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现状和发展趋势作者:孙侃来源:《科技资讯》2017年第24期摘要:现阶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视频监控系统也进行了完善和升级。
从传统的模拟视频监控时代到现在的全数字视频监控时代。
首先,本文对视频监控的概念从模拟时代、半数字时代以及全数字时代所采取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概述;其次,对于现阶段的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现状分逻辑结构、系统构成说明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对于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趋势从移动网络视频监控、基于IPV网络视频监控以及未来数字家庭网络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现状发展趋势中图分类号:TP27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8(c)-0031-02现阶段,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科技技术的突飞猛进的发展速度,物联网、3G以及4G网络等图像传输和处理技术、终端接收技术的发展速度也突飞猛进,从而对于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以及核心技术也带来了显著影响,网络视频监控技术也随之出现了革新。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由于所采集的图像信息丰富多样、像素高清、技术先进以及便利直观等优势和特点,因此,在不同领域、不同场合等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和普及。
1 视频监控技术的概述作为安全防范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视频监控具有技术先进、防范能力极强、便利直观等优势,通过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对所监控范围内的情况进行实时监视和分析,并且可以将被监控范围内的场景等全部记录下来,为以后处理某些意外情况和事件等提供最有力的证据和支持。
此外,视频监控系统还可以和报警系统等进行相连,从而实行自动报警,可以达到有效避免某些安全事故发生的目的。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科技技术的迅猛发展,视频监控系统中也充分运用了芯片技术、音频采集技术、编码压缩等先进技术,从而视频监控系统也经历了从模拟视频监控、半数字视频监控以及全数字视频监控3个时代,相应的,视频监控产品也进行了不断的升级、完善和优化,为安全防范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和支持作用。
下面主要对视频监控所经历的3个时代所利用的设备以及关键技术等进行详细的说明。
第一时代:模拟视频监控时代。
该时代主要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视频切换矩阵是核心装备之一。
多画面切割器、视频矩阵、模拟监控器、磁带录像机等构成了模拟视频监控时代的主要设备。
其传输方式主要是利用同轴电缆,由主机进行控制以模拟的方式进行传输,录像存储的媒介主要是以VCR为主。
但是由于VCR磁带有限的存储空间,因此,为了实现录像能够长期存储的目的,就必须经常更换VCR磁带。
在模拟视频监控时代,由于VCR存储空间有限的原因,因此,导致模拟视频监控系统存在着自动化效率较低、录像检索慢等问题有待解决。
第二时代:半数字视频监控时代。
该时代主要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
硬盘刻录机是半数字视频监控时代最主要的核心设备。
DVR是半数字视频监控时代的主要标志性产品,通过DVR,对模拟的视频信号进行数字化编码并且进行存储。
在该时代,VCR被DVR所替代,从而有效解决了在模拟时代所遗留的自动化效率低下、检索较慢等问题。
第三时代:全数字视频监控时代。
全数字视频监控时代就是当前所谓的智能网络视频监控时代,在该时代,由于视频监控系统具备开放而且分散等特性,从而在智能网络视频监控时代并没有核心的硬件设备。
视频编码器、网络摄像机以及中央管理平台构成了全数字视频监控时代的主要设备。
在全是字视频监控时代,主要采用视频内容分析技术完成网络视频存储、视频播放以及传输等功能,从而使得视频监控系统的调度、指挥、控制等功能和作用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
2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现状中央管理平台、前端设备、传输网络以及客户端组成了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主要内容,下面对这些设备从逻辑结构、设备的功能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探讨。
2.1 网络视频监控的逻辑结构中心管理平台、前端设备、支撑系统、传输网络以及客户端共同组成了网络视频监控系统。
中心管理平台所实现的具体功能和作用是控制信号和命令、实现媒体的交换、用户管理、业务管理、网络管理、计费管理以及统计分析等功能。
中心管理单元、媒体分发单元、媒体存储单元、业务管理单元等是监控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心管理单元、媒体分发单元以及媒体存储单元共同完成控制信令、转换协议、媒体调度、信号分发以及存储等功能。
2.2 网络视频监控的系统构成说明(1)前端设备。
在中心管理单元的控制下,前端设备主要的功能是利用前端设备,例如:摄像机或者是麦克风分别完成视频流、音频流采集的环节,同时利用控制口的功能进行报警信息的采集。
总而言之,前端设备的主要作用是完成信号的采集。
(2)监控客户端。
在前端设备采集完成后,监控客户端负责将所采集到的音频流、视频流以及报警信息等传输给监控用户,然后,监控客户端根据监控用户的相关指令对前端设备等进行操作。
(3)中心管理平台。
