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办法

江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办法

江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认定办法(试行)
为贯彻落实国家工信部《关于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企业[2013]264号)要求,结合江西实际,在全省范围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引导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之路,促进中小企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助力全省“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本办法所指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是指具有“发
展战略专一化、管理及生产精细化、产品或服务特色化、技术或经营模式创新化”等鲜明特征,能够在产品、技术、业态和经营方式上代表细分行业发展方向,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较高,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小企业。

第二条江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由省中小企业局组织
认定。

第三条江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原则上每年组织申报一次,具体时间按照当年申报工作通知要求进行。

第四条江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采取逐级推荐申报和网上申报两种方式。

推荐申报按照属地原则,由企业自愿提出申请,按要求提交申报材料,通过所在县(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推
荐报设区市中小企业主管部门,由设区市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负责受理、汇总和初审,行文推荐报省中小企业局。

第五条对各地推荐和网报的企业,由省中小企业局组织实地考察、专家评审,提出审核意见,确定入围名单对外公示,公示无异议的发文认定并颁发证书和授牌。

认定文件和企业名单在省中小企业局门户网站和有关媒体公告。

第六条申报江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应符合以下两项共性条件和任一专项条件:
(一)共性条件。

1、规模效益。

省内注册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符合《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工信部联企业[2011]300号)的中小企业。

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上,近两年连续盈利,营业收入与税收保持两位数增长(政策规定免税企业除外)。

2、管理水平。

企业家具有战略眼光和开放思维,能紧跟市场发展步伐,注重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和企业文化建设;企业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基础和现场管理科学规范,银行信用、纳税信用和社会信用良好。

(二)专项条件。

1、企业发展战略专一,协作配套能力强,在某一产品细分市场处于领先地位。

2、生产、管理或服务精细,四率(全员劳动生产率、人均创利率、资金利润率、资源能源利用率)水平高,装备水平居同行业领先,产品质量精良,品牌知名度高。

3、工艺、技术、配方或资源独特,产品有特色。

4、技术、管理或商业模式新,在技术创新上舍得投入,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至少拥有1项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或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的专有技术,或建有企业研发中心,研发和应用成果能力领先同行业。

其中参与国家或行业标准制定的企业、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当地特色产业集群的龙头企业、通过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或工程中心认定的企业或高技术人才创办领办的高新技术企业优先。

第七条申报企业应提交以下材料:
(一)江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申请;
(二)营业执照和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三)企业生产经营基本情况文字材料和近两年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和损益表),上年度纳税凭证复印件或纳税证明;
(四)能够证明符合申报条件的有关证书和证明复印件。

如生产许可证、行业资格认证,专利证、软件著作权证、科技成果证明,质量体系认证,驰名商标、著名商标证,省部名牌产品、
重点新产品证,高新技术企业证,政府重点扶持龙头企业文件,创办或领办人技术职称或学历证明等。

(五)对申报材料真实性的声明。

第八条经认定的江西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省中小企业局整合相关专项资金和公共服务资源,发挥资金杠杆效应,给予重点扶持。

(一)支持技术改造。

通过贴息、资金有偿使用等方式,以项目形式,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提升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

(二)支持多渠道融资。

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进行抱团融资,提高利率市场化后的价格谈判能力,享受优惠的担保费率以及贷款利率政策;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行债券、票据等直接融资产品,优先推荐进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等多层次资本市场,对获得成功的进行奖励。

(三)支持培育品牌。

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参加专业展会、发展电子商务,开拓国内外市场;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申报国家驰名商标、省著名商标以及名牌产品称号,创立品牌。

(四)支持提升管理水平。

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开展管理咨询和管理诊断,通过创业大学开展培训辅导,提升管理水平。

(五)支持技术转化应用。

通过开展“一企一技”示范企业评选工作,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积极转化科技成果,对应用新技术、新成果,成功实现产业化的给予奖励。

第九条省中小企业局建立申报认定管理系统,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行动态管理,每两年复核一次。

复核不合格的按有关程序取消认定。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应珍惜荣誉,加强规范化管理,如实提供有关数据,切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为政府加强运行监测和调度,服务更多中小企业作出贡献。

第十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并由江西省中小企业局负责解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