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华的成因及防治
2 规划措施
1)要从根本上遏制水质恶化意识,发挥工程长久效 益,必须依靠法律手段加强管理,包括硅周期、停 滞时间 水文因子 水位、流量、流速氮磷 营养因子 水华暴发 其他因素风、蒸发 环境因子 降雨、降尘 光照、气温
2)编制水环境保护条例和水土程保护条例,制定 流域近期和长远规划,加强上游地区生态环境保护, 加大宣传力度,增强流域内人们的法制意识、环保 意识与节水意识,落实《水法》、《水土保持法》、 《水污染防治法》等各项法律法规.1.光照 2.2.水温 2.3.水流量 2.4.其他因素
2.1. 环境光照对藻类光合作用和水华暴发影响 重大。有室内实验研究[7]发现,随着光照强度 (1000~5000Lx)的不断增大,藻类生长的 比增长率也加大。当光强从1000Lx 增加到 4000Lx时,藻类数量增加较快,4000Lx 以后 渐趋平缓,在5000Lx 基本上达到最大值。在 不同温度条件下,光强与藻类的关系不尽相同。 在各温度下,1000~5000Lx 的光强与藻类数 量的增加可以用半对数或指数方程来表示。在 15℃的温度下,藻类数量与光强呈指数关系, 说明在温度较低时光强对藻类生长的影响很显 著,且有一定的补偿作用。光强太弱(500Lx 以下)或太强(10000Lx 以上)都不适于藻类 的生长。一般认为3000~4000Lx 是水华藻类 的最适宜光强。
防治措施
1. 政策措施 严格控制水域周边兴建氮肥厂和磷肥厂及氮磷排放 量大的其它化工企业。大力推广和应用生态农业技 术,最大限度地防止水土流失。尽快出台禁用含磷 洗涤剂的政策,以减少入库TP 排放。政府应该制定 保护库区环境的优惠政策,鼓励发展库区环保产业, 在税收、许可、政府投入等方面支持环保产业的发 展,同时制定一些相应的环保科技发展政策,大力 支持各种实体开展如水体富营养化生态修复技术、 水库漂浮物的综合利用技术研究等一系列的库区环 保科技攻关研究,确保三峡水库的长治久安,持续 发展。
2.4 其他因子 除上述三大因子外,水体pH 值、沉积物内源释放 等因素也会影响藻类生长和水华暴发,对此也有一 些相关研究[16-18]。张军[19]以广东某水库为研究 对象,人工模拟藻类水华现象中pH 值的变化,发 现水体pH 值与藻类数量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 刘春光[20]利用水族箱模拟微宇宙系统研究了藻类 在不同pH 值和曝气条件下的生长和种类变化,结 果显示在pH=8.0-9.5 范围内,pH=8.5 时藻类生 长状况最好,pH=9.5 时生长最差,人为改变pH 值使其远离8.5 能够抑制藻类生长。另外,曝气不 能抑制水体中藻类的生长,昼间曝气甚至还有明显 的促进作用。是水污染控制与治理中最为棘手而又 代价昂贵的难题。
2.2 水温在光照适宜、高营养盐的水体中,较 高的温度对铜绿微囊藻成为优势种有明显的 促进作用,进而影响微囊藻水华的形成。蓝 藻最适温度范围是 25—35℃,对高温的耐 受性要强于其它藻类
2.3.流量
流量既影响水质,同时又是水体流速的决定 因素。流量的增大有利于水中有机物、氮、 磷等营养物质的稀释,从而藻类的比增长速 度将会减小,有利于控制藻华的发生。现阶 段有关水量对藻类生长的研究不多,多数都 是模拟水量的变化对水质的研究.也就是限 制藻类生长的营养盐因素的研究。
3 点、面源污染控制
点源污染物质可以通过污水处理厂和一些生 物化学处理手段降低氮磷含量。面源污染分 为城市面源污染和农村面源污染,对于城市 面源污染采取雨水分流工程,减少城市面源 污染对汉江氮磷负荷的贡献率;农村面源污 染的控制手段为鼓励和提倡使用有机肥,改 进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此课件供参考!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蓝藻水华发生机理的新理论
环境因子与生理特征共同作用 正反馈调节 四阶段理论假说 生理潜能发挥与适应竞争策略 信号假说
蓝藻的生长与水华的形成可以分为休眠、 复苏、 生物量 增加(生长)、 上浮及聚集等 4 个阶段, 每个阶段中蓝 藻的生理特性及主导环境影响因子有所不同。在冬季, 水华蓝藻的休眠主要受低温及黑暗环境所影响;春季的复 苏过程主要受湖泊沉积表面的温度和溶解氧控制,而光合 作用和细胞分裂所需要的物质与能量则决定了水华蓝藻在 春季和夏季的生长状况,一旦有合适的气象与水文条件, 已经在水体中积累的大量水华蓝藻群体将上浮到水体表面 积聚,形成可见的水华。
总氮和总磷分别超过0.5 mg/L 和0.02 mg/L, 就可能暴发水华
2 环境因子
从国内一些湖泊水库富营养化调查资料来看, 水库发生富营养化与气候变化关系很大,气 候条件能促成藻类水华的发生。藻类为中温 性微生物。在环境因子中,水温、气温和光 照是藻类进行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已有研 究表明,气候偏暖致使水温升高,充足的光 照、温暖的水环境是引起水华发生的必要条 件。
水华的成因及防治技术
前言
近年来,水体富营养化现象日趋严重。水体富 营养化导致藻类异常增殖形成水华,使水体腥臭难闻, 溶解氧减少,大量鱼类死亡,严重影响了水体的功能, 改变了水生态环境,危害到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影 响国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的许多水体 已受到富营养化的严重威胁,且水华的影响范围和程 度有加重的趋势。因此,认识藻类水华的形成原因, 并寻求有效的防治措施刻不容缓。
水华从表观现象上看是瞬时的“暴发”,但是其 本质是藻类生物量在水体中的逐渐增加的一个缓慢 过程,而非藻类在短时间内连续的快速生长所致.造 成水华的一般认为有蓝藻、绿藻、硅藻等藻类,也 有部分的水华现象是由浮游动物——腰鞭毛虫引起 的
以蓝藻水华为主,介绍水华的成因及防治
1.营养因子 一般来说,氮和磷营养盐是藻类生长和水华暴发中不可缺少 的,国内外对此有大量的研究。已有研究表明藻类细胞里的磷 直接参加光合作用和呼吸、酶系统的活性化、能量转化,以及 氮、碳水化合物和脂类化合物的交换等过程.而氮是藻类自身的 组成元素。 虽然氮磷是限制藻类增长的两个主要元素,但许多研究证明藻 类生长同样需要微量元素。像铁、钼等微量元素可以单独或是 与氮或磷共同限制藻类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