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可定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疗效观察论文

可定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疗效观察论文

可定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可定(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选择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10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

两组患者分别服用阿托伐他汀钙10毫克及可定10毫克,治疗6个月后现察两组患者的血脂水平及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达标率为85%,对照组ldl-c达标率为61.70%,两组达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可定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高脂血症;可定;安全性
冠心病是由多种危险因素所致的一种慢性疾病。

近年来发病率逐年升高,我国的队列研究表明,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n-cholesterol,ldl-c)升高是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1-2]为此治疗高脂血症对于防治冠心病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主要观察可定(瑞舒伐他汀钙)对冠心病合并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患者的疗效及用药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近两年治疗的冠心病合并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患者104例,平均分为两组。

治疗组男29例,女23例;对照组男30例,女22例;两组间年龄、性别、血脂水平等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
组织(who)制定的冠心病及高脂血症的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心、肺、肝、肾功能不全;他汀类药物过敏;肿瘤;低蛋白血症。

家族性高脂血症。

1.2 方法
1.2.1 给药方法停用原服用的降脂药物4周后,清晨空腹抽血化验血脂,治疗期间患者控制饮食,不服用其他药物。

于每晚饭后一小时服药,治疗组服用瑞舒伐他汀钙(可定,阿斯利康公司生产)10毫克,对照组服用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辉瑞公司生产)10毫克,治疗6个月后复查血脂水平。

1.2.2 检查方法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3ml,采用化学方法测定血脂。

抽血前患者避免吸烟及饮酒12小时。

1.3 观察指标 2组患者于服药前和服药6个月时分别检测血脂水平,测定血清ldl-c,比较两组服药后的血脂水平变化。

同时观察安全性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血肌酐(cr)及肌酸激酶(ck)。

1.4 疗效评定标准根据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入选病例的危险等级均为高危,治疗目标值应达到tg0.05,见表1)。

2.2 治疗组高脂血症正常38例,达标率为85.1%,对照组高脂血症正常29例,达标率为61.70%,两组达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ldl-c降至(2.45±0.234)mmol/l,对照组ldl-c降至(2.89±0.287)mmol/l,两组治疗后ldl-c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治疗组ldl—c下降更为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ldl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因素,ldl通过血管内皮进入血管壁内,滞留在内皮下被修饰成氧化型ldl(ox-ldl),巨噬细胞吞噬ox-ldl后形成泡沫细胞,后者经过不断的增多及融合,行成了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脂质核心[3]。

瑞舒伐他汀是3羟基3
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能够竞争性抑制细胞内胆固醇合成早期过程中限速酶(hmg-coa还原酶)的活性,从而阻断胆固醇的生成。

最新研究显示,各种心血管病风险人群低密度脂蛋白每降低1mmol/l,主要血管事件可降低21%。

减少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心血管疾病预防治疗的基石之一。

瑞舒伐他汀是目前降低ldl-c作用最强的降脂药。

他汀类还可能具有抗炎、稳定斑块、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快速免疫调节等作用[4]。

近年来全世界范围内进行了许多关于降低胆固醇预防冠心病的循证医学
研究,证实了积极的降脂治疗能够进一步减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

选择高效的降脂药物对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获益更显著[5]。

本组研究显示: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肝功能损害、横纹肌溶解及肾脏功能的损伤,仅有部分患者轻度转氨酶升高、乏力及消化道不适等,停药后即可缓解。

两组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差异,是一种安全、高效、的他汀类降脂药物,本研究表明:可定对冠心病患者是安全强效的降脂药物,不良反应少。

是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治疗应优先选择的调脂药物。

参考文献
[1] 刘静,赵冬,吴兆苏,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心血管病发病关系的前瞻性研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9):561-565.
[2] 李莹,陈志红,周北凡,等.血脂和脂蛋白水平对我国中年人群缺血性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作用[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4,32(7):643-647.
[3]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制订联合委员会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5):390-419. [4] 王旭红,寇俊杰,张健.瑞舒伐他汀治疗血脂异常的疗效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9):1498-1499.
[5] 全国高胆固醇血症控制状况多中心研究协作组.高胆固醇血症临床控制状况多中心协作研究——达标率及影响因素[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2,30(2):109-114.。

相关主题