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学课程设置方案

中学课程设置方案

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根据《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开展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试点工作的通知》和《云南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试点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课程改革新要求,创新育人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发和培育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潜能和特长,学生愉快学习、幸福成长,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体现义务教育的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教科室在向各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征集校本课程设置意见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以下课程设置方案。

一、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组织机构
为保证我校义务教育设置试点方案的实施,我校成立由校长任组长,领导班子成员为组员的课程设置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副组长:组员:
(二)加强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建设
学科实践活动以学科内容为主。

学科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体现其实践性、探究性、开放性的特征。

我校具体设计如下:
1.语文和英语学科的校内外实践活动以语言应用为主,利用晚自习前30分钟安排学生阅读,利用课堂的前5分钟安排学生朗诵、辩论、戏剧表演等活动;校外组织学生担任文山州博物馆解说志愿者,参加演讲比赛,汉语和英语知识竞赛等活动。

2.数学学科的校内外实践活动以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为主,主要利用课堂时间学生安排模拟商店、数学小游戏、制作教具、运用建模思想解决车票购买和交通流量等问题;校外组织到城市规划馆等考察数学的应用。

3.思想品德、历史和地理学科的校内外实践活动以道德、法制和情感的真实体验为主,校内安排道德讲坛和模拟法庭、校内定向测定等活动;校外组织参观文山监狱、文山州博物馆、文山州烈士陵园、楚图南故居、气象局、地震局,组织到西华公园等开展地质调研。

4.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科的校内外实践活动以分组实验、小制作为主,校内可开放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小发明和制作的展示,科技论文的撰写和电子报的制作,科普读物阅读交流和笔谈;校外组织到植物园、污水处理厂、现代农业园、化工厂等开展实地调研。

5.音乐、美术和体育学科的校内外实践活动以体验艺术、丰富体育生活为主,校内可组织绘画、书法等美术作品的展览,“五四”文艺晚会、冬季田径运动会和元旦文艺晚会等表演,开发并组织学生参与武术、篮球、足球等传统体育项目;校外组织到体育馆观看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中小学生篮球运动会和教职工运动会等体育比赛,参加社区开展的各类文体活动。

(三)强化地方课程建设
为进一步整合和优化州情教育课程,利用好综合性的地方课程,我校开设《心理健康》、《七彩文山》、《中华大家庭》、《民族与团结》、《珍爱生命,远离毒品》、《预防艾滋共同参与》、《书法》等一系列的地方课程,做到让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不失对自己的健康及成长还有自己生活的地方的全面了解,为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重视校本课程开发
我校以“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提升教师队伍的素质”这一教师队伍建设理念,结合文山州情和本校实际积极探索开发校本课程,将研究性学习,团队活动、科技、体育、文艺以及阅读等兴趣活动纳入课程计划和校本课程。

另外,开发针对教师、家长培训的校本课程,为适应社会发展,配合当前教育形势对教师、家长要求更高,学校将对这两个部分课程作研究,开发校本培训课程。

(五)高度重视音体美课程的开设
我校充足的专业教师和现代化的功能室保障每个学期都严格按
云南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标准及我校的实际情况开设相应的音体美
劳课时。

由德育处组织资深生物教师每学期开设两次健康教育专题讲座,讲座内容融合预防毒品伤害、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性与生殖健康等影响青少年健康的知识。

(六)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我校处于云南省东南部,属亚热带气候,结合我校实际,制定了合理的作息时间。

在校集中学习时间,每天加上晚自习共10节课,每节课40分钟,不超过7小时,且每天都安排合理的体育活动时间;因我校所处亚热带,白天天气炎热,故起床时间略早一些,6:00起床,晚上10:30熄灯睡觉。

(七)重视大课间体育活动和眼保健操
每天安排35-4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和眼保健操。

其中大课间体育活动时间为25分钟,七八年级学生做中学生第三套广播体操(舞动青春)和武术健身操,九年级学生跑操,德育处和体育组安排教师进行巡查、打分、评比;眼保健操10分钟,上下午各一次,每次5分钟,总务处和校团委安排教师和学生进行巡查、打分、评比。

(八)积极推进学校课程的信息化发展,利用学科网、QQ群建立优质课程资源共享平台,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开发和运用。

总之,课程设置是一件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大事,我校将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州、市课程设置政策前提下,结合学校实际开发实施并不断完善适合教师、学生、家长发展,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课程。

教科室
2016年4月30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