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腹部损伤的急救护理

腹部损伤的急救护理


病因与分类
开放性腹部损伤:多由利器或火器所致
穿透伤:伤口穿破腹膜,多伴有内脏损伤 非穿透伤:伤口未穿破腹膜,偶尔伴有内脏损 伤
闭合性腹部损伤:常为钝性暴力所致
由于体表无伤口,要确定是否伴有内脏损伤更 困难,因此更具有临床意义
临床表现
与损伤的范围和严重程度、是否涉及内脏、 涉及到什么内脏受伤等有关 取决于暴力的强度、速度、着力部位和力 的作用方向等
处理:
及时剖腹探查,
十二指肠修补或破口与空肠吻合 完全断裂者可闭合断端,作胃空肠吻合
术后胃肠减压管置于十二指肠上段
腹膜后破裂者,在修补处放置引流。
《小肠破裂》
概述:小肠面积大,受伤机会多,破裂后 可早期产生明显腹膜炎,少数病人有气 腹表现
处理:立即手术修补,部分损伤严重或有 血供障碍者应做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
泌尿系:血尿
影像学检查:
B超:实质脏器损伤的确诊率达90% 血肿、腹腔内积液、积气等 X线:气胸、膈下积气、腹腔内积液、骨 折、肠腔积液积气、部分脏器的形态大 小位置等
其他:CT、MRI、血管造影
诊断性腹腔穿刺和腹腔灌洗术:
阳性率高,床旁进行,不搬动病人,
对伤情重者尤为适用。
诊断性腹腔穿刺:
病人向穿刺侧卧
被膜完整,出血量受到限制易被忽略, 有些血肿可自行吸收,有的形成脓肿,但有些血 肿,在某些微弱外力下,即可突然破裂(为真性 脾破裂),导致严重后果 此种情况常发生在腹部外伤后1-2周。
处理: 抢救生命第一,保留脾第二的原则 真性脾破裂紧急手术(脾切除、移植,部 分病人可行脾修补或部分切除),术中可 回收无污染的自体血。 部分中央型脾破裂和被膜下破裂可保守治 疗加严密观察。
第四节 常见内脏损伤的特征的处理
《脾破裂》
概述:发生率占20-40%。已有病理改变的 脾更易破裂。 真性脾破裂:约占85%。破裂部位多在脾 上极及膈面,出血量大,尤其是邻近脾 门者,有撕裂脾蒂的可能;一旦发生, 病人迅速发生出血性休克,甚至抢救不 及时而死亡。
中央型脾破裂:破裂部位脾实质深部
被膜下破裂:脾实质周边部
处理:
手术全面探查,彻底清创止血, (胰腺修补或部分切除等)
引流,禁食营养,生长抑素等
《十二指肠损伤》 概述:约占3.7-5%,多发生在第二、三部
胰液和胆汁流入腹腔-----腹膜炎 损伤发生在腹膜后早期表现不典型,以后 可出现腹膜后感染,表现为持续性进行 性加重的右上腹和腰背部疼痛,可向右 肩及右睾丸放射 部分病人可有血性呕吐物 X线可见膈下游离气体,右肾和腰大肌轮 廓模糊。
局部麻醉
取麦氏点 脐水平线与腋前线的交点 也可用其他部位
不凝血——实质脏器或血管破裂
胃肠内容物、胆汁、尿液等 抽出物化验(RBC、WBC、淀粉酶等) 穿刺阴性不排除内脏损伤: 诊断性腹腔灌洗术:少用
第二节 腹部损伤的急救护理
现场急救:如发生多人损伤或病人有多发 损伤时,应全面权衡轻重缓急
处理威胁生命的因素:如窒息、开放性气 胸、明显的外出血等 心肺复苏是压倒一切的任务,其中解除气 道梗阻是首要一环,其次要迅速控制明显 的外出血,处理开放性气胸或张力性气胸 等
④积极补充血容量,防治休克;
⑤应用广谱抗生素以预防或治疗感染; ⑥怀疑有空腔脏器穿孔或有明显腹胀时,应 进行胃肠减压。
