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三年级语文《东方之珠》原文及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东方之珠》原文及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东方之珠》原文及教案【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东方之珠》原文
香港是我国通向世界的南大门,那里有迷人的沙滩、的公园和繁华的街市。

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的浅水湾,是旅游度假的好地方。

每逢节假日,人们结伴来到这里,漫步在金色的沙滩上,沐浴着轻柔的海风,倾听着浪涛拍岸的声响,真是舒服极了。

香港的海洋公园举世闻名。

那里的海洋剧场,经常聚集着许多观赏海豚、海狮精彩表演的游客。

在碧波荡漾的人工湖上,几只海豚和海狮正在表演节目。

它们有的顶球,有的钻圈,有的举重,有的嬉水跳跃,游客不时被逗得开怀大笑。

铜锣湾是全港三大闹市之一。

摩天大楼鳞次栉比,商店里的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潮。

一到夜晚,整个香港就成了灯的海洋。

港湾里闪耀的灯光,像五颜六色的焰火溅落人间。

马路上一串串明亮的车灯,如同闪光的长河奔流不息。

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东方之珠》教案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

3、掌握课文内容,了解香港的美丽和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浪平沙细”、“阳光和煦”、“精彩”、“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流如潮”、“璀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具准备
1、生字词卡片。

2、课文录音、钢琴曲。

3、香港风景图片。

4、练习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去香港旅游?
今天这节课,我们要通过认真读课文,和作者一起去饱览香港的美景,领略一下“东方之珠”的风采。

二、学习第1节
1、课文的第1节向我们交代了香港是我国的南大门,有哪些景点,是课文的总起。

谁来说说香港有什么?(香港有——)
2、让我们打开书本,一起读一读第1节。

(生齐读第1节)
三、学习第2-5节
1、清晨,我们在上海登上飞机,经过两个小时的航程,飞机缓缓降落在香港新机场。

香港到了!
我们只在香港停留一天,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就选几处有代表性的景点游览一下。

迷人的沙滩中我们选浅水湾,着
名的公园中咱们就去海洋公园,繁华的街市中我们就去铜锣湾。

香港的夜景世界着名,我们也不要忘了去看一看。

2、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第2-5节,尽情地游览一下各个景点。

3、你最喜欢哪个景点,自己先读读,再读给四人小组的同学听,读完后说说自己的感受,其他同学给他评议评议。

(四人小组学习,轮流读、说)。

4、精读训练(生读后交流,灵活机动的教学第2-5节)
你最喜欢哪个景点?游览后你有什么感受?(生说)
请你读一遍,读出这种感受。

第2节:迷人、舒服。

(1)谈感受,指名读第2节。

(2)你从哪里看出浅水湾很美、很迷人。

(浪平沙细、阳光和煦、金色)
(3)作者仅仅用了“浪平沙细、阳光和煦”就描绘出了一副美妙的画面,〈浅水湾图1〉看,温暖柔和的阳光洒满了海面。

洒在了金色迷人的沙滩上,真如仙境一般。

所以说,浅水湾是——(生说:“旅游、度假的好地方”。

)分页标题#e#
(4)〈浅书湾图2〉瞧,每逢节假日,迷人的沙滩吸引来多少游客。

人们在沙滩上游玩,有什么感觉呢?(舒服)人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呢?请大家轻读第2句话,去大胆地想象,认真地体会。

(生自读句2)
(5)谁来带着这种感受说一说。

(因为人们——所以,感到舒服极了。

人们之所以感到舒服极了,是因为他们——。


(6)老师给大家配上音乐,大家来读一读第2节,把漫步迷人沙滩的舒服感觉读出来。

(指读愿意读的读)〈配上钢琴曲〉
(7)练背课文(自背指背)
(),()的浅水湾是()。

每逢节假日,人们(),(),(),(),真是()。

第3节:(举世闻名,精彩)
(1)说感受,指名读第3节。

(2)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海豚和海狮的表演非常精彩?
(有的……有的……有的……有的……)
(游客:聚集,不时……开怀大笑)
(3)看,海豚,海狮表演开始啦!〈海豚图〉这些海豚在干什么?(嬉水游戏)海豚和海狮有的顶球,有的钻圈,有的举重,有的嬉水跳跃,还有的呢?(生想象说)看到这么精彩的表演,你一定也会——(开怀大笑)。

