰求鲤等孝敬老人的佳话传颂至今。

○3慈善行及至亲,但不应仅此为止。

目前,我国65岁以上老人总数已经过亿,是不容忽视的庞大群体。

把孝的优良传统和时代特点相结合,是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的重要举措。

我们还应看到,随着社会的转型、竞争的加剧和人际关系的疏离,一些地方孝亲敬老风气日益淡薄,养老孝老情况不容乐观:有的家庭子女虽多,老人依然生活困难;有些空巢老人形单影只,寂寞无助。

这是我们不能不重视的问题。

提倡孝敬老人,对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道德水准,意义重大。

○4孝敬老人,基础在养,重点在敬。

养是物质上的保障,敬是精神上的慰藉,养敬兼备,是真正的孝道。

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先哲的教诲,道出了“敬”之于“人”的重要性。

敬是一种亲情,一种眷恋,一种温馨,一种精神上的关怀。

老人们需要精神上的关爱,不仅在于他们作为“人”而需要关怀,更在于他们因步入晚年而在心理上有更多的精神渴望。

人到老年,既是思想上最成熟的时候,也是心理上最脆弱的时候:既有荣誉感,也容易有自卑感;既有宁静感,也容易有孤独感;既有恋子之情,也容易有厌世之心。

在这种情况下,比衣食住行更重要的是精神的慰藉。

对此,我们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5歌德说:“我们体贴老人,要像对待孩子一样。

”要知老人之心,察老人之意,解老人之惑。

要从身边小事做起,一杯酒、一碗饭,点点滴滴见真情;一件衣、一床被,丝丝缕缕连爱心。

可以通过写家书、打电话、吃团圆饭、听老人倾诉、接孤老回家过节、帮老人梳洗、带老人做体检等具体事情做起,把孝亲敬老的行为融入日常工作和生活中。

要借助广播、电视、网站等媒体,运用歌舞、征文等形式,大力倡导敬老、爱老、助老的风尚。

要为“空巢”老人等特殊群体提供社会关爱,建立长效的帮扶机制。

○6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

一颗孝亲敬老的心,可以锻造美丽的佳话,可以增进社会的和谐,还可以孕育美好的未来,让我们一起“孝”迎新春吧!(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5、填入第④段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A.既然……就……B.只有……才……C.如果……就……D.因为……所以……16、从文中看,作者大力提倡“孝”的原因是:(6分)①;②;③;④对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道德水准,意义重大。

17、文章④、⑤两段都阐述了怎样孝敬老人,请简述两段之间的关系。

(4分)18、第⑥段划线句从语气看,有和两种句式。

它们在文中的作用是。

(6分)(二)阅读下文,完成19-23题(22分)怪人吴老太高淑霞①在街坊眼里,刚搬来不久的吴老太是个怪人。

②“嘿,看见没?吴老太带了个牙套!”“什么牙套?”“嗨,就跟我小孙女牙上的一样,亮晶晶钢丝掐成了小花,一朵朵贴在牙上,笑死人了。

诶哟,六十多岁的人了,臭美什么啊?”③癞子妈不光是议论,还专门等在楼门口,待吴老太出来,便嘻皮笑脸的凑过去,呲着两颗黄腻的龅牙问:“她吴姨,你怎么还带个牙套呢?”吴老太笑道:“想美啊!”④街坊们觉得吴老太怪,是因为吴老太和她们不一样。