4、观察期间出现以下情况时,应终止观察, 及时手术
①腹痛和腹膜刺激征进行性加重或范围扩大 ②肠蠕动音减弱或消失,腹胀明显
③全身情况有恶化趋势,病人出现口渴、烦 躁、P、T及WBC计数上升; ④膈下有游离气体表现;
1、观察的内容包括:
①每15-30分钟测定一次P、R、BP
②每30分钟检查一次腹部体征,注意腹膜 刺激征的程度和范围,有无肝浊音界的变 化,有无移动性浊音
③每30-60分钟复查血常规
④必要时可重复进行腹腔穿刺或灌洗术。
2、结果判断:以下情况应考虑有内脏损伤
①早期出现休克征象者; ②有持续性甚至进行性腹部剧痛伴恶心、呕吐 等消化道症状者; ③有明显腹膜刺激征者; ④有气腹表现者; ⑤腹部出现移动性浊音者; ⑥有便血、呕血、血尿者;
瘘:多发生在术后一周左右
表现为伤口敷料上有相应渗瘘物 术后预防主要是:加强营养,保持引流管通畅
肠梗阻:可发生在术后数周或数月
表现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预防:生命体征稳定后指导病人早期活动,肠蠕动 恢复后指导早期进食。
引流管的护理:
(1)妥善固定与连接:有多根引流时应贴标签
(2)保持通畅与效能
《结肠破裂》 概述:发生率比小肠低,但因结肠内细菌 含量多,故腹膜炎发生晚而严重 处理:因结肠壁薄,血供差,细菌多 大部分病人需先经肠造口或肠外置处理, 3-4周后再行瘘口关闭术 少数裂口小、腹腔污染轻、全身情况好的 病人可考虑一期修补或一期结肠切除吻 合(限于右半结肠)
《肝破裂》
概述:约占15-20%。原有肝硬化与慢性 肝病时发生率更高。病理类型分为: 肝破裂:包膜及实质均裂伤。表现为失血 性休克,因胆汁溢入腹腔,腹痛及腹膜 刺激征更明显,部分病人可因血液经胆 管进入十二指肠而出现呕血及黑便。 包膜下血肿:也可转化为真性破裂 中央型裂伤:更易发展为肝脓肿。
处理:
三、术后护理: 体位:麻醉清醒后采用半卧位(休克病人采用休克
卧位),优点: (1)膈肌下移,改善呼吸与循环,有利于咳嗽排痰
(2)减轻腹壁张力,减轻腹痛腹胀
(3)渗液流入盆腔,便于引流、局限、吸收和控制 感染(下腹膜抗感染能力强)
病情观察
生命体征 腹部体征 意识表情 伤口与引流
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腹部损伤的急救护理
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蔡有兰
第一节 概述
腹部损伤(abdominal injury)是常见的外科急症
发生率:平时约0.4-2.0%;战争年代达50%
腹部损伤常伴有内脏损伤 腹腔实质性脏器或大血管损伤时-----大出血 空腔脏器受损破裂-----严重的腹腔感染
死亡率可高达10%左右
早期、正确的诊断和及时合理的处理是降低腹部损伤 病人死亡率的关键
出血及水电解质失衡:多发生在术后1-3天 表现为循环不稳定、伤口或引流管内大量鲜血 应立即通知医生,并给以输液、配血等,必要时作好手 术准备
感染(伤口、腹腔内或其他部位):多发生在术后3-5天 表现为T升高(3天内可有外科热),WBC及中性粒细胞 升高,及相应部位的表现 预防主要是术后半卧位,无菌操作,给以抗生素,营养 支持,鼓励咳嗽排痰,正确作好引流管的护理。
空腔脏器充盈比空虚时更易破裂
开放性损伤常受累器官
肝、小肠、胃、结肠、大血管
闭合性损伤常受累器官有
