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家庭教育的特点

家庭教育的特点


二、强烈的感染性 (一)感染性指的是人的情感在教育中的作用,也
就是人们平常所说的感化作用。 (二)作用:积极的;消极的。 (三)颜之推:“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
行,行其所服”。
三、特殊的权威性 (一)家长的权威是家庭教育成功的保证。 (二)家长权威性的体现 (1)家长的教诲子女能够听从; (2)家长的批评子女能够接受; (3)家长的意图子女能够心领神会; (4)家长所希望的子女能够努力做到; (5)家长所反对的子女能够不去做或克制自己的欲
望。
❖ 思考: ❖ 权威性和强制性的关系 ❖ 权威性和粗暴性的关系
四、鲜明的针对性 (一)针对性指的是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其前提
条件是充分了解教育对象。 (二)家庭教育针对性的优势 (三)父母不了解自己子女的原因
1.不负责任; 2.思想麻痹; 3.持有偏见; 4.态度粗暴。
五、天然的连续性
1. 家庭教育的整个过程,一般没有生活环境和教 育者的变化与更换问题,有较强的连续性。
本章参考资料
刘艳珍、刘小林主编.家庭教育学(高等教 育自学考试辅导用书),科学出版社,2011.
李生兰著.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华东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6.
缪建东主编.家庭教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感谢观赏!
Page 23
章节思考题
1.家庭教育的优势和局限性有哪些? 2.有人说:“如果说学校教育是左手,那么家庭教育就
是右手,只有左右手臂一齐张开,才能托起孩子的教 育;如果说孩子是雏鹰的身躯,学校教育培育了孩子 的一只翅膀,家庭教育就培育了另一只翅膀,这样我 们的孩子才能飞翔起来。”谈谈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 对儿童发展的不同影响。
❖ 2.家业:也叫“家业”或“家学”,指的是 一个家庭世世代代都从事的职业、或是许多 代人都具有同样的兴趣、爱好、学问、专长。
❖ 三苏 ❖ 三曹 ❖ 二王
(三)家风、家业的作用
1.家风对子孙后代的影响是无形的,子孙接受这种影响是 “潜移默化”、“自然似之”。由此形成的习惯、个性品 质、观念等都是相当稳固的。
2.“家业”“家传”“家学”的形成,对于培养造就社会 所需的具有某种特殊技能和学问的专门人才,成为各行各 业的骨干,具有特殊的社会意义。
七、内容的丰富性
1.家庭教育寓于家庭的日常生活之中,家庭生活 的多样性决定了家庭教育内容的丰富多彩。
2.家长对子女真诚的关心和爱护,往往使他们希 望孩子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八、方法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灵活性
家庭教育一般没有固定的程式,也不受时间、地 点、场合等条件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体现了 家庭教育的灵活性。
第三节 家庭教育的局限性
一、家庭教育的条件不平衡 二、家庭教育易感情用事 (一)感情用事是家庭教育中最容易也是最经常发
生的偏向。 (二)偏向的表现
娇惯溺爱;操之过急;方法简单粗暴等。
一、广泛的群众性 1.在社会上,有多少个正常生活的家庭,就有多少个教育下
一代人的场所,儿童、青少年就有多少个接受教育的课堂。 2.如果我们把全国所有的家庭和家长都动员起来,人人重视
家庭教育,这将成为一支很强大的教育力量。 3.家庭教育的广泛群众性,是其他任何教育形式都不能比拟
的。是家庭教育的一大优势。
(一)家庭教育继承性的表现——家风、家业 1.家风:也叫门风,是一个家庭在多少代的蕃衍过程中,
逐步形成的较为稳定生活作风、生活方式、传统习惯、家 庭道德规范以及待人接物、为人处事之道,主要指的是家 庭的思想意识方面的传统。
❖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 不孝父母,敬神无益;兄弟不和,交友无益;存心不正,风水 无益;行止不端,读书无益;心高气傲,博学无益;做事乖张, 聪明无益;时运不济,妄救无益;妄取人财,布施无益;不惜元 气,服药无益;淫恶肆意,阴陟无益。
三、家庭教育比较封闭
❖ 如何打破家庭教育的封闭性?
1.不仅要让孩子接受家庭教育,更要全力支持孩子接受学 校教育和社会教育。
2.不仅要对孩子进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更要教育 孩子树立新思想、新观念,培养孩子具有未来社会所需 要的道德品质和个性品质。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介绍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区别, 以及家庭教育的优势和局限性。给我们的启示是: 掌握家庭教育的优势,明确其局限性所在,能充 分发挥其优势,避免其局限性。
第一节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区别
一、实施教育的环境不同 (一)教育环境的定义
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生活、实施教育、 施加影响的具体场合。 (二)家庭教育环境与学校教育环境区别 1.是否专门从事教育工作 2.对不利因素的控制
二、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 1.单一角色还是双重角色 2.关系自然还是人为形成,可否分离 三、教育者自身的条件不同 1.是否经过系统的职业培训 2.是否经过考核、任用 3.是否专职 四、确定培养目标的依据不同 1. 培养目标由谁制定 2. 制定培养目标的依据不同
2. 家庭教育的连续性,不仅指不间断的教育过程, 也包含着家庭教育过程的长期性这一显著特点。 家庭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人们在一生中始终都 是在直接或间接地接受着家长、特别是父母的教 育和影响,这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3. 在我们社会主义制度下,家庭生活的稳定更能 充分保证家庭教育的连续性。
六、固有的继承性
五、教育内容不同 1. 教育内容的来源不同 2. 教育内容的侧重点不同 六、教育方法、途径不同 1. 基本途径不同 2. 基本组织形式不同 七、组织管理不同 1. 有无相应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管理 2. 可否直接干预
❖ 思考: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对儿童的发展 各有哪些影响?
第二节 家庭教育的优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