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监控系统发展趋势

监控系统发展趋势

精品
可编辑
浅谈监控系统发展趋势

监控系统经历多年的发展,个人认为目前主要的发展趋势有以下
几个方面:
(一)数字高清监控
相对于传统的监控系统,数字高清监控的技术优势明显,是一种
将计算机数字视频压缩与传输技术应用到图像监控领域的高科技产
品,数字摄像机应运而生,将模拟摄像机逐渐逼入死角,而数字高清
摄像机的演变也随科技的发展随之而来。 数字高清监控可以分解为
三大部分,分别为:前端数字高清摄像机、存储设备、传输设备。
(1)前端数字高清摄像机
与模拟摄像机比较,相同范围面积的场景,由于高清摄像机
带来更多像素点,分辨率提高,图像清晰度自然有大幅度的提升。
采用网络高清传输方式后,所有的数据都可以由网络传输,包括
视频、音频、报警信号,甚至有支持POE供电功能的网络摄像
机,电源都可以由网络提供,大大简化了安装过程中铺设线缆的
工作量和复杂性。这点对于监控系统的建设、管理和维护都提供
了极大的便利,应该是今后发展的一个方向,用一条网线解决问
题。
数字高清摄像机的几个性能指标:
1、光学变倍
在选择高清型摄像机倍率的时候,不要以倍数来考虑观看的远
精品
可编辑
近,不要以镜头的焦距最大值来选择,比如16倍一体化摄像机(最
大为63mm)就没有8-80mm的10倍三可变镜头(最大80mm)
看得远。而且在选择倍率时,应以光学变倍为主要参考,不应把电子
变倍计算在内,因为电子变倍是在降低图像清晰度的前提下进行放大
处理。
2、宽动态范围
如果高清摄像机的CCD只能对明亮柔和的环境高清,而对高对
比度的环境“看不清楚”,就只能算是伪高清了。宽动态技术是在非
常强烈的对比下让摄像机看到影像的特色而运用的一种技术,很好的
解决了影像传感器的动态范围相对人眼要窄的问题。当在强光源(日
光、灯具或反光等)照射下的高亮度区域及阴影、逆光等相对亮度较
低的区域在图像中同时存在时,摄像机输出的图像会出现明亮区域因
曝光过度成为白色,而黑暗区域因曝光不足成为黑色,严重影响图像
质量。摄像机在同一场景中对最亮区域及较暗区域的表现是存在局限
的,这种局限就是通常所讲的“动态范围",这恰恰就是现有摄像机
存在的问题,宽动态摄像机比传统只具有3:1动态范围的摄像机超出
了几十倍,能让你在黎明、黄昏或者阴天都看得清清楚楚,能够充分
满足保障口岸限定区域管理的需求。
3、多码流技术
可通过三种编码器(MJPEG,MPEG-4和H.264)进行传输
高清监控往往不是大问题,问题在于高清图像的存取需占用大量的硬
盘,增加了很大的费用。多码流技术给客户提供了多样化应用,
精品
可编辑
MJPEG以常用图像格式提供高质量监视和记录;而MPEG-4或者
H.264则能提供实时的高画质监视。这种分工模式既节省了大量的
硬盘存取空间,也在“关键”的帧画面的的高清记录我们的所需。市
面上高清的监控摄影机越来越多的都加入这个技术参数,大大的节约
了客户的的存取成本,也成为高清摄像机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
4、昼夜型
前面提到的宽动态范围技术是让摄影机在白天比较糟糕的光线
环境下看得清楚,但到晚上没有光线的环境怎么办?人们很快的就想
到了利用Sensor对红外光的有感应的技术,实现一台高清摄像机在
白天以鲜明的色彩捕捉对象,到夜晚则自动变成高灵敏度黑白摄像
机,即使在黑暗的角落也可提供微小的细节的话,那它就是一部非常
优秀的高清摄像机。这种昼夜型的功能也越来越被市场重视,如果不
具备昼夜拍摄功能的高清摄像机,就相当于只有半边腿的人而已。
(2)存储设备
综合考虑实际情况,推荐采用混合式DVR(HVR),它是一
种既能接收模拟视频,又能接收数字视频的数字视频录像机,它是
DVR向PDVR发展的中间过渡性产品,有利于原先模拟视频监控工
程改造升级。它可以接高清数字摄像机,可以对关键通道进行高清监
控,实用价值高,能够低成本实现高清监控,集录像存储,监控与视
频服务器功能于一体,并且与DVR监控采用同一软件,采用混合式
DVR能够大量节约成本,逐步改造升级现有监控系统。
从网络(www.asmag.com.cn) 查找一个混合式DVR在监控系
精品
可编辑
统升级中的解决方案供大家参考:某监控系统,其子系统由一个16
