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公共场所微生物检验作业指导书
公共场所微生物检验作业指导书
4.4.4米样方法
4.4.4.1涂抹法:用侵有无菌生理盐水的棉拭子在规格板(5cmx5cm) 内来回均匀涂满整个方格,并随之转动棉试子,剪去手接触部位后,将涂抹浴 盆的5个棉试子一并放入125mL生理盐水烧瓶中,涂抹脸(脚)盆的2个棉试 子一并放入50mL生理盐水三角烧瓶中,充分振摇或在旋涡振荡器上振荡1
4.3.2无菌生理盐水:分装125mL瓶供浴盆采样,50mL瓶供脸(脚)盆采 样。
米样
4.4.1采样必须在无菌操作下进行,采样用具应高压灭菌121C20分钟。
4.4.2采样部位,选择在盆内侧壁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高度采样。
4.4.3采样布点,浴盆可在四壁及盆底呈梅花布点,脸(脚)盆可在相对 两侧壁布点。
3、责任:
使操作者熟悉本规程,并在具体样品检验中严格遵照操作,确保检测结 果准确性。
4、内容
定义
细菌总数:指公用茶具经过采样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养后(培养基成 分、培养温度、培养时间、ph值、需氧性质等),icm表面上含菌落的总数。 本方法规定的培养条件下所得结果,只包括一群在营养琼脂上生长发育的嗜 中温性需氧菌落总数。
分钟,每毫升的菌浓度相当于1平方厘米的菌量。
4.4.4.2斑贴法:将5cmx5cm无菌滤纸片放入灭菌平皿中,注入灭菌生理 盐水1mL片(吸满为止),以无菌操作将滤纸片贴到采样部位,1分钟后按序取 下,将贴浴盆的5片滤纸一并放入125,mL生理盐1分钟,每毫升的菌尝试相当 于1平方厘米的菌量。
检验方法
4.5.2检验方法
4.5.2.1发酵法
4.5.2.用测定细菌总数剩余的检样,倒入双料乳糖胆盐发酵培养液中。置36C±1C培养箱内培养24h。
4.5.2.观察是否产算、产气,若有变黄和气体产生,该管推测是检验阳性。 如不产酸、产气则为大肠菌群阴性。
4.5.2.自推测性检验阳性管中取一接种环培养液,转种伊红美蓝琼脂平板 上,置36C±1C培养箱培养18〜24h,然后取出,观察菌落形态,并做革兰氏 染色和证实性试验。
4.5.1用1mL灭菌吸管吸取样品1mL加到灭菌平皿内,同样再吸1mL加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作业指导书
编号:ZQCDC/ZY03
第2页共2页
公共场所浴盆、脸(脚)盆微生物 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操作规程
第1次修订
实施日期:2011年5月1日
一平皿内。
4.5.2如污染严重,可作10倍递增稀释,每递增稀释一次,换一支无菌吸 客,每个稀释度接种两个平皿。
4.5.2.在上述平板上,挑取可疑大肠菌群菌落1〜2个进行染色镜检;
同时接种乳糖发酵管,只36C±1C培养24h。
4.5.3纸片法
将已采样的纸片置36C±1C培养箱内培养16〜18h,观察结果。
结果报告
见GB/—2000中第7章。
作业指导书
编号:ZQCDC/ZY03
第1页共2页
公共场所浴盆、
脸(脚)盆微生物
细菌总数可作为判定公用茶具被污染程度的标志,也可以为公用茶具消 毒效果的判定和评价提供了依据。
仪器
高压蒸汽灭菌器。
干热灭菌箱。
培养箱:36C±1C。
冰箱。
电炉。
天平。
灭菌。
灭菌平皿:直径9cm.
灭菌刻度吸管:1mL,10mL
灭菌棉拭子。
灭菌剪刀。
放大镜。
PH计或精密PH式纸。
培养基和试剂
4.3.1生理盐水
4.5.3稀释液移入平皿后,应及时将冷却至46C的营养琼脂培养基(可放 置46C±1C水浴保温)注入平皿约15mL并转动平皿使混合均匀。待琼脂凝 固后,翻转平板,置36C±1C温箱内培养48h.
菌落计数方法
见GB/—2000中第8章。
浴盆、脸(脚)的细菌数按式(1)计算:
m=
式中:m—细菌总数,cfu/25 m2;
培养基和试剂:见GB/T—2000中第4章。
检验程序:见GB/T—2000中第5章。
操作步骤
4.5.1采样方法
4.5.1.1随机法:随机抽取清洗消毒后准备使用的毛巾、床上卧具。
4.5.1.2涂抹法:用测定细菌总数时采集的样品,无需重采。
4.5.1.3纸片法:用灭菌生理盐水湿润5cmx5cm大肠菌群快速测定纸片两 张,分别贴在毛巾、床上卧具规定部位和面积范围内,约30s后取下,置于无 菌塑料袋内。
k—稀释倍数;
n—平均菌落数;
9菌落计数的报告
见GB/—2000中的第9章。
作业指导书
编号:ZQCDC/ZY04
第1页共3页
公共场所茶具微生物检验万法细菌
第1次修订
总数测定操作规程
实施日期:2011年5月1日
1、目的:
公共场所茶具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共场所茶具细菌总数的测定。
3、责任
使操作者熟悉此规程,并在具体样品检验中严格遵照操作,确保检测结果准确性。
4、内容:
定义:大肠菌群
指一群在37C、24h能发酵乳糖、产酸、产气、需氧和兼性厌痒的革兰 氏阴性无芽胞杆菌。
该菌主要来源于人畜粪便,故以次作为粪便污染指标来评价公用毛巾、床 上卧具的卫生质量。
仪器:见GB/T—2000中第3章。
成分:氯化钠
蒸馏水1000mL
作业指导书
编号:ZQCDC/ZY02
第1页共1页
公共场所毛巾、床上卧具微生物 检验方法大肠菌群测定操作规程
第1次修订
实施日期:2011年5月1日
1、目的
依据GB/—2000公共场所茶具微生物检验方法大肠菌群测定,熟练掌握此 规程,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共场所公用毛巾、床上卧具大肠菌群的测定方法。
第1次修订
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操作规程
实施日期:2011年5月1日
1、目的:
公共场所浴盆、脸(脚)盆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共场所浴盆、脸(脚)盆细菌总数的测定。
3、责任:
使操作者熟悉本规程,并在具体样品检验中严格遵照操作,确保检测结果 准确性。
4、内容
定义
细菌总数:指公共场所浴盆、脸(脚)盆经过采样处理,在一定条件下培 养后(培养基成分、培养温度、培养时间、PH值、需氧性质等),25cm1表面上
含菌落的总数。本方法规定的培养条件下所得结果,只包括一群在营养琼脂上 生长发育的嗜中温性需氧菌落总数。
细菌总数可作为判定公共场所浴盆、脸(脚)盆被污染程度的标志,也可 以为公共场所浴盆、脸(脚)盆消毒效果的判定和评价提供依据。
仪器
见GB/—2000中第四章
培养基和试剂
431营养琼脂培养基
见GB/—2000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