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7章 板料的冲压成形性能与成形极限

第7章 板料的冲压成形性能与成形极限


提高两类成形方法的成形极限的途径与方法不一致:
A、提高拉伸类成形极限的措施
1)、提高材料的塑性 如成形前(包括冲裁后)的退火、多次成形时的中间退 火,都是为了消除原材料或坯料的硬化、冲裁时生成的断面硬 化层及成形工序中形成的硬化,以提高材料塑性,从而提高极
限变形程度。
2)、减小变形不均匀的程度
向上的变形一定是伸长变形——伸长类成形。包括冲压应变图 中MON、NOA、AOB、BOC、COD。 作用于毛坯变形区内的压应力的绝对值最大时,在这个方 向上的变形一定是压缩变形——压缩类成形。包括冲压应变图
中MOL、LOH、HOG、GOEC、EOD。
MOD是伸长类成形和压缩类成形分界线(冲压应变图中)。 FOB是伸长类成形和压缩类成形分界线(冲压应力图中)。
F)
当0 > σ1 > σ2 >σ3 时,在最小压应力σ3方向上的变
形一定是压缩变形,而在最小压应力σ1 方向上的变形一定 是伸长变形。
例如:
缩口变形区的切向压应力绝对值最大,
故切向为压缩变形;径向压应力绝对值最小, 故径向为拉伸变形。
2、冲压成形的力学特点与分类
对冲压件变形毛坯进行分区:
成形工 序 变形区 已变形 区 待变形区 传力区 单纯不变区
二、冲压成形区域与成形性能的划分 1、冲压成形区域划分 四种典型成形:圆柱形凸模胀形、 伸长类翻边(包括扩孔)、拉深、弯曲。 (教材图P6-1、6-2、 6-3、 6-4 、 6-5)
2、冲压成形性能划分
在四种典型成形中,破裂有三种典型形式: α破裂——由于板料所受拉应力超过材料强度极限引起的
破裂;
第7章
板料的冲压成形性能与成形极限
航空航天工程学部
主讲:贺平
7、0 冲压成形基本规律 1、冲压变形的应力与变形特点 1)应力的表示 A)材料力学中的力 外力——变形物体受到其它物体所作用的力。 内力——变形物体内部相互作用的力,包括由外力引起 的内力及内部原有的相互作用的内力。 应力——单位面积上内力的集度或截面上各处内力的分布。 应力:拉应力、压应力、弯曲应力 单向、双向、三向应力状态。
变形特点,从塑性变形力学理论角度可归纳为如下四种情 况: 1)毛坯变形区受双向拉应力的作用,有两种情况: σr > σθ > 0 σθ > σr > 0 例:翻边、胀形、弯曲(外区) 冲压应力图中: AOH、HOG
冲压应变图中: AON、AOC
2)毛坯变形区受双向压应力的作用,有两种情况:
σr < σθ < 0 σθ < σr < 0
即当毛坯受二向等拉时,在拉应力作用方向上为伸长变
形,而在另一个没有主应力作用方向上为压缩变形,其值为
每个伸长变形的二倍。
例如:平板毛坯胀形。
E)
当σ1 > σ2 >σ3 >0时,则在最大拉应力σ1方向上的变
形一定是伸长变形,而在最小拉应力σ3方向上的变形一定 是压缩变形。 例如: 在双向受拉应力作用的胀形变形时, 在拉应力作用方向上的变形是伸长变形, 而在没有主应力作用的厚度方向变形是 压缩变形,引起毛坯厚度减薄。
3)常用的塑性理论 A、屈服条件 B、体积不变方程 C、全量理论 D、增量理论
E、板料拉伸失稳理论
F、板料压缩失稳理论 G、板料各向异性里理论 H、加工硬化里理论 I、剪切变形理论—对分离、成形各种工序的分析、计算都有
E-H主要用于指导分析板材冲压性能方面的研究。如:关于
成形性能的描述、评定或度量,关于贴模性能、成形缺陷问题 的影响规律性、成形精度分析等。
ε3 < 0 ,且有ε3= -2ε2= -2ε1。
即在单向受压时,在压应力作用方向上为压缩变形,在其余 两个方向上产生数量相同的伸长变形,而且压缩变形为每一个伸 长变形的二倍。
例如:翻边过程毛坯孔口边缘属单拉,拉深、
缩口过程毛坯孔口边缘属单压。
D)
当σ1=σ2 >0 时而且σ3=0 时,ε1=ε2=-ε3/2
B、提高压缩类成形极限的措施
1)降低变形区的变形抗力、摩擦阻力,提高传力区承载能 力。
如:各种特殊拉深方法(局部加热拉深、局部冷拉深、强
制润滑拉深等) 2)积极防止毛坯变形区失稳起皱 如:有效的压边方法(足够大的压边力、合理的压边间 隙)、合理设计模具工作部分的形状与尺寸、合理设计具
有较高抗失稳能力的中间毛坯形状。
4)毛坯变形区受异号应力的作用,且压应力的绝对值大于拉
应力的绝对值,有两种情况: σr > 0 > σθ,及|σr | < |σθ|
σθ > 0 > σr,及|σθ| < |σr|
例:拉深 冲压应力图中: EOF、BOC 冲压应变图中: MOL、DOC
冲压成形工序分为:伸长类成形和压缩类成形。
作用于毛坯变形区内的拉应力的绝对值最大时,在这个方
B)(弹)塑性力学中的力