(4)齐读第3节。

(5)这么精彩的表演,你愿意回家介绍给小伙伴吗?
(生练说同桌互说指名说)
(6)小结:有这样精彩表演的海洋公园,难怪会举世闻名。

第4节:(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流如潮)
(1)说感受,指名读第4小节〈车图〉
(2)乘上去铜锣湾的双层巴士,不多时就到了铜锣湾。

一下车,你看到了怎样一番景象?你感受到什么?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重点理解:
A、“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

“鳞次栉比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呢?”〈楼图〉(指名说:摩天大楼……)
小结:房屋很多,一座挨着一座排列着,很密,这就叫做——鳞次栉比。

B、从“琳琅满目”看出商品多,使我们看得——眼花缭乱。

C、铜锣湾楼多、商品多、人也多,是全港三大闹市之一。

(整体图)让我们把这种热闹、繁华的景象读出来。

(齐读第4节)。

(3)谁能看着这几个词语,把第4节背出来。

(闹市口鳞次栉比琳琅满目人流如潮)
(自练指背齐背)分页标题#e#
第5节(三句比喻句)
(1)夜幕初垂,轻风徐来,站在太平山山顶,美丽的维多利亚湾夜景尽收眼底。

请同学们看,请同学们听。

(夜景图1、2、3)(第5节课文录音)
(2)你觉得香港的夜景美不美,美在哪里?(指名说)
(灯的海洋——灯多)
(3)第5节用了3个比喻句,有静有动,写出了香港美丽的夜景。

跟老师一起来读一读。

(4)这么美的夜景,真是——(美不胜收)
谁愿意当播音员,把这么美的夜景介绍给大家。

(指名读)
谁能不看书,看图向大家介绍(指名试背第5节)。

四、学习第6节
1、香港那么着名、迷人、繁华,所以我们说“香港,真是——(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

)(板书:无比璀璨)
2、1997年7月1日,香港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我们为我们的祖国拥有这样一颗无比璀璨的“东方之珠”而感到什么?(骄傲、自豪、喜爱……)
3、请你带着这种感觉再读一读第6节。

(齐读第6节)
五、总结:
一天的香港之旅结束了,我们乘坐返航的飞机即将离开香港,看着机舱外灯光闪耀的香港,你最想说些什么?(指名说)
让我们共同祝愿(香港未来更美好!)(齐读)
六、作业
在回家之前,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个任务。

1、(背诵课文)向家人、朋友介绍香港。

2、(四人小组合作)制作一张香港旅游小指南,要求图文并茂。

【篇三】小学三年级语文《东方之珠》教案【学习目标】
1、能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把香港称为“东方之珠”的原因。

3、让学生搜集资料,了解香港的历史与今天。

【课前准备】
搜集与香港有关的资料。

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
1、大家了解香港吗?请拿出课前搜集的资料说一说。

2、今天,我们产“东方之珠”这一课,你会对香港有更多的了解。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自己试着读课文,注意把课文读正确,注意带拼音的字音。

2、边读边想,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香港的?
3、小组合作,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4、指名说说课文讲了香港哪几个方面的情况。

三、诵读体验,进行实践
1、从课文重点介绍的四个方面中,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方面多读读,再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一方面的内容,讲述时可以加入自己的想象。

2、总趋势:
装扮解说员,向游人介绍你最喜欢的那方面的内容。

大家相互评议。

拓展迁移,发展语言。

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把下面的话写具体。

①香港真是个“万国市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香港真是个“灯的海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我的家乡真是个美丽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