数据库服务器、互联网管理服务器、视频接入服务器、视频转发服务器以及视频存储服务器等设备共同组成了中心管理平台的主要内容。
中心管理平台是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核心所在,它主要实现系统的权限分配、用户管理、业务管理、网络管理以及计费管理等功能。
(4)传输网络。
利用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网络运营商作为视频监控系统的传输网络。
传输网络的主要功能是实现视频、音频传输、指令控制以及其他数据信息传输或者是将报警信息及时进行传达等功能。
3 网络视频监控的发展趋势无论是地理覆盖范围还是用户群覆盖范围,传统的视频监控的市场都相对来说比较狭窄。
本地监控是主要的地理覆盖范围,政府、学校、交通以及银行等特殊行业是主要的用户群覆盖范围。
相反,在国外,网络视频监控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扩展到个人市场,因此,我国与国外相比较而言,覆盖率仍然有成长空间。
同时,我国在网络视频监控的发展方向上仍然处于初始阶段,应该进一步进行研究和探索,以实现更进一步发展的目标。
综合来说,我国在移动视频监控和数字化家庭需求两方面仍发展较慢,可以着重从这两方面入手。
3.1 移动视频监控移动视频监控相对于传统视频监控和网络视频监控来说,目前发展的空间较大。
通常情况下,如果地理位置较为分散且监控范围与中央控制中心相距较远的时候,如果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网线布置,将会需要较高的成本,而且在布线的过程中,如果遇到的地理环境较为复杂或者监控点不固定的情况时,有线网络将无法有效解决此问题。
相反,无线移动网络相比较而言就具有较大的优势。
在移动数字视频监控系统中,可以采用多种无线传播的方式进行,它们在网络主要扮演着连接被监控点和监控中心数据传输链路的角色。
现阶段,由于4G网络的出现,使得网速和带宽得到了一定的保证,由于无线网络不会受到复杂地理环境的约束和限制、建设周期大大减少、灵活机动等优势,从而给未来视频监控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方向。
3.2 基于IPV的视频监控现阶段,视频监控系统已经从模拟视频时代完全迈入了全数字视频监控时代。
在全数字视频监控时代,高度集成的前端设备一体化网络摄像终端,依靠全数字支持是全数字视频监控时代无可替代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也是未来网络视频监控的发展趋势。
基于IPV的视频监控,使得网络摄像终端具备了更强大的生命力。
视频监控在IPV技术下,其网络摄像终端具有的IP地址是全球独一无二的,通过互联网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访问。
同时该视频监控系统由于实施的是内嵌的IPS,因此其安全性也得到了保证。
由于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不间断地提供视频监控服务,因此其也具备移动性的特点。
3.3 满足数字化家庭的需要现阶段,为了公共场所的安全能够得到有效保障,在公共场所已经基本上设置了众多的视频监控系统。
另外,网络视频监控也已经广泛应用于银行、交通、大型超市以及个人住宅区等。
在国外,个人用户是网络视频网络的受众群体,我国与国外在受众群体上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总而言之,在国外,网络视频监控已经在公共场所、某些特殊行业以及个人用户和家庭中都有了一定程度的覆盖。
在国内,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在个人用户中还没有得到广泛普及,其目前主要应用于行业用户中。
因此,个人用户是我国网络视频监控最主要挖掘和发展的方向之一。
未来阶段,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通过家庭网关或者公共网络的形式,数字家庭网络将会不断延伸到每个家庭之中,并且通过无线或者有线的方式将各种信息终端,譬如电视、个人电脑以及电器等进行相连,从而为个人和家庭提供语音、视频、数据、控制以及管理等多样化的功能以及服务,实现家庭内部终端和外部网络充分沟通交流、信息互换等具象的目标。
从具体定位来看,数字家庭网络将会主要定位于娱乐服务、广播以及电信等服务以及提供完善的监控以及管理等功能,例如:可以实现对热水器的水温、对空调的温度、微波炉的开关等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智能调节。
通过实现对自动报警器、自动烟雾探测器等监测分析,若有事件发生可以实现自动报警或者直接及时地传输到物业管理中心,从而有效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与数字家庭网络的设想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但是相信随着IPV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随着移动设备的性能进一步得到优化、完善以及提升,相信数字家庭网络终会在家庭中得到广泛应用和普及。
4 结语随着3G、4G以及WLAN等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发展,随着社会大众对于安全防范体系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也以令人惊讶的速度进行不断的完善、升级和优化。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也将会得到全面有效的推动,全国各大城市将会大规模的部署网络视频监控系统,同时,我国的网络视频监控将会不再局限于行业用户,用户覆盖范围将会从行业用户延伸至个人用户覆盖范围,在个人用户中也将会得到广泛应用和普及,未来数字家庭网络将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颠覆性的改变。
参考文献[1] 陈敏,时学伟,李春春.视频监控技术业务的发展趋势[J].哈尔滨铁道科技,2010(3):1-2.[2] 魏笑笑.网络视频监控的关键技术及业务发展策略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9(17):4965-4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