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极其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极其生命力

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1.历史背景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的欧洲的一些主要国家已占统治地位。

工业革命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发展并产生生产过剩的危机。

另一方面也使资本主义社会性的制度固有矛盾明朗化、尖锐化,暴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这一不可克服的矛盾,预示着未来社会革命的性质和历史发展的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

2.阶级基础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无产阶级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

从19世纪30年代起,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1831-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的武装起义,1836年英国的宪章运动,1844年的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的起义,提出了反对私有制社会的战斗口号,提出建立人民宪章的主张。

这些斗争震撼了资产阶级的统治,标志着无产阶级已开始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无产阶级为实现摧毁旧世界、创立新社会、变奴隶为主人的历史使命,迫切需要一个能够正确反映社会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利益的科学理论来指导。

同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的丰富经验,为这个科学理论的产生提供了现实的经验,马克思主义及其科学的产生标志着无产阶级从自在阶级发展为自为阶级。

3.自然科学前提
从十九世纪开始,自然科学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进入了整理材料、寻找内部联系和跨门类研究的阶段,形而上学的自然观逐渐被打开了一个又一个的缺口。

特别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揭示了自然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及各种物质形态之间联系和发展的辩证性质,为哲学总结自然现象以及认识它们的一般规律提供了可靠的知识基础。

4.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先进思想成果的结晶,它批判地继承了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优良传统。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则是德国的古典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是近代哲学发展的最高形式,在黑格尔的体系中达到了顶峰。

他的最大功绩就是恢复了辩证法这一最高的思维形式,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

但是,他的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却隐藏在神秘的唯心主义体系之中,他的辩证法是革命的,万能的体系却是却窒息了辩证法。

费尔巴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个代表。

他的伟大功绩是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哲学观点。

但他在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时,却把黑格尔的辩证法也抛弃了。

他看到了人的自然存在,但他所说的人是生物学意义上的人,他不懂人的本质是实践的。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哲学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抛弃了它的唯心主义;批判地吸收了费尔巴哈哲学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抛弃了它的形而上学,并根据新的实践经验和科学材料,对它们进行革命的改造和发展,从而把辩证法和唯物论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统一起来,创立了崭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5.主观条件
马克思和恩格斯都学识渊博、思想敏锐,这使他们能够站在时代智慧的高峰,批判地继承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切优秀成果,概括和总结科学发展的最新成就。

同时
他们又是伟大的革命家,他们亲自参加和领导了当时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伟大斗争实践,在革命实践和同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中,他们认识到广大劳动群众创造历史的力量,看到了无产阶级的伟大前途,逐步从唯心主义转变为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转变为共产主义,成为伟大的共产主义者。

总之,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人类历史发展到19世纪中叶时代的产物,马克思和恩格斯顺应了时代的紧迫需要,提出了适应时代要求创立新的世界观的任务,为无产阶级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伟大的认识工具。

二、为什么直到今天马克思主义还有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至今已有160年的历史,当时是蒸汽机时代,现在是信息时代,时过境迁,为什么直到今天马克思主义还有生命力?
首先,马克思主义可以采取“4321”的理解思路,“4”即公式的4个含义,“唯物史观”是这个理论的思想基础,“共产主义”是这个理论的终极指向,“人民群众”是这个理论的物质武器,“与时俱进”是这个理论的实践基础;“3”是指马克思主义的三大主体板块——马哲、政经与科社,哲学是理论座架,政经是实证解剖,科社是价值诉求;“2”是指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

唯物史观亦称“历史唯物主义”,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剩余价值论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各种产权制度的实证研究,深刻揭示了工人阶级在生产中的实际作用和主体地位,揭示了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客观经济规律;“1”是指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我觉得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今天还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是由它的本性所决定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科学性、阶级性、实践性等本质特征。

它第一次使哲学获得了真正科学的性质,成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公然申明为工人阶级服务;它把实践当作全部认识论的基础,强调理论从实践中来,受实践检验,在实践中发展,为实践服务。

首先因为它是科学。

科学是真理性的认识,真理性认识必然会在实践中发挥其指导作用。

其次,它是植根于实践基础之上的发展着的学说,而不是已经完成了的绝对真理的体系。

它在创立时,吸收了人类优秀思想之精华;它在创立之后,仍保持有继续吸收人类新的优秀思想的内在机制。

运动、发展的东西才是有生命力的,不运动不发展就失去了生命力。

真正的科学都处在动态过程中。

用发展的观点认识整个物质世界,认识宇宙中的各种具体事物,包括认识和对待自己的学说,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是它区别于以往哲学学派的突出之点,是具有永不衰竭的生命力的根本原因。

最后,这种哲学学说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工人阶级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统一。

由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以它能够成为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由于工人阶级是彻底革命的阶级,且以正确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为己任,所以它能够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并自觉地把理论和实践统一起来,把世界观和方法论结合起来。

所以,无论过了多久,马克思主义哲学都会永远年轻,永远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大作业
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2、谈一谈为什么直到今天马克思主
义还有生命力
国贸1101S
裴雅丽
18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