路D1的DVR和16个模拟摄像机组成,现在对其进行改造,增加
16个标清监控点和8个高清监控点,其可选方案有:
1、增加1台16路D1的DVR和1台8路高清NVR。
2、增加1台HVR。
3、增加1台16路D1的DVR,并将8路高清直接连接到监控
平台(如果系统中有监控平台的话)。
其中,方案1的成本大致是方案2的两倍左右,其性能基本上
差不多;方案3需要原系统中有中心平台,而且一级单位无法现场查
看和存储录像。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到,HVR系统具有好的性价比
优势。综合来说,混合式DVR构成的系统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在实
际应用中,相对集中的、距离较近的监控点适合使用低成本的模拟方
式接入;而离散的、距离较远的监控点,或者高清监控点适合用数字
方式接入;HVR的模式可以灵活地配置。如一台16路模拟(D1)+8
路数字(720P)的HVR,可以配置成纯DVR模式(16路模拟D1)、混
合模式(16路模拟D1+8路数字720P)、NVR模式(16路720P或者
32路D1的数字接入);类似DVR的使用方式。HVR完全继承传统
的DVR的使用方式,在配置完成之后,在系统的使用方式上,操作
者不用去刻意区分模拟通道和数字通道,直接按照以前DVR的使用
方式去操作设备即可。无论是前端预览和录像,还是云镜操作和报警
控制等,与传统的DVR没有区别。这样,可以让使用者无障碍地过
渡到新的系统;系统价格优势,HVR在不大幅增加系统成本的前提
精品
可编辑
下,提供更高的综合性能。一个16路模拟D1+8路数字720P接入
的HVR,市场价格仅仅高出相同档次的DVR 的10%〜20%。
(3)视频传输
面对高清应用的超大数据量带宽以及实时性的要求,目前只有两
种传输方式在高清传输中得到认可,一种是采用光纤专线传输。采用
光纤传输是解决长距离视频监控高速传输系统的最佳解决方式,通过
把视频及控制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光纤传输具有衰减
小、频带宽、不受电磁波干扰、重量轻、保密性好等一系列优点,广
泛应用于国家及省市级的主干通信网络。而在视频监控系统中,光纤
传输也已成为长距离音视频及控制信号传输的首选方式。第二种是网
络传输。随着目前网络传输技术的迅猛发展,通信网络也逐渐朝
1000M甚至10000M方向发展。因此采用光纤+通信网络两种混合
传输模式系统可解决高清监控的高带宽问题。
(二)智能分析系统
智能分析指计算机图像视觉分析技术,通过将场景中背景和目标
分离进而分析并追踪在摄像机场景内出现的目标。用户可以根据的视
频内容分析功能,通过在不同摄像机的场景中预设不同的报警规则,
一旦目标在场景中出现了违反预定义规则的行为,系统会自动发出报
警,监控工作站自动弹出报警信息并发出警示音,用户可以通过点击
报警信息,实现报警的场景重组并采取相关措施。
目前监控系统中,存储和传输问题是首要面临的难关,大量无用
视频信息被存储、传输,既浪费了存储空间又增加了带宽,智能分析
精品
可编辑
的目的是为了视频存储所需要的空间减少从而缓解带宽压力,或者对
于一些无用视频则采用低码流方式进行压缩或传输,更方便整套系统
调查或查询使用,提升监控系统的应用价值。
目前智能监控技术主要包括:身份识别、轨迹识别、环境判断补
偿识别。身份识别包括人脸识别、车牌号识别、车辆类型识别、船只
识别、红绿灯识别等等。识别类的智能监控技术,最关键的要求就是
识别的准确率,最好保证在98%以上,这样就能够较好地满足绝大
多数监控类客户的需求,这是目前比较常见的智能分析目的;轨迹识
别主要包括虚拟警戒线、虚拟警戒区域、智能跟踪、人数统计、车流
统计、物体出现和消失、人员突然奔跑、人员突然聚集等等;环境判
断补偿识主要包括雨、雪、大雾等恶劣天气、夜间低照度情况、摄像
头遮挡或偏移、摄像头抖动等等。智能监控技术能够实现在恶劣视频
环境情况下实现较正常的监控功能。受环境影响视频不清楚的时候,
尽早发现画面中的人,或者判断摄像头偏移的情况后发出报警,此类
功能具备普遍的适应性,大部分监控点都有潜在需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