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部编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材解析
部编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教材解析
自我认识
管理情绪
集体生活
法治信仰
七下
以青春为核心
七上 八年级
走进社会生活, 承担社会责任, 崇尚法治精神, 以社会生活为核心
02
青春
七年级下册
成长
青春时光
做情绪 情感的主人
在集体 中成长
走进 法治天地
青春的邀约
揭开 情绪的面纱
“我”和 “我们”
法律 在我们身边
青春的心弦 青春的证明
品出 情感的滋味
例 儿子晒盐为生。天晴的时候,老太太担心大儿子的
伞卖不出去。下雨的时候,老太太担心二儿子的盐 晒不出来。所以,一年到头心情都不好。
激发 事件
信念 (想法)
情绪
我的好心情
事件 考试失利 竞选失败 比赛落后
信念 调整方法,继续努力
我还需要改进不足 我努力得第一
情绪 乐观向上 平静豁然 欣然接受
你改变 你无法调
面对来自老师、家长的担
心,我们寻找解决方法: 一是交流沟通; 二是用行动证明自己; 三是向有关部门寻求帮助; ……
与异性相处,有助于我们了解异性的思维方 式、情感特征。与异性成为好朋友,能从对方身 上看到某些优秀品质。
与异性交往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也 是对我们的考验。
与异性交往要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
成长的不仅仅 是身体
第二课 青春的心弦
男生女生
青春萌动
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青春飞扬
青春有格
七下 第一单元
青春生命 成长
精神 心理 身体
七上 第一单元
接续
中学时代
心理
道德
引领
价值观
七年级学生已进入青春发育期,以往教学更多地 关注学生进入青春期的问题表现,教育引导侧重于对 青春期问题的疏导。本册教材的的设计与编写肯定青 春、欣赏青春,希望更为积极地引导学生认识青春时 期的生命成长,不仅是身体发育、心理发展,而且包 括精神发育、思想发展。
共奏 和谐乐章
美好 集体有我在
法律 伴我们成长
七年级 下册
伴随着学生身体和心理的迅速发育,独 立意识逐渐增强,生活矛盾也开始凸显。七 年级下册教材在设计中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 关注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与矛盾,突出“成长 的不仅是身体”的基本观点,提炼确定了青 春时光、做情绪情感的主人、在集体中成长、 走进法治天地四个学习主题。
青春期的思维发展
思维的独立性 具有批判精神 富有创造潜力
独立≠独特,独到见解,接纳他人
批判≠指责,解决问题,改进现状 创造≠违规,打破常规,追求新奇
父子 对话 ,爸爸的回答让我们深思。
如果有一天,孩子问你为什么别人都闯红灯,我们却要等着?为 什么餐厅里别人吃饭那么大声说话,我们却总是很小声? 一个人是不是越有钱就越了不起? 读书究竟有没有用?到底什么样子才叫爱国?……
无限 的吗?
发展点
立意 解读
•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中学时代• 独立思维(鼓励、澄清 )
青春的邀约 • 批判精神(培养、方法)
• 创造潜力 (觉察、实践)
青春的心弦 • 青春萌动
• 朦胧情感
• 青春有格
青春的证明 • 行己有耻
• 止于至善
第一课 青春的 邀约
P4 探究与分享
青春 活力
生理变化带给我们旺盛的生命力,使我们的身 体充满能量。我们拥有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维, 对成长充满强烈的渴望,感觉生活拥有无限可能。
心,义之端也。”
要求
“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
确行为选择的理由。它在我们行动之前,审查
愿望;在行动之中,监督调节;在行动之后,
反思效果与影响。
理解“止于至善”
《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
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对于青春期情绪的自我觉察、认知,融入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友善、文明、和谐等)的引导, 将情绪管理从心理学意义上的自我调节扩展到人际 交往中具有伦理学意味的情绪表达、情绪感染。
教材设计关注初中学生在广泛意义上的情感生
活。教材着力引导初中学生的情感在生活经验的不 断扩展中更加丰富、深刻,倡导初中学生不断创造、 积累美好的情感体验,传递情感正能量。这些内容 恰恰是青少年时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入心灵, 形成健全人格、完善性格、涵养情怀的重要基础。
进入青春期的自我认识、自我发展, 积极面对成长中的烦恼,珍惜青春。
教 材
在社会生活中,管理好自己的 情绪,培育积极情感
主
在学校生活中,主动参与集体
题
建设,学会过集体生活。
自我 心理
树立法治信仰、自觉学法守法 用法,遵法行事
集体 道德
社会 法治
03
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
单元导语
第一课 青春的邀约
悄悄变化 的我
对他 人
情感
对自 然
家与 国
对情感的认识,根据活动分类, 从对现象,从内心感受等角度
正义感 胜任感 责任感
……
安全感 道德感 恐惧感 畏惧感
…….