吴老太没子女,没子女就应该唉声叹气,就应该愁眉苦脸低着头走路。

吴老太不是,她从不像别的老太那样站在当街聊天或躲在阴凉处打牌。

吴老太总是干净利落脊梁挺的倍儿直从街边走过,那脸白皙明亮,手挎着老伴的胳膊。

⑤吴老太还学画画,背上的画板包在阳光底下一晃一晃的,晃得树荫下的一帮老太太心里痒痒,舌头飞转。

吴老太的今夕过往就从那些舌根底下流淌出来……“唉,这老太也够惨的,当了一辈子孩子王,却没一个孩子。

”⑥“谁说没有?她生过一个女儿,十几岁时死了!”“死了,怎么死的?”“唉,我也是听说,好像是车祸。

”⑦吴老太,猜到人们的议论,却从不解释。

她退休后开始学画画,是因为女儿喜欢画画,女儿那张获奖作品《花儿灿烂》一直挂在她的床头。

她喜欢背着画夹子和老伴去写生,当老伴端着相机四处拍照时,她就坐在山顶或大海边的礁石上一边在画布上涂抹颜料,一边和女儿喁喁私语。

那一刻,她能听到风撩起发丝的低语,能感觉到海水漫过脚趾的轻柔。

风吹动云朵,脚下的海浪层层推涌,她把眼前的美景描画给女儿。

她相信女儿的眼睛一定在某一个地方注视着她,欣赏着她的画。

⑧每当吴老太手握画笔冥想远眺时,老伴就默默的坐下来,从不去打扰她。

他知道吴老太又想起了那个暴雨肆虐的夜晚。

⑨那天傍晚下起暴雨时,她正给高三学生上课。

老伴在单位忙一项实验。

十一岁的女儿是在给她送伞的路上被车撞倒的。

她和老伴赶到医院时,女儿已经停止了呼吸……她虽然哭的死去活来,还是忍住撕心裂肺的痛在捐献遗体的文件上签了字。

她颤抖的手指救活了六个人,也让她感觉女儿还活在世上……⑩女儿走后,她把全部精力都花在了工作上。

她带出的高三毕业班,高考成绩在全市名列前茅。

⑪女儿活着的时候很爱美,经常摆弄她的长发,一会儿盘成发髻,一会儿编成花辫。

还向爸爸夸耀:妈妈是我班同学的妈妈中最漂亮的!所以她不能邋遢,必须把自己打扮的漂亮得体,她要让女儿在天堂里也为她感到自豪。

⑫前些日子她牙痛,看完牙后,她问大夫:“我的前牙有点外凸,牙缝也越来越大什么原因哪?”大夫说:“岁数大了,牙龈开始萎缩,时间长了会改变咀嚼功能,影响身体健康。

”她问:“有办法治吗?”牙医说:“可以用牙齿矫正器,俗话叫戴牙套。

不过一般老年人不戴,她们不仅是怕花钱,是觉得老了不需要美了。

”她说:“我做。

”⑬她带牙套不仅是为了美,还是为了健康。

她要有一个好身体,她还有干一件大事。

⑭两个月以后,街坊们又有了新的话题——吴老太失踪了。

吴家老头天天愁眉苦脸的自己遛弯。

⑮癞子妈兴奋的跺脚,拦住吴家老头打探,吴家老头说,去西藏了!⑯癞子妈像打了鸡血到处爆料:嗨,吴老太又作疯呢!丢下老头不管,自己跑去西藏。

唉,那老头真可怜啊!⑰吴老太是什么时候回来的没人看见。

只记得一个春光明媚的上午,寂静的楼道突然变得异常热闹。

吴老太夫妇被一群有头脸的人cù yōng()着走出楼门。

阳光下,吴老太的脸平静如水。

⑱消息又从癞子妈嘴里传了出来:吴老太夫妇用一辈子的积蓄,在西藏捐建了一所小学。

他俩这是去学校当志愿者,要走很长时间。

前段时间吴老太是去西藏打前站,已经安排好了一切,这次回来是接老伴的。

选自《小小说大世界》2016年第7期(有删改)19、在第⑰段的括号中,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cù yōng()20、细读小说第①段,作者这样开头的用意是(3分)23、小说意蕴丰富,其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赞扬乐观坚强,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B.赞美蔑视世俗偏见、笑对困境的品质。

C.批判传统守旧思想,讽刺无聊的看客。

D.呼唤社会关爱老人,特别是失独老人。

三、综合运用(10分)近期,骑着漂亮的小橙车来上学,已成为一种时尚。

为了让更多的同学加入绿色出行的队伍,班级拟开展“膜拜单车(mobike)”主题探究活动。

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24、以下是三则关于膜拜单车的介绍,请为它们加上小标题。

(3分)(1)将前沿的移动互联网科技与中国擅长的自行车制造业结合在一起,诞生了世界上第一辆智能无桩自行车——摩拜单车:它采用了B2C分享经济运营模式,即企业拥有一个产品,但不是卖给用户,而是让这个产品不断地周转,大家共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