脾、肾、肝、胃、结肠等
胰、十二指肠、膈、直肠等位置较深, 损伤发生率较低
脾、肾、肝受打击后容易破裂,这些实质性 脏器或大血管损伤时,主要是腹腔内出血 的临床表现:严重时出现休克甚至死亡; 腹痛多为持续性、不剧烈,腹膜刺激征不 严重,可有腹胀和移动性浊音 肝或胰腺损伤后可出现剧烈腹痛和明显腹 膜刺激征 泌尿系损伤时可出现血尿(不一定呈正比)
⑦直肠指检发现前壁有压痛、有波动或 指套染血
⑧多发伤时,即使病人没有提供明确的 腹痛症状,凡全身情况不好而难以用腹 部以外的创伤来解释者,都应想到腹内 脏器损伤的可能 腹部损伤发生顽固性休克(尽管有多发 性损伤),其原因一般均为腹内脏器损 伤所致。
3、观察期间还应做到: ①不随便搬动病人,以免加重病情; ②慎用止痛剂,以免掩盖病情; ③禁食;
(3)防止逆行感染:每日更换引流袋,注意无菌操作, 勿使引流物逆流 (4)观察记录引流物的性质和量,定时挤压,发现异 常及时汇报。 (5)根据病情及引流情况考虑拔管:引流量少,颜色 澄清,病人的T、WBC恢复正常,肛门排气
其他
镇静止痛,减轻不适 合理补液准确记录出入液量 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
四、健康教育: 加强宣传劳动保护、安全生产、安全行车, 避免意外损伤的发生 普及各种急救知识 发生腹部损伤,都应经专业医务人员检查 出院后适当休息,加强锻炼,增进营养。若 有腹痛、腹胀、等及时就医。
胃肠道、胆道等空腔脏器破裂时,主要表 现为:消化道症状、腹膜刺激征、腹腔内 游离气体及之后的全身感染症状 上消化道破裂:可立即引起剧烈腹痛和典 型腹膜炎体征 下消化道破裂:腹膜炎体征出现晚,腹腔 感染常很严重 随腹膜炎发展,可出现肠麻痹,腹胀、或 感染性休克。
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实质脏器破裂出血:RBC、HB、血细胞比容下 降,WBC略有增高。 空腔脏器破裂:WBC↑ 中性粒细胞↑ 胰腺、胃、十二指肠:淀粉酶可升高
若伤口有内脏脱出,不能在毫无准备的情 况下强行回纳,可用消毒碗或洁净器皿覆 盖脱出物,初步包扎后,迅速转送
全身情况未明时,禁用镇痛剂 确诊者可用镇痛剂减轻创伤所致的不良反 应。
严密观察病情:对于一时不能明确有无
腹部内脏损伤的病例,严密观察极为重要 注意:有些伤者在腹部以外另有较严重的合 并损伤掩盖了腹部损伤的表现,或因伤者、 陪伴人员甚至医务人员的注意力被引至合并 损伤的表现而忽略腹部情况 例如:合并颅内损伤、胸部损伤、长骨骨折, 病人因腹部情况。
手术治疗为主:彻底清创、止血,消除 胆汁溢漏,建立通畅引流; 部分严重粉 碎性破裂可作肝叶切除
保守治疗:伤轻者(血流动力学稳定、 无腹膜炎体征、无其他内脏损伤、B超、 CT提示轻度损伤)可保守治疗加严密 观察
《胰腺损伤》
概述:占1-2%,但死亡率高达10-20% 损伤的常见原因是上腹部受到挤压 胰腺位于腹膜后,损伤后表现可不典型, 易漏诊 漏出的胰液被局限在网膜囊内,形成胰腺 假性囊肿;若胰液经网膜孔进入腹腔可 出现弥漫性腹膜炎。部分病人伴有肩部 放射痛。B超、CT、淀粉酶检查
⑤RBC计数进行性下降; ⑥BP转为不稳定甚至下降;
⑦腹腔穿刺吸出气体、不凝血、胆汁、胃肠 内容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