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史综合练习题(1)
一、选择题:
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土地改革的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2、邓小平提出的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是
A、独立自主
B、改革开放
C、“一国两制”
D、和平共处
3、"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求异的。
"周恩来总理的这段学说发表在
A.1955年万隆会议B.1972年中美会谈中C.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D.1972年中日会谈中
4、"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
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这首歌谣赞颂的是
A.建立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B.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C.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D.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5、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使“天堑变通途”,这直接反映了
A、社会主义改造顺利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
C、经济体制改革蓬勃开展
6、他说过“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每年3月5日,全国人民都要开展向他学习的纪念活动。
他是:
A、王进喜
B、雷锋
C、孔繁森
7、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倡导提出是在
A、1945年周总理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上
B、1954年周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时
C、1955年周总理在印尼万隆会议上
D、1971年在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
8、一位十分喜欢历史学科的同学在查阅中美关系资料时发现了“小球转动大球”这一说
法,他理解小球是指美国乒乓球应邀访华,却不知道“大球”指什么。
请你为他指出
A 周恩来与尼克松实现历史性的握手
B 毛泽东接见美国乒乓球队
C 中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D 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9、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七届二中全会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D、**八大
10.周一的早晨,我们都要举行升国旗仪式。
把五星红旗定为新中国国旗的会议是:
A.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八大
11、香港媒体在评论中国收回香港时说:“收回香港这篇文章,是邓小平的天才创造。
”这里的“天才创造”是指
A、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B、尊重历史与现实
C、“一国两制”构想
D、香港的顺利回归
12.“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歌词中的老人在1979 年“画了一个圈”是指
A.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B.开放上海浦东
C.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收复香港
1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这里的“转折”主要是指
A 党的工作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经济建设上来
B 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由农村改革转到城市改革上来
C 经济改革的目标由建立计划经济转到建立市场经济
D 国家的对外政策由奉行闭关锁国转到实行对外开放
14、20世纪,中华民族经历了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其中产生的三位伟人是
A.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B.毛泽东、邓小平、蒋介石
C.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
D.袁世凯、孙中山、蒋介石
15、2000年,袁隆平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他的主要成就是
A、较早把数学研究应用到生产领域
B、首先用人工方法合成牛胰岛素
C、主持建造我国第一台质子静电加速器
D、首先培育成“籼型杂交水稻”优良品种
二、非选择题:
16、某校举办了一期关于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图片展,以下是其中的三副图片。
材料一材料二
农民积极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改革开放后凤阳农民打花鼓庆丰收
请阅读上图后回答:
材料1中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引导我国广大农民走上了____道路。
(2分)材料2中庆丰收场面的出现,主要是得益于______政策的实施。
根据上述材料,概括出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制定农村政策的出发点。
(2分)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和所见所闻,就当前我国正在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一项合理化建议(提示:可以从生产、生活、乡风、村容、管理等方面回答)。
(2分)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200多年来,浩瀚的太平洋并未阻断中美两国人民的交流合作,中美两国人民相互学习、相互帮助、谱写了世界不同文明相互借鉴的美好篇章。
1979年中美建交27年来,两国关系曾历经曲折,但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发展的大方向,给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了巨大利益。
————2006年4月21日新华网《国家主席胡锦涛21日在美国耶鲁大学发表重要演讲》材料2:为增进中美两国青年以及教育界的相互了解,我高兴地宣布,中方决定邀请100名耶鲁大学师生今年夏天访问中国。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换旧人。
”青年人是世界的希望和未来,青年有着蓬勃向上的生命活力和无穷的创造力。
请回答:
(1)请用史实说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美两国关系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6分)
(2)作为一名中国中学生,请就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前景,谈谈你的愿望。
(2分)
18.新中国成立后,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一改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形象,挺直了民族脊梁,以独立自主的姿态,展开了和平外交事业,中国的国际影响与日俱增。
某校九年级(2班)准备举办一次主题为“新中国外交成就”的小论坛
活动准备:如果你是该班的一员,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相关资料?(2分)
活动过程:
历史溯源:请你帮助小海同学完成“新中国外交成就”知识卡片(4分)
图说历史:
(1)图二中的国际组织是在会议上决定成立的。
(1分)针对图二反映的史实,小华同学认为“中国是在1971年加入联合国的”;小刚同学认为“中国是在1971年重返联合国的”。
你同意谁的观点,为什么?(2分)
(2)在谈到中美关系时,有同学认为美国常给中国制造麻烦,我们不应该和美国建立外交关系;还有同学认为中美之间虽然有矛盾和斗争,但有更广泛的合作领域,应该增进了解,扩大共识,发展建设性合作关系。
简要谈谈你的认识。
(2分)
活动总结:通过探究新中国外交发展的风雨历程,同学们认识到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根本原因是。
(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