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明天,我们毕业》教学设计示范小学赵艳萍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学会本课6个生字词。
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体会作者对母校生活的眷恋之情。
整理初学学习报告。
【教学流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不久你们就要小学毕业了,你们将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朝夕相处的同学,大家有什么感想呢?2、丁雪飞老师在小学毕业时感慨万分,饱含激情地写下了《明天,我们毕业》。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3、出示课题: 24、明天,我们毕业二、预学:1、请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
2、检查:(1)生字词:憧憬斓矫汩帖茁苟矫健憧憬油墨博大精深天真烂漫凝聚茁壮炽热朝夕相处汩汩临帖眷恋窗明几净五彩斑斓辜负气概(2)交流词语意思憧憬:向往天真烂漫:形容儿童思想单纯,活泼可爱矫健:强壮有力博大精深:形容学识丰富,又专又深炽热:极热栋梁:本义是房屋的大梁,比喻担负国家重任的人(3)指名分节读课文。
3、再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可分为几段,每段写什么?2、交流:第一段(1)写想到即将告别校园、老师和同学,心中涌起深深的眷恋之情。
第二段(2-5)写我们不会忘记母校,更不会忘记敬爱的老师。
第三段(6)写等我们成为祖国的栋梁,大家再来母校相聚,再来看望我们的老师。
3、分段朗读课文三、互学与展示1、教师指导疑难问题,形成学习报告。
2、学习报告展示。
第二课时【教学准备】(1)诵读课文,完成自学导航内容。
(2)《校园的早晨》音乐。
(3)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一些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小作者对母校、老师和同学的眷恋之情。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说出一些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体会小作者对母校、对老师和对同学们的深深眷恋之情。
【教学流程】一、激情导入:1.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齐读)《明天,我们毕业》。
2.同学们,你们即将毕业了,就要挥手告别美丽的校园,告别敬爱的老师,告别朝夕相处的同学,此时,我们心中涌动的是一股深深的眷恋之情。
(板书:眷恋)【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接导入,为后面的互动探究与交流展示赢得更多的时间。
二、预学:投影出示:1.“眷恋”是什么意思?(深切地留恋)谁眷恋什么?(小作者眷恋美丽的校园、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2.“诱人”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我们的校园是那么的诱人呢?3.还眷恋什么?(五彩斑斓的学习生活)为什么会眷恋美丽的校园和五彩斑斓的学习生活?【设计意图】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这一环节主要是检查学生自学课文的情况,重点是要多关注学困生。
三、互学与展示过渡:六年的学习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一)投影出示:合作探究:“五彩斑斓”是什么意思?“画卷”是什么意思?学法指导:1.先默读课文三、四自然段,然后想一想与“五彩斑斓”意思相近的词还有哪些?再解释它的意思。
2.小组内说一说。
这句话中“画卷”指什么?课文选取了哪些学习生活的场景来展示五彩斑斓的?用笔把这些场景画出来再读一读。
3.组长总结小组意见,确定答案。
(二)互动探究。
1.让学生先个人思考。
2.分小组分别探究这些问题,教师及时参与各小组讨论探究。
(三)交流展示。
(四)矫正反馈。
教师适时板书:多彩的生活。
(五)师小结:课文所写的,不正是我们熟悉的学习生活吗?作者的写法多高明啊,用一天的学习生活场景概括了六年学习生活的全过程,这就是选取典型场景叙事,以后我们写作时也可借鉴这种手法,即选取典型场景叙事。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围绕本课教学目标进行自主学习,试图让学生养成独立阅读、思考、进而通过合作探究完成知识建构的自主学习习惯。
四、品读感悟:(一)师边说边出示:“六年过去了,我们在这里茁壮成长。
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和技能,懂得了怎样做,更感受到了童年的欢乐和幸福。
母校啊母校,这些都是您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怎么能忘记!”1.指名读。
2.理解“精神财富”。
“精神财富”指的是什么?(学到了……懂得了……更感受到了……)3.指导朗读。
师:母校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怎么能忘记!我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感受,你能读出来吗?(1)指名读;(2)评价;(3)齐读:让我们一起把自己的这种对母校的难忘之情读出来吧!4.师:“我们怎么能忘记!”是一个什么句?(反问句)读时,要把反问语气读出来,再读一次试试。
(二)品读感悟第六自然段过渡:我们不能忘记这快乐的校园生活,更忘不了我们敬爱的老师。