指变形体内每一点的受力情况——用点的应力状态表示
x ij yx zx
xy xz 0 1 0 y yz 或 ij 0 2 0 0 zy z 0 3
C)冲压工艺中的应力——用主应力表示
增厚
变形区受压严重而失稳起皱, 传力区拉破或受压失稳 一般不受材料塑性影响,板 厚影响较大 提高传力区承载能力,提高 变形区抗压失稳能力,常用 多次成形方法
典型工序
胀形、翻边、扩口、湾区(外层) 拉深、缩口、湾区(内层)
7、1
冲压成形区域与成形极限 板料对冲压成形工艺的适应能力叫板料的冲压成形性能。 板料在成形过程中可能出现两种失稳:
例:缩口
冲压应力图中: COD、DOE 冲压应变图中: GOE、GOL
3)毛坯变形区受异号应力的作用,且拉应力的绝对值大于压
应力的绝对值,有两种情况:
σr > 0 > σθ,及|σr | > |σθ| σθ > 0 > σr,及|σθ| > |σr| 例:扩口 冲压应力图中: GOF、AOB
冲压应变图中: MON、COD
反。——平面变形状态。
结论:平面变形时,必定有σ2=σm=(σ1+σ2+σ3)/3 或σ2= (σ1+σ3)/2 例如:宽板弯曲时,若视εb=0,则为此情况。
B)
当σ1=σ2=σ3 =σm时,必定有ε1=ε2=ε3=0 。 即当三个主应力相等时,毛坯处于三向等拉或等压的应
力状态作用,此时毛坯不产生任何塑性变形,仅有弹性变形存 在。 ( 冲压加工中无此情况发生。) C) 当σ1>0 而且σ2=σ3=0 时,毛坯受到单向拉应力作用。
大部分冲压成形的变形,其主轴方向不变,主应力之间的 比例保持不变,即属于简单加载与积极变形过程,是一种单调 变形或称为连续加工过程,故两种理论(增量理论、全量理论) 均可以应用。 利用上述理论,可对冲压成形中毛坯的变形和应力性质作
分析。
4)应力应变性质的大致分析 A)当σ2—σm=0时,必定有ε2=0。 因为ε1+ε2+ε3=0,所以ε1=-ε3。 即主应力与平均应力相等的方向上不产生塑性变形, 而另外两个方向上的塑性变形在数量上相等,在方向上相
拉深 翻边 缩口
A A A
B B B
—— —— C
B B C
D D ——
毛坯变形区的受力情况和变形特点是决定各种冲压成形 根本性质的主要依据。 绝大多数冲压成形都是平面应力状态, σt =0;变形区 的应力是板平面上互相垂直的两个主应力,一个径向应力,
一个切向应力;大多数冲压变形属于轴对称变形。
因此把所有冲压变形方式按毛坯变形区的应力状态和
3)以降低变形区的变形抗力为主要目的的退火 如:多次拉深时的中间退火,其目的与伸长类成形时以增 加材料塑性为主要目的的退火不同(方法也不尽相同)。 例:以极限拉深系数进行一次拉深工序后,如不退火,仍
然可以继续进行下一次拉深变形程度较小的拉深工序;但以极
限胀形系数进行一次胀形后,如不经过恢复塑性的退火,再进 行下一次增加变形程度的胀形是不可能的,即使采用较小的变 形程度也是一样的。
7、2
冲压成形性能试验方法与指标 模拟试验,是指模拟某一类实际成形方法来成形小尺
A-D不是针对塑性变形的成形极限,而是针对变形的发生
及发展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关系。
屈服条件:是指进入塑性变形状态。材料力学中的最大剪应力
理论是其原始形式。拉深力计算、弯曲时应力中性
层内移都利用该条件。 体积不变假设:其前提是忽略金属材料在塑性变形中可能的微 量体积变化,并不计弹性变形量。应用于分析冲压 变形中应力应变方向、弯曲件展开长度计算、各种
两类冲压成形的对比
项目 变形区应力应变关系
拉伸类成形 拉应力绝对值最大的方向对应的 变形一定是拉伸变形
压缩类成形 压应力绝对值最大的方向对 应的变形一定是压缩变形
变形区材料厚度变化
变形区质量问题的表现形式 成形极限影响因素 提高成形极限的方法
减薄
变形区因受拉过渡而破裂或颈缩 主要受材料的塑性限制,与板厚 关系不大 提高板料塑性,使变形均匀化, 一般少用多次成形方法
设法使变形趋向均匀,减小局部的集中变形,可以使总的 均匀变形程度加大。
例如:胀形时均匀而有效地润滑可使变形更均匀,提高总
体的变形程度。 另外:材料硬化性能的提高(提高n值),也能防止产生 过分集中的局部变形,使胀形、翻边、扩口等极限变形程度提 高。
3)、消除局部硬化层或引起应力集中的因素 如:用整修或切削方法去除冲裁断面的硬化层、粗糙的 断面及毛刺,或者将带毛刺侧的毛坯表面置于弯曲模、翻边 模中朝向冲头的方向,可减少拉伸类成形开裂现象,从而提 高成形极限。
1 0 ij 0 2 0 0 0 0 3
一般取变形坯料的径向、板厚方向及切向(周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