在品味情感中 成长
创造 正面情感
成就感 幸福感 责任感
……
丰富生活,感受美好
体验 负面情感
丰富阅历,不断成长
不逃避
羞耻感 焦虑感 挫败感
……
引导: 读书 关爱他人 参与有意义的活动
把我的2万册书捐给学校。”他, 青春”?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一个90
岁的老人,依然拥有青春……
呈现矛盾冲
突,激发
学生思考
青春的我们拥有无尽的遐想
——这不是重点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
——这也不是重点
思考自己如何走过青春之路,
如何一步一步的完成自己的梦
想,探索青春的可能!
——这才是重点
助力青春
自信
第四课 揭开情绪的面纱
P35-36探究与分享 同一问题,两种心态,产生不同结果。 考试不好-----查找问题,改正错题----吃得饱睡得香 考题不会-----愤怒之下,撕掉试卷----吃不下睡不着,生病
究竟是生活影响了我的情绪?
还是情绪影响了我的生活?
——阐明理论
——以例释理
卖伞与晒盐
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伞为生,二
第二单元 做情绪情感的主人
单元导语
第四课 揭开情绪的面纱
青春的情绪
第五课 品出情感的韵味
我们的情感世界
情绪的管理
在品味情感中成长
第二单元
情绪情感 生活
情操 情感 情绪
第一单元
接续
青春生命 成长
心理
道德
引领
价值观
初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其情绪容易出现“急风暴
雨”和“闭锁”的极端,情绪的偏差容易导致行为 的偏差,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发展品格、健全 人格是“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目标。本单元的 设计与编写,在心理教育的过程中融入道德与价值 观教育。
……
• P50探究与分享 • 大军送给邈邈的仅仅是一本书吗? • 为什么大军认为这本书是“我们”的礼物?
• 这不仅仅是一本书 ,是一份浓浓的情感,更是对邈邈写 文章的肯定与尊重。
• 这份情感是双向的,双方都受益,甚至给自己成长 以力 量,伴随一生,这就是情感正能量的传递。
第三单元 在集体中成长
单元导语
教材着力阐释青春中积极的、美好的要素,如 青春的活力、创造等,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 明、自由、爱国等)融入其中,引导学生热爱青春、 珍惜青春、把握青春;淡化过去强调青春期的闭锁、 逆反等负面心理,更关注学生步入青春期的正面经验, 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活动、体验获得正面情感经验,强 调将青春活力导向生活中的正能量。
“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
慎半
自觉遵纪守法承诺书
夜回家,即便在没有行人和车辆的路口遇到 规则和法律在社会发展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遵守规则和法律 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慎独”——即在
红灯,我也会耐心等待。对此现象展开讨论。 无人看到或者监督的情况下也自觉遵守规则——更是君子追求的最
不了事 整环境,
实,但 但可以调
可以改
变态度。
整情绪。
生活不 是由事 件决定, 而是由 你主宰。
情绪的管理
归纳 方法
帮助 • 身心健康 自己 • 快乐成长
帮助 • 积极向上 他人 • 乐观心境
健康成长 和谐发展
与信赖的长者交流
过程化,真实的, 有能力、思考、…
第五课 品出情感的韵味
情感丰富性 复杂性
苏格拉底的爱情观 柏拉图有一天问老师苏格拉底爱情是什么,苏格拉
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摘一株 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可以摘一次。柏拉图觉得很容易, 充满信心地出去,谁知过了半天仍没有回去。最后,他 垂头丧气地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 “很难得看见一株不错的,却不知道是不是最好的,因 为只可以摘一株,只好放弃,再往前走看看有没有更好 的。到发现已经走到尽头时,才发觉手上一株麦穗也没 有……”
自强
是青春 的热情
是青春 的态度
对“格”的认识
(1)由“格”你会联想到什么? (2)“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 人才”“言有物而行有格也”“道之以 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你如何理解这些句子中的“格”?
格是正确、形式、规矩的意思。 放飞梦想的青春时代,我们可以张 扬、放纵、探险、自由、任性、哭闹, 但是做起事来我们要守规矩,我们要让 青春有风格。
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
描述青春:大家说出描述青春的词语。
在青春的词典里,独立、自由、理想、信
念……这些词语具有特别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