1.师:你为什么最眷恋老师呢?是呀!我们的每一点成绩、每一点进步,都离不开老师的帮助和教诲。
2.出示:“是您,引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是您,和我们一起参加‘雏鹰假日小队’活动;是您,为了指导我们科技小组搞发明,利用星期天跑图书馆,查阅资料……”(1)提生读。
(2)师:这里一组排比句,特写了三个镜头,用叙事的手法写出了老师对同学们的关心与帮助。
在你的头脑里浮现了哪些镜头?省略号后面你还能继续写下去吗?(3)让生续说一到两句。
【设计意图】让学生创造性地弥补课文空白,此环节设计,旨在激活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语言和创造性。
3.出示:“日夜操劳,您的额头上已爬满了皱纹;粉笔的灰尘,已把您的青丝染成了白发。
然而,无论什么都改变不了您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痴情;无论什么都改变不了您那颗永远年轻而富于创造的心。
”(1)让生齐读。
(2)师:这两句通过描写老师的皱纹和白发来反映老师的操劳,但老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痴情却丝毫不减。
4. 品读感悟。
(1)出示:在我们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树,您是海洋!(2)读一读,你是怎么理解老师是天使、是大树、是海洋这句话的?(老师像天使一样,有着美好的心灵,高尚的品德,教育、感染着学生;老师像大树,为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关心、爱护着学生;老师像海洋一样,有着宽广的胸怀,渊博的知识,每一个学生都在老师的呵护下成长)板书:敬爱的老师(3)在你心目中,老师还是什么?(屏显以下内容让生口头填空)老师在我们的心目中,您是给我们您是给我们5.师小结:这段话抒发了对老师赞美和热爱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是我们这篇文章的又一写作特色。
(三)品读感悟第七自然段过渡:在这离别的时刻,我们有很多话要对老师说,我们还要送给老师——1.出示:“在这离别的时刻,敬爱的老师,我们要送给您一支歌,让您在休息的时候听听我们的心声;我们要把火一样的诗句塞在您的枕下,让您在睡梦中也能感受到我们炽热的心跳。
诗一般的语言,火一般的热情!男同学们,用你们深沉的嗓音,大声地告诉老师(男生齐读);女同学们,用你们甜美的声音,深情地告诉老师(女生齐读)。
2.谢谢你们动情的朗读,老师已被你们深深地打动了。
是呀,在这即将离别的时刻,你想送老师什么呢?就请你用手中笔,把想送给老师的礼物,写出来吧!3.投影出示:仿写:在这离别的时刻,敬爱的老师,我要(1)播放轻音乐,让生动笔写。
(2)小组交流。
(3)交流展示。
【设计意图】依托教材,找准“读”与“写”的契合点,很好地训练学生的语言,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写”这个环节来说,既是一个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过程,又是一个师生情感交融的过程。
(四)品悟课文第八、九自然段过渡:六年过去了,同学们即将告别母校,不知你们还记不记得六年前第一次走进校园的情景?1.投影出示:“六年前,我们依偎着爸爸妈妈,怀着对学校的憧憬、对老师的敬仰走进校园。
绿草如茵的操场,窗明几净的教室,天真烂漫的同学,和蔼可亲的老师,散发着油墨香气的课本,一切都是那样诱人。
”让生齐读。
2.师:入学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可明天,我们却即将离开可爱的母校,让我们再一次漫步美丽的校园,去看一看吧。
(1)课件出示校园风景,同时播放歌曲《校园的早晨》。
(2)师:歌中唱得多好啊:亲爱的伙伴亲爱的小树,和我共享阳光雨露,让我们记住这美好时光,直到长成参天大树。
是啊,我们就是这一株株小树,将来我们一定会长成……3.投影出示:“等到这些小树长成参天大树,等到我们也成为祖国的栋梁,大家再来母校相聚,再来看望我们的老师,道一声:‘老师,我们没有辜负您的希望!’”(1)指名读这句话。
(2)师: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立志成才,回报老师和母校)板书:立志成才,回报老师、母校(3)师小结寄语:同学们,忆往昔,我们心依依,想未来,我们情悠悠。
你们即将结束小学的学习生活,迎接你们的将是更加丰富、更加充实的中学和大学学习生活,但请你们记住:无论你们走到哪里,你们的老师兼朋友的我,都会为你们深深地祝福!我们这美丽如画的校园,随时都会欢迎你们的归来!4.让我们充满感情地再把最后两个自然段读一下吧。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是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情感,使他们的情感达到高潮,引起他们对小学学习生活的眷恋和对中学与大学学习生活的憧憬。
教学时,老师必须要以饱满的情感去感动学生、打动学生,这样,才能和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
五、拓展延伸1.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或困惑?2.独唱、齐唱《毕业歌》。
播放《毕业歌》歌曲,学生跟唱。
3.投影出示:“等到这些小树长成参天大树,等到我们也成为祖国的栋梁,大家再来母校相聚,再来看望我们的老师,道一声:‘老师,我们没有辜负您的希望!’”(1)指名读这句话。
(2)师: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立志成才,回报老师和母校)板书:立志成才,回报老师、母校作业设计:收集赞美老师的诗句,结合自己的真实感受,制成卡片送给老师。
板书设计:24明天,我们毕业多彩的生活眷恋→立志成才,回报老师、母校敬爱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